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于修改

写作导航

(一)参考题目

1.从你近期的作文中选出一篇,认真读一读,看看存在什么问题,与同学讨论一下,明白毛病所在,确定修改思路,完善文章内容。

2.短篇古文《夸父逐日》叙述了夸父逐日的主要经历和结果,不过,关于这个故事,你是不是还觉得有点儿意犹未尽?请发挥你的想象力,展开合理联想与想象,用现代文扩写这个故事,使其内容更丰富,人物形象更丰满,500字左右。

3.下面是一篇需要修改的短文,请根据文章所写内容,适当增删,使文章修改得语言更生动、表达更准确。

我最喜爱的小白兔

我家养了一只小白兔,非常惹人喜爱。

记得它刚来我家时,总竖着长耳朵,鼻子一动一动的,亮晶晶的红眼睛里显出惊疑的神色。小白兔最爱吃青草和新鲜的菜叶。我把青草放在它跟前,它东张西望了一会儿,用鼻子嗅了嗅,叼了一根,小小的三瓣嘴咀嚼开了。小白兔也很淘气,它总在屋里跳来跳去,有时跳累了就趴在我怀里用小舌头舔我。我若是追它,它就迅速地逃开了。

小白兔活泼美丽,虽然它很淘气,但是,它还是我最喜爱的小动物。

(二)例题简析

1.修改自己的文章或者同学的文章,应该明白毛病所在,确定修改思路。动笔修改文章,可以先进行整体修改,如调整文章中心思想,选择更合适的素材,加强前后连贯等;再修改细节,如改正错别字,理顺语句等;如果是在原稿上修改,还要注意使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后清楚认真地誊抄一遍,对比看看有了哪些进步。

2.《夸父逐日》是大家熟悉而又感兴趣的故事,扩写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补充故事情节,如夸父为什么逐日,逐日过程中的其他故事,逐日失败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二是加强细节描写,如夸父逐日时的心理活动、旁观者的反应,等等。扩写故事想象的内容要合理,人物形象要符合自身的个性特点和时代特点。

3.要写好小动物,首先要写出它的外形特征。小白兔的外形包括身体、毛皮、脑袋、眼睛、耳朵等。文章就要抓住这些特有的外形来细致描写刻画,小白兔的形象才能鲜活地跃然纸上。《我最喜爱的小白兔》原文,突出了小白兔的长耳朵、红眼睛、抽动的小鼻子等,但描写还不够具体。除此之外,还要具体描写它的生活习性,如“怎样吃菜”等,要抓住它的动作进行细致描写。关于小白兔胆小、可爱的特点,也是写活小白兔的关键,不能一笔带过。写小白兔的淘气,则应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流露出自己的喜爱之情。另外,写小动物,可以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力争使文章语言生动,充满情趣。

(三)写作指导

写作是传情达意的快事,修改文章也有很多追求完美的乐趣。

有不少学生,把作文写好之后,很少认真地修改,还美其名曰“一挥而就”,仿佛感觉自己是个天才。其实,天才的作品,是在辛勤的反复打磨之后,才会出现那种不着痕迹的真正“一挥而就”的佳作。

修改是作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修改是作文必不可少的步骤,是提高作文质量的有效措施。勤于修改、反复修改,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催化剂。只有经过精心修改的文章才能够代表自己真正的写作水平,只有不断修改,写作能力才会稳步提高。

前人说得好,“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诗解》中写道:“旧句时时改,无妨悦性情。”可见,他对修改作品是何等重视。鲁迅先生主张“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王安石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几经圈改,多次更换,最后确定使用极其生动准确、任何字词都无法替代的“绿”字。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造就了中国古典名著的巅峰。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对《战争与和平》反复修改了七次,对《安娜·卡列尼娜》改过十二次,他在文学创作上的卓越成就,是同反复认真修改分不开的。

文章修改,一般是指从初稿写出来到最后定稿的加工过程。

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都在修改上下过苦功夫。

吕叔湘在《评改一篇谈语文学习的发言稿》中说,要提高写作能力,“需要细作多作,写一篇文章,从内容取舍到篇章结构,到选词造句,都要用心研究,仔细推敲……细作还包括多改……古今中外,有不少作家曾经修改他们的作品三遍五遍乃至十几遍才定稿,在文学史上传为佳话。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文章修改的重要性,已经为许多人的写作实践所证明,许多大家的名作都经过了反复的修改。

