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框架

(一)重点字词

百舸 寥廓 苍茫 峥嵘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浪遏飞舟

彳亍 颓圮 青荇 漫溯 斑斓 笙萧 火钵 忸怩 团箕 叱骂 寥落 长歌当哭 菲薄 洗涤 广有羽翼 桀骜不驯 黯然 喋血

尸骸 噩耗 租赁 攒射 屠戮 惩创 浸渍 绯红 殒身不恤 作揖 绿草如茵 创伤 叱咤风云 莅临 博闻强记 屏息以待

婆娑 步履 窒息 弄堂 籼米 锭壳 皮辊

(二)作家简介

1.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现代诗人。1932年赴法留学,1935年回国,1927年写作成名作《雨巷》,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领袖。代表作有《我思想》《我用残损的手掌》《偶成》《雨巷》等。

2.徐志摩(1897—1931) ,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新月派代表诗人。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要作品有诗集《猛虎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3.艾青(1910—1996),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代表作品有《光的赞歌》《我爱这土地》《礁石》等。

4.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有《野草》,散文集有《朝花夕拾》,杂文集有《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

5.巴金(1904—2005),四川成都人,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李尧棠。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散文集《随想录》等。

6.梁实秋(1903—1987),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社,主编《新月》月刊。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秋室杂文》,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译有《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

(三)文学常识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编定的鲁史《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编次。《左传》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等方面的一些事件。

2.《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杂记西周、东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之事,包括了自春秋以后至秦统一天下约240年部分历史,书中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言论及其纵横捭阖的斗争。

3.《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约三千年的历史,共130篇,50余万字。分为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八书、十表。作为正史二十四史的第一部,鲁迅曾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新闻:也叫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真实性、时效性是其主要特点。新闻的结构主要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四)归纳文言知识

通假字

1.《烛之武退秦师》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 供给、供应。)

秦伯说(“说”通“悦”,高兴)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2.《荆轲刺秦王》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高兴,喜欢。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回来。

请辞决矣 “决”,通“诀”,告别,辞别。

秦武阳色变振恐 “振”,通“震”,害怕。

图穷而匕见 “见”,通“现”,出现,显露出来。

秦王还柱走 “还”,通“环”,绕。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卒”,通“猝”,突然。

3.《鸿门宴》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

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

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蚤”通“早”)

今者有小人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如果不这样)

古今异义词

1.《烛之武退秦师》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行李之往来。 古义:出使的人。

共其乏困 古义:缺少的东西。

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人。

2.《荆轲刺秦王》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古义:眼泪。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持千金之资物 古义:礼品。

郎中执兵,皆阵殿下 古义:宫廷的侍卫。

3.《鸿门宴》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古义:指崤山以东地区。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的变故。

将军战河北 古义:黄河以北地区。

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南地区。

庄则入为寿 古义:敬酒。

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古义:小人的谗言。

约为婚姻 古义:儿女亲家

词类活用

1.《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函陵,秦军汜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越国以远(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邻之,君之也(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东封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意动用法,以……为疆界。)

若不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阙秦以晋(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因人之力而之,不仁(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2.《荆轲刺秦王》

樊於期乃曰 前:名词活用为动词,上前。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封之 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顷之未发,太子之 迟:形容词用作意动词,以……为迟,即认为迟。

群臣之 怪:意动用法,以……为怪。

荆轲顾笑武阳,为谢曰 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3.《鸿门宴》

沛公霸上。 (名词用如动词,驻军,动词)

沛公欲关中。 (名词用如动词,为王、称王,动词)

吾得事之。 (名词用如动词,做事、侍奉,动词)

吏民。 (名词用如动词,登记,动词)

范增数项王。 (名词用如动词,使眼色,动词)

人如恐不胜。 (名词用如动词,施加肉刑,动词)

芷阳。 (名词用如动词,取道,动词)

留侯张良。 (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动词)

先破秦入咸阳者之。 (以之为王,称王,意动)

项伯杀人,臣之。 (使之活,救了他的命,使动)

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 (使……跟从,使动)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 (使之止,制止,使动)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蔽沛公。 (名词作状语,像鸟用翅膀)

项伯乃驰之沛公军。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头发指。 (名词作状语,向上)

道芷阳行。 (名词作状语,抄小路)

文言句式

《烛之武退秦师》

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省略主语“烛之武”)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语“之”)

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

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

《荆轲刺秦王》

1、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者……也”表判断。)

2、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为”表被动。)

3、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见”表被动。)

4、燕王拜送于庭(“于”表示状语后置。)

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6、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定语后置。)

7、客何为者?(何为─ 为何,宾语前置)

《鸿门宴》

宾语前置句:

大王来何操?(何操─ 操何)

沛公安在?(安在─在安)

籍何以至此?(何以——以何)

判断句:

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亚父者,范增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省略句:

欲呼张良与(省略“之”)俱去。

毋从(省略“之”)俱死也。

旦日(省略主语“沛公”)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将军战(省略“于”)河北,臣战(省略“于”)河南。

