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题中,罕见用一次函数来当压轴题,多数采用二次函数,毕竟二次函数综合性较强,但是浙江温州市的最后一道函数综合题,却对一次函数的综合运用,命出了新的高度,原来函数综合,并非二次函数的专属。

题目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1/2x+4分别交x轴、y轴于点B,C,正方形AOCD的顶点D在第二象限内,E是BC中点,OF⊥DE于点F,连接OE。动点P在AO上从点A向终点C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在直线BC上从某一点Q1向终点Q2匀速运动,它们同时到达终点。

(1)求点B的坐标和OE的长;

(2)设点Q2(m,n),当n/m=1/7tan∠EOF时,求点Q2的坐标;

(3)根据(2)的条件,当点P运动到AO中点时,点Q恰好与点C重合。

①延长AD长直线BC于点Q3,当点Q在线段Q2Q3上时,设Q3Q=s,AP=t,求s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

②当PQ与△OEF一边平行时,求所有满足条件的AP的长。

中考数学一次函数


解析:

(1)从已知的一次函数y=-1/2x+4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既能解决第1小题,同时也为后续解题做好准备。首先,它和坐标轴的交点分别是B和C,可分别求出为B(8,0)和C(0,4),于是我们可以求得BC=4√5,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OE=2√5;

(2)继续研究上小题中的一次函数,正方形AOCD的边长为4,点Q2在这条直线上,意味着n=-1/2m+4,而要求的tan∠EOF恰好处在Rt△EOF中,于是我们只需要求出它对应的两条直角边即可。

方法一:纯解析法,优点是不需要任何辅助线,缺点是计算量较大。

先求出点E坐标(4,2),D点坐标(-4,4),可得DE函数解析式为y=-1/4x+3,然后可由OF⊥DE,求出直线OF解析式为y=4x,于是点F坐标可得(12/17,48/17),然后利用两点距离公式分别求出EF=14√17/17,OF=12√17/17,于是tan∠EOF=7/6,所以n/m=1/6,即m=6n,代入n=-1/2m+4中,解得m=6,n=1,从而得到Q2(6,1);

方法二:几何法,优点是计算量较小,但需要添加辅助线。

从中点E出发,向y轴作垂线EN,它是△BOC中位线,同时也是△EOM的高,而△EOM还有一条高是OF,这就为使用面积法求线段长埋下伏笔了,如下图:

中考数学一次函数


EN是△BOC中位线,因此EN=4,所以很容易证明△CDM≌△NEM,再加上N为OC中点,可得CN=2,于是CM=MN=1,据此求出OM=3,EM=√17,用面积法OM·EN=EM·OF,求出OF=12√17/17,再在Rt△EOF中求出EF=14√17/17,于是tan∠EOF=7/6,所以n/m=1/6,即m=6n,代入n=-1/2m+4中,解得m=6,n=1,从而得到Q2(6,1);

方法三:代几综合法,优点是既不需要辅助线,计算量也较小。

如下图:

中考数学一次函数


请注意图中那一对相似三角形,△CDM∽△FOM,当然,我们首先还是要求出直线DE的解析式,毕竟D、E两点坐标可求,然后便可求出点M坐标为(0,3),得到CM=1,OM=3,DM=√17,由相似可得CD:OF=DM:OM,求出OF=12√17/17,再在Rt△EOF中求出EF=14√17/17,于是tan∠EOF=7/6,所以n/m=1/6,即m=6n,代入n=-1/2m+4中,解得m=6,n=1,从而得到Q2(6,1);

(3)在解决这一小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对题目中动点的描述进行深挖理解,关于点P运动,很简单,起点A终点O,路程为4,不妨设速度为单位1,那么点Q呢?速度未知,路程未知,从何而知?

突破口在“它们同时到达终点”和“当点P运动到AO中点时,点Q恰好与点C重合”这两句话上,既然同时到达终点,则意味着点P从OA中点到O,点Q从C点(0,4)到Q2(6,1),所用时间相同。那么我们先把这两段路程求出来,点P路程为OP=2,点Q路程为CQ2=3√5,因此它们的速度之比VP:VQ=2:3√5,可得VQ=3√5/2·VP,方才我们设VP=1,于是VQ=3√5/2。

解决了速度问题,再来看Q起点问题,Q1到底在哪?