(1)唐朝著名诗人贾岛,常常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字,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有一次,贾岛骑着毛驴在长安朱雀大街行走。他正琢磨着一首诗中的两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他又觉着“推”不太合适,不如“敲”好。嘴里就“推”“敲”“推”“敲”地念叨着。不知不觉骑着驴闯进了韩愈的仪仗队里。韩愈问贾岛为什么乱闯。贾岛就把自己做了一首诗,但是其中拿不准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万一门是关着的,推怎么能推开呢?再者去别人家,又是晚上,还是敲门有礼貌呀。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静中有动,岂不活泼?”贾岛听了连连点头。贾岛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与韩愈交上了朋友。从此“推敲”就成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2)我国著名作家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做过多次修改,涉及的变动内容多达上千处,包括典故、比喻的运用,结构的调整,部分描写的增删,等等。正是有了钱钟书先生对《围城》的精心琢磨,才使得这部作品日趋精致,最终成为一部光彩照人的文学经典。

(3)抗美援朝战争中,作家魏巍写了一篇文章来歌颂志愿军战士。在初稿中,他选用了二十多个感人事迹,后来,他对初稿进行了反复修改,最后只选取了三个事例,分别从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三个方面歌颂志愿军战士。文章短了,却更加精炼,更加感人,这就是有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这正说明了“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个道理。

对于修改文章,很多语言大师都说过一些于我们有深刻启示的话。一些名人名言明确指出了修改文章的重要性:

不要急于写作,不要讨厌修改,而要把同一篇东西改写十遍,二十遍。(列夫·托尔斯泰)

作家最大的本领就是善于删改。谁善于和有能力删改自己的东西,他就前程远大。(陀思妥耶夫斯基)

写作还有一个过程,就是修改过程。修改时,把作品当成不是自己的,从别人的角度上去吹毛求疵,冷静地修改。(艾芜)

我想应当把不必要的话、不必要的字,狠狠地删去,像农人锄草那样。(老舍)

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契诃夫)

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何其芳)

可以肯定,写作名家都很重视文章的修改。如果养成认真修改、勤于修改的习惯,我们的作文水平一定会大大提高。

语文教学早就要求青少年学生写文章“养成勤动笔、多修改的习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中更明确要求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依据这些,在强调语言的实用,重视同学们动手能力的改革之际,同学们的文章修改已成为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实际上,修改也是作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经过认真修改,文章质量会提高。“文章不厌百回改”,讲的就是文章修改的重要性。

对中学生而言,修改除了可使其作文精益求精外,还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写作优势,从而树立写作的自信心;让同学们学会学习别人、尊重别人。好文章三分靠写,七分靠改。养成良好的修改作文的习惯,势在必行。

文章修改包括语言修改和写法修改两部分。语言修改即对“遣词造句”方面错误的修改,它涉及词语的选择、运用、搭配和句式成分的搭配、句子的选用等。写法修改即“谋篇布局”方面问题的修改,它主要包括写作方法、写作技巧、文章结构、材料的选用与安排等方面。

一般说来,修改文章要做到五看:看用词是否通顺,看主题是否鲜明,看结构是否紧凑,看语言是否优美。文章总是越改越好的,我们要在“修改”上下功夫。

正确地修改文章,在于准确地诊断文章毛病,掌握常用而且有效的诊断方法。具体地讲,常用的而且有效的诊断方法有:①查句子成分,看句子结构是否完整,成分搭配是否恰当;②看枝叶,删去重复、啰唆及可有可无的文字;③查句意,看是否存在句式杂糅现象,看语序是否合理;④分析关联,看句子衔接是否严密,要不要加、改关联词;⑤明确关系,看句间关系合不合理,前后意思是否一致;⑥辨明色彩,斟酌词语的感情色彩和文章的语体色彩;⑦防止歧义,看句意有无歧义,表达是否含糊不清;⑧理文脉,看文章是否前后贯通,材料是否前后一致;⑨抓住头尾,看开头是否偏题,结尾有无冗繁空洞的毛病等。