被动句: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


二、典型例题

(一)诗歌鉴赏类

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

苏曼殊

海天龙战血玄黄,披发长歌览大荒

易水萧萧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

注:①苏曼殊(1884—1918),字子谷,法号曼殊,广东香山人。②“海天”句:《周易·坤》:“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诗用此典,借喻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所造成的悲惨局面。玄黄,天地的颜色,玄为天色,黄为地色;龙战,群雄并峙,互相争夺,此喻列强侵略中国。③“披发”句: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公不少留我涕滂,翩然披发下大荒。”大荒,广野,极言其旷远。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这是一首以“诗画”相赠的作品,可以从“海天龙战血玄黄”一句的注释和引用的“易水送别”的典故角度分析。

参考答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欲挽国家颓势于一举,反抗强敌的志向,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感伤痛苦。

2.“易水萧萧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解析:最后两句使用的表现手法,可以从语句的内容角度分析。“易水萧萧人去也”是用荆轲的典故,“一天明月白如霜”,用霜衬明月,表现自己凄凉高洁的心境。

参考答案:“易水萧萧人去也”句运用了典故,诗人借荆轲刺秦的故事,表现了自己慷慨激昂,欲挽国家颓势于一举,反抗强敌,义不受辱的悲壮精神。“一天明月白如霜”句运用了衬托,借如霜明月,营造出苍凉的意境,更衬托出英雄的凄凉心境和孤独傲世的痛苦。

(二)文言文阅读类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眴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有栎阳逮:有罪相连及,被栎阳县所追捕。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籍大喜,略知其意 略:大致。

B.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勒:统率。

C.须臾,梁眴籍曰眴:眨眼。

D.谕以所为起大事谕:告诉。

解析:C项,眴:用眼睛示意。

答案:C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

B.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

C.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

D.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

解析:注意结合前后文把握大意,然后根据文意断开。

答案: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籍小的时候,学写字、学武艺都没学成,学兵法也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B.秦始皇巡游会稽时,项籍竟然敢说将来可以取代他,可见项籍少怀壮志,抱负不凡,项梁认为他不寻常。

C.项籍虽然对读书识字没多大兴趣,但他身材高大,才能、勇气、胆识超出常人,周围的人都怕他。

D.陈涉起义后,项籍立即带领项梁起事,砍下郡守的头,杀掉几十上百个郡府的侍从、护卫,收取属县的丁壮,用兵力降服了地方。

解析:D项,“项籍立即带领项梁起事”错,应为“项梁带领项籍起事”。

答案:D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2)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3)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

解析:第(1)句翻译时要注意被动句式;第(2)句“族”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灭族;第(3)句重点是文言实词“主”“办”等的意义和用法。

参考答案:

(1)项梁的父亲是楚国大将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害的那位。

(2)项梁急忙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说,要灭族的!”

(3)前些日子某家办丧事,我让你去做一件事,你没有办成,所以不能任用你。

参考译文:项籍是下相人,字羽。开始起事的时候,他二十四岁。项籍的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是楚国大将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害的那位。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的大将,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

项籍小的时候曾学习写字识字,没有学成,又学习剑术,也没有学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也只能敌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非常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项梁曾经因罪案受牵连,被栎阳县逮捕入狱,他就请蕲县狱掾曹咎写了说情信给栎阳狱掾司马欣,事情才得以了结。后来项梁又杀了人,为了躲避仇人,他和项籍一起逃到吴中郡。吴中郡有才能的士大夫,本事都比不上项梁。每当吴中郡有大规模的徭役或大的丧葬事宜时,项梁经常做主办人,并暗中用兵法部署组织宾客和青年,借此来了解他们的才能。秦始皇游览会稽郡渡浙江时,项梁和项籍一块儿去观看。项籍说:“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项梁急忙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说,要灭族的!”但项梁却因此而感到项籍很不一般。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鼎,才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很惧怕他了。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涉等在大泽乡起义。当年九月,会稽郡守殷通对项梁说:“大江以西全都造反了,这也是上天要灭亡秦朝的时候啊。我听说,做事情占先一步就能控制别人,落后一步就要被人控制。我打算起兵反秦,让您和桓楚统领军队。”当时桓楚正逃亡在草泽之中。项梁说:“桓楚正在外逃亡,别人都不知道他的去处,只有项籍知道。”于是项梁出去嘱咐项羽持剑在外面等候,然后又进来跟郡守殷通一起坐下,说:“请让我把项籍叫进来,让他奉命去召桓楚。”郡守说:“好吧!”项梁就把项籍叫进来了。过了一会儿,项梁给项籍使了个眼色,说:“可以行动了!”于是项籍拔出剑来斩下了郡守的头。项梁手里提着郡守的头,身上挂了郡守的官印。郡守的部下大为惊慌,一片混乱,项籍一连杀了一百来人。整个郡府上下都吓得趴倒在地,没有一个人敢起来。项梁就召集原先所熟悉的豪强官吏,向他们说明起事反秦的道理,于是就发动吴中之兵起事了。项梁派人去接收吴中郡下属各县,共得精兵八千人。又部署郡中豪杰,派他们分别做校尉、候、司马。其中有一个人没有被任用,自己来找项梁诉说,项梁说:“前些日子某家办丧事,我让你去做一件事,你没有办成,所以不能任用你。”众人听了都很敬服。于是项梁做了会稽郡守,项籍为副将,去巡行占领下属各县。