当点P从点A到AO中点时,点Q从Q1到点C,那不和从点C到Q2路程一样吗?刚才我们已经求得CQ2=3√5,于是CQ1=3√5,换句话讲,其实点C是Q1和Q2所连线段的中点,同时Q3坐标可求得,为(-4,6),于是Q1Q3=3√5-2√5=√5。

①由AP=t,即当速度为单位1时,时间为t,我们可将Q1Q表示出来,为3√5/2t,于是Q3Q=Q1Q-Q1Q3=3√5/2t-√5,即s=3√5/2t-√5;

②从点P运动过程中PQ的位置观察,可知只存在两种情况:PQ∥OF时和PQ∥OE时,由于点Q终点在Q2,因此PQ不可能与EF平行。

(i)当PQ∥OF时,如下图:

中考数学一次函数


我们过点Q向x轴作垂线GH,过点Q3作GH的垂线交GH于点G。观察△PQH和△MOF,它们都是直角三角形,且∠POH=∠MOF,理由是“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显然直角三角形内角不可能互补,于是它们相等,因此△PQH∽△MOF,而在上一小题中,我们得到它与△CDM相似,取三边比例为1:4:√17(用三角函数方法类似,不再重复),所以△PQH三边之比也为1:4:√17。

然后注意到点Q与点P之间的关联,同样在上一小题中,我们得到的s与t的函数关系,不妨加以利用。依然设AP=t,则Q3Q=3√5/2t-√5,而在Rt△QGQ3中,它与△BOC相似,于是三边之比为1:2:√5,据此求得GQ=3t/2-1,GQ3=3t-2=AH,接下来继续求PH=AH-AP=2t-2,QH=GH-GQ=6-(3t/2-1)=7-3t/2,而PH:QH=1:4,于是列方程为4(2t-2)=7-3t/2,解得t=30/19;

(ii)当PQ∥OE时,如下图:

中考数学一次函数


讨论此种情形时,依然利用前一种情形的部分结论,即GQ=3t/2-1,GQ3=3t-2=AH,接下来继续求PH=AH-AP=2t-2,QH=GH-GQ=6-(3t/2-1)=7-3t/2,那么此时的PH和QH比例又是多少呢?观察△PQH和△BOC,其中∠QPH=∠EOH=∠OBC,于是它们相似,因此△PQH的三边比为1:2:√5,因此PH=2QH,于是列方程为2t-2=2(7-3/2t),解得t=16/5;

综上所述,PQ∥OF时,t=30/19,PQ∥OE时,t=16/5,PQ不可能与EF平行。

解题反思:

这道压轴题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是一次函数背景,在全国各地普遍以二次函数压轴的大形势下,是那么的独树一帜,但并非说一次函数压不住轴,恰恰相反,这道题不好解。其难点有二:Q点运动的初始位置未定,P点和Q点运动间的关联。当然,一旦突破这两个难点,那么剩下的便是常规常法了。在解题分析过程中,有几个“经验”可大大减轻思考量,第一个是相似三角形三边比例相同,或者使用三角函数值;第二个是尽量利用已知的、可用的结论。

中考压轴题,能够一开始便思维上路的情况并不多,而是在多次尝试后选择出正确的路,每次尝试失败,但过程中那些有用的结论千万不可放弃,也就是草稿纸的高效利用,在脑子里已经挤满了各种探索思路之后,草稿纸上的蛛丝马迹恰好能帮助找到那条正确的路。

中考压轴题,长期以来各地均不约而同采取二次函数综合题,不排除二次函数本身难度是高于一次函数,但就初中阶段的课标要求,二者地位是相同的,不存在非得使用二次函数作为最后压轴题的说法,事实上,浙江温州这道压轴题是个很好的例子,习惯上用二次函数压轴终归是习惯,而习惯,就是用来打破的,只要能考察出学生对函数综合运用的能力高低,并不在乎用哪种函数,相比之下,一次函数压轴可能更体现出命题者的水平。

中考数学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