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十字路口的老人》里面的一句话:

红灯亮了,那个(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骑车一下子冲了出去,老爷爷(帮助警察维持交通秩序的老人)喊他,他像没听见似的,老爷爷就冲过去拦阻他,但没有拦住。这时,前面正有一辆汽车快速通过,非常危险,老爷爷不顾自己也有危险,又大步冲向前,到底把那个人拦住了。在附近看到这些情景的人都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这句话里,有三个“冲”字,连续使用显得单调、不准确,应当修改。这段文字修改后是这样的:

红灯亮了,那个人骑车一下子蹿了出去,老爷爷喊他,他像没听见似的,老爷爷就冲过去拦阻他,但没有拦住。这时,前面正有一辆汽车快速通过,非常危险,老爷爷不顾自己也有危险,又大步跨向前,到底把那个人拦住了。在附近看到这些情景的人都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三个“冲”字,一个改成“蹿”,一个保留,一个改成“跨”,效果是不是好多了?如果仅仅修改一个词效果还不够理想,就要考虑增词或者删词,比如这个例子里的“又大步跨向前”,如果把“大步”删掉,改成“一个箭步”,效果就更好了。

再例如,有位同学写妈妈,文章中这样写道:

我有一个勤劳的妈妈,她脸蛋圆圆的,长着一双大大的眼睛,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

这样的人物描写明显没有抓住人物的具体特征。第一句话有些表达问题,“有一个勤劳的妈妈”,难道还有一个懒惰的妈妈?谁没一双眼睛、一个鼻子和一张嘴巴?显然,把写作中心放到量词上,就显得太死板。如果能抓住妈妈的脸庞、眼睛、鼻子和嘴巴分别进行描写,就会显得更加具体和生动。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小作者的写作意图是想写妈妈的勤劳。通过事件写人物的作文,没必要对人物的肖像进行更多的描写,应该将妈妈的描写放到动态事件中,抓住某一特定条件下的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进行描写。如果想要对妈妈进行肖像描写,那就应该先进行简要的人物特征描写,将人物介绍给读者,然后再讲人物的性格、爱好、美德等。

这里,给同学们一则修改示例:

我的妈妈可漂亮了,白皙的脸庞圆润光滑,我经常会趁妈妈不注意,在妈妈的脸蛋上亲一口。每次妈妈都温情脉脉地说:“这死丫头!”嘴上虽在骂,可妈妈脸笑得像一朵牡丹花。妈妈的一双大眼睛晶莹迷人,好像会说话似的。爸爸说当初他就是被妈妈的这双大眼睛迷倒的。妈妈的鼻子最有特点了,直挺挺的,简直就像是雕塑上去的。妈妈的嘴真是能说会道,什么话从她嘴里出来,总让人感觉甜甜的,听起来心里暖暖的。别以为我妈长这么白嫩漂亮不干活,她可勤劳着呢!每天,妈妈都是忙出忙进,从没闲过,里里外外都是她张罗。难怪奶奶经常在我跟前念叨:“你爸爸真是太有福气了!……”

细致具体的描写,使得文中的主人公形象更加传神。在本段示例中,对于主人公的描写,既有直接的描写,又有间接的描写。一位漂亮、勤劳的妈妈跃然出现在读者面前。

同学们要根据原文和修改文进行仔细地体会,也不妨自己换种方式再进行修改。只有在不断的修改中,才会掌握人物描写的技巧,才会提高自己的描写能力。

修改作文的方法很多,有几种具体途径可以参考,试着想一想,改一改。

(1)激发积极性,努力培养修改的好习惯。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文章要修改,学生只有学会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同学们应该有意识地提高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养成修改作文的好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要善于发现自己和别人作文中的优点,产生将文章改得更好的愿望,达到与同学交流对话的目的,发自内心地愿意修改作文。想写好作文,就要养成良好修改习惯。平时写作文要勤于修改,乐于修改,要把修改作文看得和写作文一样重要,甚至比写作文还要重要才对。只有养成了精益求精的写作习惯,才能写出精妙绝伦的好文章来。