(三)现代文阅读类

巴金:此情至真

讲真话

1978年,年逾古稀的巴金着手《随想录》书稿的写作。至1986年,全部150篇完稿,历时8年。《随想录》触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勇敢面对作者的灵魂。彼时,“文革”刚刚过去,巴金率先站出来,坦承自己在“文革”中讲过违心的话,写过违心的文章,伤害过一些朋友,这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对于巴金而言,“讲真话”不仅是写作的基本标准,还是为人的一贯风格。1949年7月,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开会之余,歌唱家周小燕请大家题词留念。有人题的是:“为建设人民音乐而努力!”有人题词:“为人民服务。”有的写:“唱出人民的声音。”在大同小异的题词中,唯独巴金写道:“我们都高兴听您唱的歌,小燕先生。”

一句朴实无比的话,巴金的“真”跃然其上。从不喜欢把话往大里说、往空里说、往高里说的巴金,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了自己最真诚的心情,却因为这份“真”,给周小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世纪80年代,华裔女作家聂华苓来上海,巴金在国际饭店宴请她。聂华苓紧紧握住巴金的右手,激动地说:“今天真幸福,能够和您握手。您这只手是一只了不起的、伟大的手。”

巴金举起右手,看了看,笑着对大伙说:“这是一只吃饭的手。”

大伙愣了一下,旋即都笑了。这句大实话,是自谦,是幽默,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真实性情和谦逊品行。

做真事

巴金这一生靠稿费生活,是当时中国作家中唯一不拿工资的。他从来都认为,作家天经地义地靠作品生存、用作品说话,读者才是作家的衣食父母。因而,晚年巴金虽然早已著作等身,享誉海内外,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但他从未安于享乐,而是兢兢业业地做着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情。

从1989年至1993年,巴金花了整整4年的时间编校《巴金全集》。已步入耄耋之年的“老巴金”,本该颐养天年、含饴弄孙,但身患疾病的他却坚持每天用颤抖的双手,笔耕不辍,每天用在工作上的时间,都在8小时以上。

“文革”结束,巴金已是一位垂垂老人,但他为中国文学做些事的愿望依然迫切。建一座中国现代文学馆,成了那几年巴金最真切的梦想。为了建造这个为中国近现代文学史留存重要资料、物证,展示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轨迹的博物馆,巴金发起倡议,联名多位作家上书,并身先士卒,向文学馆捐出了个人存款的大部分——15万元,作为启动资金。

1985年。在多方努力下,中国现代文学馆在北京万寿寺开馆。巴金在家人的搀扶下激动地踏上文学馆石阶。这一天,他又将自己刚收到的一笔稿费捐献给了文学馆。

几年过去,万寿寺的旧房已无法满足文学馆的发展需要,建造新馆势在必行。1993年,巴金上书中央领导,恳切地说:“文学馆是我一生的最后一个工作,我愿意把我最后的精力贡献给中国现代文学馆。”

1996年11月25日,巴金92岁生日那天,现代文学馆新馆奠基,成为献给巴金的最为珍贵的礼物。2000年5月,文学馆新馆终于揭开面纱,而此时,病重的巴金已经无法前往亲睹。令人欣慰的是,文学馆的每一扇大门上,都嵌有巴金的手印,仿佛是纪念巴金为这座文学殿堂、为中国文学所做的实实在在的推动。

捧真心

1936年,崇敬和爱慕促使18岁的萧珊冲破少女的羞涩,写信约巴金见面。年长她14岁的巴金,喜欢上了这个热情的姑娘。1944年,两人结婚了,从此成为对方生命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1972年,萧珊去世,巴金拍打着被白布单包着的萧珊,哭喊着她的名字。此后,萧珊的骨灰盒一直放在巴金的房间里。在1998年底的一次聊天中,巴金说:“我的心愿是,死后与萧珊在一起,骨灰撒大海。”2005年11月25日,他的心愿得以实现。

有时候,他是敢于直言规劝的诤友。当老朋友曹禺头上的职务越来越多时,他却对其坦言相告:“不要囿于杂务,应该多写些好作品。”有时候,他敢于无视周围的眼光,给低谷逆境中的朋友送去真诚的安慰。20世纪50年代,作家萧乾受到批判,有些昔日的朋友选择了避而不见。巴金却不,他在公开场合大声地叫着萧乾的名字,大方地坐在他的身边,关照他要谦虚谨慎。

他也从不为子女和亲属的事麻烦别人。萧珊是西南联大中文系学生,20世纪50年代,她很想出去工作。巴金却从没向组织提出过,只是让她到《上海文学》编辑部,当一名不占编制、不拿工资的义务编辑。

