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声现象》常考题型解析,初三学生可作中考备考复习用

1.(2018•岳阳)下列有关声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吉它发出的琴声来自弦的振动

B.声音只能在气体中传播

C.岳阳开展“禁炮”行动,是从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D.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了次声波测距

【答案】A

【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琴声是吉它弦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故B错误;C.岳阳开展“禁炮”行动,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故D错误。故选A。

2.(2018•白银)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

B.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C.二胡演奏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D.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

【答案】C

【解析】A、“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识别的,故A错误;B、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响度就越大,故B错误;C、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D、太空中是真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宇航员与地面的交流时的声音是通过电磁波传回地球的,故D错误。故选C。

3.(2018•锦江区模拟)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速度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又发声的响度相同

【答案】A

【解析】A、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有关,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故A正确;B、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当物体的振动频率不在20Hz~20000Hz范围内,人听不到的声音,故B错误;C、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改变了音叉的振动幅度,用力越大,振幅越大,音叉发声的响度越大,故D错误。故选A。

4.(2018•上海)男高音女高音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以上均不正确

【答案】A

【解析】男高音女高音是指声音的音调。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

5.(2018•眉山)如图所示,在A、B、C、D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 )

初中物理《声现象》常考题型解析,初三学生可作中考备考复习用


A.敲打D瓶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快

B.用嘴依次吹瓶口,A的音调最高

C.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B的音调最高

D.瓶周围有没有空气瓶发出的声音都能直接传入人耳

【答案】B

【解析】A、声速的大小与频率无关,敲打每个瓶子时,音调不同,但速度相同,故A错误;B、用嘴依次吹瓶口,A中的空气柱最短,发出的音调最高,故A的音调最高,故B正确;C、由于瓶子中装有水的多少不同,导致敲击时,振动快慢就不同,水少的振动快,故D的音调最高,故C错误;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瓶周围有没有空气,瓶发出的声音不能直接传入人耳,故D错误。故选B。

6.(2018•达州)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

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

【答案】D

【解析】A、物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A错误;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减弱进入耳朵的声音,不能防止雷声的产生,故C错误;D、据课本可知,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产生,故D正确。故选D。

7.(2018•盐城)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答案】B

【解析】A、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轻声”和“大声”不是改变音调;故A错误;B、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响度。故B正确;C、音色由发声体自身决定,“轻声”和“大声”不能改变音色;故C错误;D、声速由介质决定,介质不变,声速不变;故;“轻声”和“大声”不能改变声速;故D错误;故选B。

8.(2018•聊城)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吹笛子时,笛管振动发声

C.汽车安装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大小不同的力击鼓,鼓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答案】D

【解析】A、超声波属于声音,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吹笛子时,笛管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故B错误;C、汽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用大小不同的力击鼓,振幅不同,鼓发出声音的响度不铜,故D正确。故选D。

9.(2018•德州)图为木制玩具青蛙刮鼓,用木棒在青蛙背上摩擦,就会发出类似青蛙的叫声,有时还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初中物理《声现象》常考题型解析,初三学生可作中考备考复习用


A.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是由木棒振动产生的

B.模拟青蛙的叫声是指音色相近

C.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噪声

D.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答案】B

【解析】

A、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是由青蛙的背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模拟青蛙的叫声是指模拟出相同的音色,故B正确;C、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如果影响到了人的休息和工作,就属于噪声,没有影响,就不属于噪声,故C错误;D、声音能传递信息,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就是利用了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B。

10.(2018•淮安)如图所示,改变试管中的水量,用同样大小的力吹气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

初中物理《声现象》常考题型解析,初三学生可作中考备考复习用


A.振幅 B.音色 C.响度 D.音调

【答案】D

【解析】用嘴贴着试管口吹气,振动发声的是由于试管口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出的,当水量增加时,空气柱长度越短,音调越高,因此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音调。故选D。

11.(2018•绵阳)在门窗关闭的空教室里说话,会感到声音比在门窗打开放有桌椅的教室里声音响亮,原因是( )

A.声音的响度大些 B.声音的音调高些

C.声音与回声分开了 D.声音与回声混在一起了

【答案】D

【解析】教室的长与宽约8m左右,在空教室讲话时,声音经墙壁反射回仅需0.04s左右,当回声比原声到达耳内的时间差低于0.1s时,原声与回声混在一起使声音加强,这就是空教室内讲话声特别响的原因;开着窗声音会传出室外减小响度,教室内放有桌椅,声音传播过程中会桌椅等物质吸收,使声音能量大大减少,这样一来即使有回声,也因能量变小而使声音变弱。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初中物理《声现象》常考题型解析,初三学生可作中考备考复习用


初中物理《声现象》常考题型解析,初三学生可作中考备考复习用


初中物理《声现象》常考题型解析,初三学生可作中考备考复习用


初中物理《声现象》常考题型解析,初三学生可作中考备考复习用


初中物理《声现象》常考题型解析,初三学生可作中考备考复习用


初中物理《声现象》常考题型解析,初三学生可作中考备考复习用

初中物理《声现象》常考题型解析,初三学生可作中考备考复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