(2)学习相互交换,落实到修改自己的作文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中提出了要重视修改以及修改中的合作:“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语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可以与同学交换、互看作文,用笔画出修改符号或是写上意见,然后再看自己的作文,根据他人意见考虑如何修改。也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几个人共同讨论一篇作文,发表各自意见,在听取意见之后再修改自己的作文。同学们一定要动手动脑,按照一定的要求,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认真细致的“删、补、调、换”等修改。

(3)将自己写过的作文存放一段时间,然后再读再改,用这种“间歇法”反复修改自己的文章。当你重读自己几个星期前或者几个月之前所写的文章时,一般都会重新发现一些需要修改的问题,并且在修改中得到提高。这是一种积累,而且在这一积累过程中,你修改作文的能力也会有长足的进步。

修改作文是需要用“细水长流”的办法坚持去做的,如果浅尝辄止,那就是轻易地放走了一个写作中的重要环节。只要长期、有针对性地坚持下去,就能逐步提高修改作文的水平,就能在训练中逐步培养作文能力和写作习惯。

(4)修改不仅要从小处落笔,更要从大处着眼。要修改好作文,还得知道从何改起。作文写成后,要细致检查,从小处着手改起。可以小到一个字、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的改换,也可以大到整句话的增删。修改作文,不仅要从小处落笔,更重要的是要从大处着眼,统观全篇,从文章的中心是否明确上去权衡得失,局部修改就会更有意义,就会有效地增加文章的含金量。

(5)考试作文要谨慎落笔,重视开头和结尾的修改。对于考场作文来说,要重视开头和结尾的修改,可以先打个草稿,简单修改一下,注意全文的章法,以保持文章的结构完整、卷面整洁。特别要注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开头或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或引用诗文富有诗意,或排比反复创造旋律,或设置情景渲染气氛;结尾或呼应开头,或议论作结,或含蓄表现,或点明话题。作文一旦写到试卷上,就尽量少修改,非改不可的话,也要使用规范的修改符号,并讲究修改的位置,如果有增加的修改文字,也应该整整齐齐,眉目清楚。切忌乱写乱画,更忌随意涂抹。考场作文的修改不像练笔作文那样随意,既要改到文章要害处,又要注意保持卷面的美观,让人赏心悦目。

文章的修改,从某种意义上说,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材料的选择、中心的提炼、语言文字的运用等,从“打腹稿”直到最终完成,都在不断地修改中,而要写好一篇好文章,只有经过反反复复的修改,才能精益求精、不断提高。修改习作是需要下功夫的,要逐渐学会从立意、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诸多方面看一看,想一想,改一改,把文章写得更好。

习作示例 

我看到了今年的第一场雪(原稿)

丁冬

今天,在去往市里的路上,我看见雪白的东西从天空飞落。一看,原来是雪。这是我今年第一次看见雪。

雪花从天上飞下来,像一位公主,来到人间玩耍,她给大地盖上了一层白色的棉被;她给树木镶上了白色的花边。雪是冬天的使者,她告诉我们冬天要来了,雪是洁白而神圣的,她又是无影无踪的,伸出手,接一片雪花,还没等我看清她的样子,她就摇身一变,变成了一滴小水珠。

我喜欢冬天,喜欢雪。

我看到了今年的第一场雪(修改稿)

丁冬

二〇一三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

——题记

这是一个阴冷又无风的星期六,爸爸、妈妈带我到百公里外的市里去看我脚脖的扭伤病。

汽车在平坦的公路上行驶,沿途的风光成了我们一路的话题:这周围种玉米的可真多……今年农民大丰收啊!

咦,不远处的玉米秸秆上怎么蒙上了一层白色?乍一看去,深色的庄稼地怎么也黑白相间了呢?“下雪了!”满车的人都不由得异口同声惊呼起来。真的是下雪了!

汽车继续前行,地面上的雪也看得更加真切: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雪薄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极目远眺,整个原野有了冬的感觉。

还没等我们适应这突如其来的季节变换,汽车已载我们进入市郊了,闯入视野的是一棵棵还残存绿色却顶着白雪的树。每一根顶着雪的树枝,弯着腰、低着头,似乎这样可以抖掉压在身上的积雪。那笔直的树干也紧紧地粘上了一层雪。没有风,即便有风,它们也无力摇动。满眼里的万物似乎已经没有了一丝一毫的生机,只有汽车碾压冰雪发出的咯吱声。

收回目光,我不觉叹了一口气,自己现在的境况不也正像这冬天的小树吗?刚跨进初中的大门,我信心满满,可前几天的考试……

人生几多波折,秋未尽、冬已至,为树、为人都要学会坚强啊!