1998年,时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的翟泰丰来看望巴金,这一次,从来不麻烦别人的巴金,“麻烦”了组织——他指着身边的两个护工小吴和小张说:“请安排好他们。”

巴金唯一一次向组织请求安排人员,不是为自己的子女,而是为两位农村孩子的未来。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巴金的题词给周小燕留下深刻的印象,言为心声,这既体现了他作为一个享誉中外的大作家高超的语言才华,也展现了他超凡脱俗的精神品格。

B.“这是一只吃饭的手”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说用右手拿筷子吃饭,另一方面是说用右手握笔写作,并以此为生。表述自然,朴实,亲切,又合情合理,含蓄隽永。

C.巴金是中国当时唯一靠稿费生活的作家,所以他晚年兢兢业业,笔耕不辍,既体现了他对文学毕生的热爱,也是出于维持生计的考虑。

D.现代文学馆每一扇大门上都嵌有巴金的手印,彰显了他在当代文学中独特的地位,也表达了对他一手促成现代文学馆落成的深深的感谢和敬仰。

E.对于老朋友曹禺,巴金直言规劝;而对于身处逆境的作家萧乾,巴金则不怕受牵连,给予温暖的安慰和鼓励。巴金对二人的态度虽然大不相同,但真诚的情感始终如一。

解析:A项,体现了他“高超的语言才华”与原文不符,“超凡脱俗的精神品格”评价过高。C项,“出于维持生计的考虑”错误。D项,“彰显了……地位”和“一手促成”错误。

答案:BE

2.巴金为中国文学都做了哪些“真事”?请简要分析。

解析:首先要审清题干,注意“真事”二字,然后根据这一要求,立足第二个小标题内的段落,概括巴金所做的事情。例如,该小标题里第一、二段,写到耄耋之年,在身体多病的情况下,巴金仍笔耕不辍,花4年时间编校《巴金全集》等;第三段写巴金倡议建中国现代文学馆;第四段写巴金将自己刚收到的一笔稿费捐献给了文学馆;第五段写巴金上书中央领导请求建立现代文学馆新馆。

参考答案:①耄耋之年,笔耕不辍,编校《巴金全集》,留下重要的作品;②联名上书,多方奔走,请求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并捐出个人大部分存款作为启动资金;③现代文学馆刚开馆,又捐出刚收到的稿费;④再次上书中央,请求建立现代文学馆新馆。

3.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文章三个部分的?这种结构有什么作用?

解析:讲真话—做真事—捧真心,从三个小标题和全文内容来看,在内容上依次由浅入深,逐层递进,条理非常清晰,思路非常明确,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写巴金的“真”,既不重复,又各有侧重,有利于传主形象的刻画及主题的表达。答题时只要抓住三个小标题和全文内容思考,然后组织答案即可。

参考答案:按照由浅入深,逐层递进的逻辑顺序安排全文三部分。作者以“真”来修饰,使三个方面既高度统一,又互不重复,各有侧重;由浅入深,使人物形象由表及里逐步完善。

4.巴金“至真”的感情体现在哪些方面?对你的生活有何启示?请联系文本和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解析:回答巴金“至真”的感情体现在哪些方面,要立足文本,看看他对妻子、对朋友、对工作、对事业、对自己的态度和做法,巴金的一生,说真话,做真事,用真心,始终如一地对待事业,对待他人,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参考答案:体现:①对妻子真挚不渝的爱情,对朋友真诚的友情;②对待工作兢兢业业,毫无保留地投入;③对自我率真而无情地剖析和反思。启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努力地做一个表里如一的真实的人,说真话,做真事,用真心,始终如一。


三、单元练习

第一单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河畔/背叛 青荇/行伍 艳影/沿袭

B.软泥/拘泥荡漾/跌宕榆树/逾越

C.粉碎/萃取沉淀/碇石竹篙/枯槁

D.颓圮/妃子浮藻/急躁柔波/揉碎

解析:A项,分别读pàn,xìng/háng,yàn/yán;B项,分别读ní/nì,dàng,yú;C项,分别读suì/cuì,diàn/dìng,gāo/gǎo;D项,分别读pǐ/fēi,zǎo/zào,róu。

答案:C

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笞的石椅。

B.我看着母亲怀里的不熟识的妹妹,/我坐着油漆过的按了火钵的炕凳。

C.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

D.而我,我是在写着给于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

解析:A项,“青笞”应为“青苔”;B项,“按”应为“安”;D项,“给于”应为“给予”。

答案:C

3.下列对词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争流:争相行驶。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沉浮:盛衰。

C.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挥斥:指挥呵斥。

D.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击水:游泳。

解析:“挥斥”,在词中的意思是“奔放”。

答案:C

4.下列语句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艾青是以《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力作而闻名世界的,在《大堰河——我的保姆》这篇诗歌里,诗人对于养育了他的保姆——大堰河予以热情的颂扬;而对于自己 的家庭,则予以批判。然而,时过境迁,当诗人长眠于大地数十年后,被艾青批判的对象——他的那个地主之家却以 的理由和艾青的名义 地受到了保护,而大堰河的墓地却长满了荒草,通往墓地的小路还像原来那般蜿蜒泥泞。

A.冠冕堂皇 富丽堂皇 堂而皇之B.富丽堂皇 冠冕堂皇 堂而皇之

C.堂而皇之 富丽堂皇 冠冕堂皇D.冠冕堂皇 堂而皇之 富丽堂皇

解析:“富丽堂皇”,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辞藻华丽。“冠冕堂皇”,形容外表庄严或正大的样子。“堂而皇之”,形容公然毫不隐讳地干某事,多含贬义。

答案:B

5.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语言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诗歌尤其讲究语言运用的技巧,因为艺术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营造,以及情感的传达,都要借助语言。

B.徐志摩的创作成就与其性格经历密不可分,少时无忧无虑的生活造就了他的性格,传统教育和留学经历为他的诗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C.《雨巷》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独行者在雨巷中的徘徊,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给人朦胧美感的象征性意象。

D.从最早胡适的白话诗,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的朦胧诗,中国新诗一直在贯彻一个主题,即强调个人的独立、自尊、平等。

解析:C项,语序不当,“独行者在雨巷中的徘徊”应改为“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

答案:C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几百年的禁书、焚书、战乱、文字狱、封建迷信等,使文化典籍丧失无数,唯独文学名著大多无恙,至今依然生气如故, 

A.细心分析,似乎它们始终是在民间流传,已成为普通人民宝贵的精神食粮

B.究其缘由,是因为它们始终是在民间流传,已成为普通人民宝贵的精神食粮

C.恐怕主要是因为它们早已成为普通人民宝贵的精神食粮,始终在民间流传

D.推其原因,是它们早已成为普通人民的精神食粮,所以始终在民间流传

解析:从上文“唯独”“至今依然生气如故”等表述的肯定语气来看,宜保持语气的一致性,也用肯定语气的表述。A、C两项中“似乎”“恐怕”不妥当。“如故”的原因,从根本上说应该是“已成为精神食粮”而不是“在民间流传”,所以选B项。

答案:B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7-8题。

水调歌头 游泳

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1956年6月

7.在“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两句中,哪个词用得最富有表现力?为什么?

解析:在诗词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形容词往往成为诗词的“词眼”。“舒”字是这两句中的“词眼”,能把情与景融为一体。

参考答案:“舒”字用得最富有表现力。既写词人所见,又写词人所感,景和情在这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意思是什么?

解析:孔子用河水比喻时光的流逝,是比喻。毛泽东引用孔子的话,是用典。这两句词的含义要结合本词解释,不要孤立地翻译。

参考答案:比喻、用典(或引用)。这两句词的意思是,过去的日子就像这江水一样流逝了,形容祖国建设事业的日新月异。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9-10题。

浣溪沙

[南唐]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9.词中有哪些“愁”?请结合有关词句简要分析。

解析:把握诗词的情感可以抓住词中表露情感的关键词“春恨”“风里落花”“青鸟不传云外信”体会。

参考答案:“伤春之愁”和“怀人之情(或身世之忧)”。上阕写卷起珠帘,重楼阻隔,落红飘零,孤苦无依,是伤春,也是感慨;下阕写音书难达,愁思中结,楚天暮云,绿波浩荡,正是愁思压抑而又深广的写照。

10.“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空”字有怎样的妙处?

解析:对诗词语言的鉴赏,首先要把握字面含义,然后再结合表达的情感分析。“空”在这里是“徒然”的意思,词人的愁绪无法消除。

参考答案:“空”是“徒然”的意思。词人移情于景,用一“空”字强烈地表达出愁思难以排遣的无奈和哀伤。


第二单元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辞曰:臣之壮也…… 辞:推辞。

B.又欲肆其西封封:疆界。

C.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

D.以乱易整,不武武:威武。

解析:D项,“武”应为“使用武力时应遵守的道义准则”,即“武德”。

答案:D

2.下列对文中词语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侯”“秦伯”中的“侯”“伯”都是爵位名。我国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B.“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C.“行李”,文中的意思是“出使的人”;今天的意思通常指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传”是文体标志,即传记,与“志”“记”意思同。

解析:《左传》中的“传”不同于“志”“记”,是解说经义的文字。

答案: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形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不计个人恩怨,“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C.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

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秦、晋联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

解析:C项,“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不对,应是“晋曾经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秦”。

答案:C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解析:这两句话的翻译重点是文言实词和句式。“是”,这;“过”,过错;“鄙”,把……作为边邑;“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地;“陪”,增加。第一句是判断句,第二句是反问句。

参考答案:(1)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2)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作边邑,您知道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荆轲刺秦王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兵北略地 略:掠夺,夺取。

B.诚能得樊将军首诚:如果,假使。

C.秦之遇将军 遇:会面,碰到。

D.今闻购将军之首购:重金征求。

解析:C项,“遇”,对待。

答案:C

2.下列对文中词语相关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B.“卿”,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文中称荆轲为“荆卿”是对他的敬称。

C.“足下”是我国古代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战国时也用以称君主。

D.“长者”,我国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对年纪大、辈分高、德高望重的人称“长者”。

解析:A项,“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错。其他儿子称“皇子”。《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注释为“帝王的儿子中已经确定继承帝位或王位的”。

答案:A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写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

B.太子在大军压境之际,心生恐惧,向荆轲说明燕国的处境,也含有催促荆轲行动之意。

C.荆轲三问樊於期,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

D.荆轲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而樊於期将军就显得头脑简单,无勇无谋,轻信人言。

解析:D项理解错误,樊於期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答案:D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解析:翻译这两个语句,要注意文言实词和文言句式。第一句中“忍”,忍心;“更”,重新。第二句要注意被动句和疑问句的翻译。

参考答案:(1)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私仇,伤害长者的心意,希望您再想想别的办法吧!

(2)那么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有没有这个心意呢?


鸿门宴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者出,未辞也 辞:辞谢。

B.沛公则置车骑置:安排。

C.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道:取道。

D.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过:责备。

解析:B项,“置”的意思是“放弃”。

答案:B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会其怒,不敢献

②吾令人望其气

B.①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②唉!竖子不足与谋

C.①乃令张良留谢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①公为我献之

②君为我呼入

解析:A项,“其”,①代词,作主语;②代词,作定语。B项,“与”,①动词,献给;②介词,跟,同。C项,“乃”,①连词,于是;②副词,才。D项,“为”,意义和用法相同,都是介词,替。

答案:D

3.下列对节选部分的内容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邦出去后,项王派都尉陈平去叫刘邦。而此时刘邦在樊哙的鼓动下已经逃离项羽的军营。

B.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武力,认为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

C.范增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一一破产而恼怒。

解析:A项,“刘邦在樊哙的鼓动下”理解错误,这是刘邦与张良、樊哙预定的计谋。

答案:A

9.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2)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解析:这两句话的翻译重点是文言实词和虚词。“至”,到达;“不过”,不超过;“度”,估量;“乃”,副词;“督过”,责备;“去”,离开。

参考答案:

(1)从这条路到我们军营,不过二十里路罢了。估计我回到军营,你再进去。

(2)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了。


第三单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徘徊(huái) 追悼(dào) 毫不相干(gān)长歌当哭(dānɡ)

B.寥落(liáo)菲薄(fēi) 暂得偷生(zàn)素昧平生(mèi)

C.伤痕(hén)山阿(ē) 黯然泣下(tì)殒身不恤(yǔn)

D.屡次(lǚ)依稀(xī) 阴谋诡计(ɡuǐ)和蔼可亲(ǎi)

解析:A项,“当”应读“dànɡ”;B项,“菲”应读“fěi”;C项,“泣”应读“qì”。

答案:D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段政府杀害的就是这样一批“始终微笑”的可爱的青年,流言家诬蔑的也是这样一批青年,反动政府和御用文人的凶残、下劣不可理喻。

B.鲁迅先生希望人们不做庸人,而做真的猛士,去直面惨淡的人生,去正视淋漓的鲜血,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无疑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C.鲁迅先生把自己说成“苟活到现在的我”,与“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进行对比,通过对比,“苟活者”的形象便相形见绌。

D.在文中,鲁迅先生通过简单的细节描写,就将一个杀害徒手请愿学生的惊心动魄的场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解析:A项,“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不能修饰“凶残、下劣”。C项,“相形见绌”,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与“通过对比”重复。D项,使用对象错误。“栩栩如生”,形容非常逼真,像活的一样。不能用来形容“场面”。

答案:B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黄海冷水团是我国东部陆架海最为突出的一个现象,对渔业影响巨大,但我国尚未形成对这一现象的多学科长期连续观测系统。

B.中国高铁不仅运营规模大,而且还具有系统技术全面、造价低、建设速度快,成为“中国速度”“中国制造”的新名片。

C.随着改革的有序推进,社会保险双轨制下“待遇差”的矛盾将逐步得到化解,社会保险更好地将体现制度公平、规则公平。

D.覆盖城乡的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建成,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总体水平仍然较低,不符合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解析:B项,成分残缺,可以在“建设速度快”后面加“的优势”。C项,语序不当,把“社会保险更好地将体现制度公平、规则公平”改为“社会保险将更好地体现制度公平、规则公平”。D项,结构混乱,把“不符合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改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或“不符合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

答案:A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创业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熄引擎,是植根于每个人心中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种子”。推动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中间,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试想一下,如果13亿人的创造潜能充分释放出来,那将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A.靠社会生产力的解放,更要靠解放社会创造力

B.既要解放社会生产力,又要社会创造力的解放

C.不仅要解放社会生产力,更要解放社会创造力

D.解放社会生产力的同时,还要解放社会创造力

解析:从语言逻辑看,后文表达中心为“创造力”,所填语句的语义中心也应为“创造力”,因此应选择表示递进关系的语句。

答案:C

5.请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的句子序号。

鲁迅的智慧深深为我们叹服,他懂得避祸保全却不 ,他善于经营生计却不 ,他迎来送往却不 ,嬉笑怒骂却不 。他善于发现 ,也善于推翻 

①玩世油滑 ②敷衍虚伪 ③促狭卑琐 ④龟缩苟活 ⑤你司空见惯的常理 ⑥你闻所未闻的真相

解析:从转折连词前后对应准确的角度思考。

答案:④③②①⑥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最具中国性的文人——梁实秋

帅 彦

提起梁实秋,很多人都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资本家的乏走狗”“与抗战无关论”之类的名称,想到他与鲁迅,与左翼文人之间的争论和恩怨。如果我们抛开这些,而以一个客观的立场来衡量他,就会发现一个与我们的成见不一样的梁实秋。

鲁迅、梁实秋都是现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大家。他们一个深刻,一个通达;一个锐敏,一个温煦;一个忧郁沉痛,一个旷达潇洒;一个终生与现实苦斗而身心疲惫,一个与现实保持距离而洁身自爱。两人区别甚大,然又各具风采。梁实秋晚年曾云:“曳杖街头人不识,绿窗前营自家生计,富与贵,浮云耳。”诚如此言,梁实秋一生淡泊名利,胸襟洒脱,对人生,他总是保持着一种充满智慧的微笑,而且,一直笑到最后。梁锡华在《一叶知秋》中评论他说:“他有胡适先生的温厚亲切,闻一多先生的严肃认真,徐志摩先生的随和风趣。”而余光中对他的印象是:“他的谈吐,风趣中不失仁蔼,谐谑中自有分寸,十足中国文人的儒雅加上西方作家的机智,近于他散文的风格。”

梁实秋是他那一代作家中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他的生活习惯、审美趣味、处世态度等都具有传统中国的影子。他出生、成长于北京,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对古老中国在情感上具有一种亲切感。因而尽管他在清华学校受的是美式教育,后又赴美留学,但他骨子里却还是中国化的。

然而,恰是这个最具“中国性”的作家后半生却是飘零孤岛,远离故土,饱受相思之苦。1987年11月,梁实秋病逝于台北,遵照他“觅地埋葬,选台北近郊坟山高地为宜,地势要高”的遗嘱,被安葬在台湾淡水北新庄北海公园墓地。梁夫人透露说:“为的是让他能够隔海遥望魂牵梦绕的故乡。”此时,让人不禁想起那千古名句:“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既惜且悲,唏嘘不已。

1937年7月28日,北京城陷入日军的铁蹄之下,作为一个最具中国性的文人,梁实秋内心无比沉痛,他涕泣着对大女儿梁文茜说:“孩子,明天你吃的烧饼就是亡国奴的烧饼了。”

北京沦陷后,梁实秋面临着走或留的两难选择。走,意味着要抛妻别子,远离年迈的父母,任由他们在日军的铁蹄下浮沉;留,则意味着要忍受亡国奴的耻辱,甘当日军铁蹄下的顺民。考虑再三,他最终决定只身逃离北京。他先到天津,后转道济南奔赴南京。在济南车站,梁实秋遇到他从前的一位学生。两人之间的对话耐人寻味:“老师到哪里去?”“到南京去。”“去做什么?”“赴国难,投效政府,能做什么就做什么。”“师母呢?”“我顾不得她,留在北平家里。”

辗转抵达南京后,情况并不像他所预期的那样乐观:“到南京我很失望”“南京在敌机轰炸之下,人心浮动”“各方面的情形很乱”。南京政府对于梁实秋等知识分子如何安置迟迟没有着落,他油然生出“报国有心、投效无门之感”。周旋两天后,梁实秋接到的命令是“急速离开南京,在长沙待命”。在开往长沙的船上,面对“伤兵难民挤得船上甲板水泄不通”的情景,梁实秋“精神陷入极度痛苦”。三天后,抵达岳阳,洞庭湖烟波浩渺,岳阳楼巍然高耸。于此地,梁实秋想起了漂泊一生、有家难归的杜甫,感慨万端,心头涌起杜甫的诗句:“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乱世羁旅,千古同嗟,想必梁实秋此时对杜甫这首诗的理解更有一份身世之慨吧。

1938年夏,梁实秋以参议员身份来到重庆,几经周折,定居于重庆北碚。他与吴景超、龚业雅夫妇合建了一所瓦房,取名“雅舍”,不过是一所标准的四川乡下的低级茅舍,“窗户要糊纸,墙是竹篾糊泥制灰,地板踩上去颤悠悠的吱吱作响”。

居重庆期间,梁实秋受邀出任教科书编委会主任一职。“抗战期间我有机会参加了这一项工作,私心窃慰,因为这是特为抗战时期需要而作的”。尽管任编委会一职全天工作,他却拒绝接受薪金,原因是他认为自己做参政员已领了一份津贴。当时他并不宽裕,以至于家人来到重庆后,生活立即陷入困顿之中,即使这样,他仍然坚持拒绝接受薪俸,并坦言:“人笑我迂,我行我素。”

梁实秋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学基础,他的散文集《雅舍小品》,能在平凡中显真诚,于小节处蕴含哲理,最合乎知识分子的品位和格调,既博且雅,一派从容,篇幅虽不长,但能让人体会人生,参悟智慧。梁实秋精研西洋文学,但下笔却是最地道的中文,在温柔敦厚中又能力求儒雅简洁,绝无生硬欧化的痕迹。同时,我们也该看到他由家国之痛所引发的身世之感:“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否住在‘雅舍’。”跳跃的笔锋,转折的语意,清晰地传送出梁实秋内心的漂泊感和忧患感。

(摘编自帅彦《乱世浮生:1937~1945中国知识分子生活实录》)

6.下面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A.提起梁实秋的名字,很多人都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资本家的乏走狗”之类的名称,可见人们对梁实秋的成见颇深。

B.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梁实秋是饱含着深深敬意与赞美之情的,相较于鲁迅,作者更喜爱梁实秋。

C.梁实秋因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生活习惯、审美趣味、处世态度等都具有传统中国的影子,是迄今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

D.面对“伤兵难民挤得船上甲板水泄不通”,梁实秋“精神陷入极度痛苦”。这其中既有国破之痛,也有自己不被重用的失落之感。

E.全文主题鲜明,思路清晰,语言畅美,运用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为读者客观地呈现了梁实秋先生可敬的精神风貌。

解析:A项,“可见人们对梁实秋的成见颇深”说法错,不是全部,原文是“很多人”;B项,“相较于鲁迅,作者更喜爱梁实秋”,属主观臆断、无中生有;C项,“是迄今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与原文“梁实秋是他那一代作家中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对照可知,属无视限定、扩大范围。

答案:DE

7.简析第二段中引用传主(梁实秋)以及梁锡华、余光中言论的作用。

解析:在传记作品中,引用往往有两种:一是传主的语言,这样能更好地表现传主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增加文章的真实性;一是引用其他材料,侧面表达传主的品格,丰富传记的内容,使传记真实可信。此题也可以围绕这两个方面分析。

参考答案:①引用传主的言论,表现其淡泊名利、胸襟洒脱的思想。②引用梁锡华、余光中的言论,从侧面(或间接)表现传主的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更真实感人、具体丰满。③丰富文章的内容,使文章更具可读性。④表达了对梁实秋的赞赏之情。

8.作者为什么说梁实秋是那一代最具“中国性”的文人?结合全文,分析其“中国性”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解析:文章的标题就是“最具中国性的文人”,因此,回答该题,应从全文入手,分析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梁实秋的“中国性”和“文人性”。“中国性”表现在他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染,报效国家的言行上;“文人性”表现在他的性情、爱好和才情上。结合文本内容,要分条分析。

参考答案:因为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有深厚的中国文学基础,所以生活习惯、审美趣味、处世态度等都具有传统中国的影子。

具体表现在:①后半生飘零孤岛,远离故土,饱受相思之苦,死后要葬于高地,遥望故乡。②北京沦陷,无比沉痛,不做亡国奴,抛家弃子,勇赴国难。③投效政府,为国做事,生活困顿,仍然坚持拒绝接受编委会薪俸。④他的散文集《雅舍小品》,最合乎知识分子的品位和格调,虽然精研西洋文学,但下笔却是最地道的中文,绝无生硬欧化的痕迹。

9.文章说“鲁迅、梁实秋都是现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大家”“两人区别甚大,然又各具风采”,二者中你更喜欢哪一位?请简述理由。

解析:这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题目。首先要明确观点,然后结合文本对比分析。梁实秋先生的特点在文本中有具体的表现,鲁迅先生的特点在我们学过的许多文章中都有表述。无论喜欢哪一位,都要注意语言得体,观点鲜明。

答案示例:(1)我更喜欢鲁迅。理由如下:①鲁迅深刻、敏锐,忧郁沉痛,终生与现实苦斗,是勇猛的战士。他的《阿Q正传》揶揄了“精神胜利法”,《药》揭示了国民的愚昧。国难当头,他的文章引领了民族的方向,拯救了民族,他不愧为“民族魂”。②梁实秋通达、温煦、旷达潇洒,与现实保持距离而洁身自爱,是中国式的文人。他的身上虽然有种种美德,但和鲁迅先生相比,他的做法对于抗战无更大的实质性帮助。

(2)我更喜欢梁实秋。理由如下:①梁实秋具有中国文人的种种美德,他通达、温煦、旷达潇洒,与现实保持距离而洁身自爱,不仅如此,他热爱自己的国家,热心为国家效力。他的散文集《雅舍小品》,能在平凡中显真诚,于小节处蕴含哲理,既博且雅,一派从容,篇幅虽不长,但能让人体会人生,参悟智慧,在温柔敦厚中又能力求儒雅简洁。②鲁迅深刻、敏锐,忧郁沉痛,终生与现实苦斗,是令人尊敬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风格和梁实秋不同,但不影响我对梁实秋的喜欢。

高中语文课内重要知识点综合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