【简评】

本文是在同题短文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而成的。文章通过叙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有具体描述,也有触景生情。本文表达内容和写作手法虽还略显稚嫩,但修改之后一定会比修改前要好。看来,修改是有益处的。

夸父逐日(扩写)

毕园

很久以前,一个有着巨人身躯的人,出现在大地上,他,就是夸父。

夸父在广阔的大地上走着,他的双脚踏出沉重的“咚、咚”的响声。走着走着,他来到了一望无际的荒漠。他感到这里的天气更加炎热,一抬头,看见了一个圆形的、熊熊燃烧的火球——太阳。夸父第一次看见,也第一次知道天下还有这样一个东西。于是,他打算追上去问个究竟。

就这样,太阳不停地在天空中前进,夸父不停地在地面上追赶,在这荒无人烟又十分干旱的大沙漠里,夸父踩着被烤得炎热无比的细沙,迈着几倍于常人的步伐,追赶着太阳。他不知道跑了多长时间,终于跑过了沙漠,来到一条小溪前,俯下身子,一口气喝干了小溪,抬头望了望遥遥领先的太阳,不禁想:这到底是什么东西,竟能跑得如此之快?我一定要向它问个清楚。想着,他又迈开大步。

不知不觉,一座高大的山脉挡在眼前,夸父看着太阳轻而易举地“跑”过去,更是感到不可思议,他不顾艰难,不顾险峻,爬上了山顶,看着早已飞过了前面的另一座山峰的太阳,夸父想打退堂鼓,他回头一看,那么远的路被踩在脚下,那么高的山被徒步翻过,放弃太不甘心!于是,他跺了跺脚,深吸一口气,攒足了劲,又奋力向前跑去,比以前跑得更快,步子更大,眼看就要追上太阳了,他想和太阳说话,可嗓子怎么也出不了声——他太渴了,头上早已布满了豆大的汗珠,并且像下雨似的往下落,看到前面有条大河,他猛冲过去,把黄河水喝干了,但仍不解渴,又紧接着喝干了渭水,却还是不行,夸父的脚步越跑越慢,又由跑变为走,再后来是拄着手杖一步拖一步,终于坚持不住,倒在了地上……

神奇的是,夸父丢下的手杖,竟然变成了一大片桃林,永久地存活下来。

【简评】

“夸父逐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传说故事。故事内容原出自《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本文在文言文的基础上进行扩写,有一定想象,描述比较细致,还是具有可读性的。

夸父逐日(扩写)

毕园

整个村落横尸遍野,空气像一张被太阳烤焦的遗书。火辣辣的阳光带给人们的只是饥荒和死亡。

夸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部落里的人一个个死去。身为部落的首领,他却无力挽救这些人们。他看见一个将要死去的人靠在枯树边,他看见一位妇女因奶水不足而咬破手指,把鲜血喂给孩子充饥,他看见那一具具凄惨的尸体……他的心就像被一把把利刃猛烈地撕割着,支离、破碎……他紧攥着拳头,看着清晰的血管里面流淌着的,是那猩红的液体!是血!是热血!他没有死,也不能死!作为部落的首领,他必须拯救人们!

他用舌头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拄着他那根从不离手的桃木手杖,走到长老面前。这个已经年过花甲的老人坐在破旧不堪的草棚里,痛苦地呻吟着。

“老人家,您……还挺得住吧?”夸父的眼中闪烁着泪光。

“首……领,”老人伸出满是褶皱的粗糙双手,“我快不行,不行了……”夸父望着他暗淡无光的瞳仁,心中像刀割一样。

“我决定了!我要去找太阳说个清楚,我要让他知道,他害死了多少人!”

长老已经没有任何力气说话了,从他的眼神中释放出来的是担忧。

喝完这碗无比珍贵的水,他又望了一眼横尸遍野的村落,就踏上了追赶太阳的道路。

他日夜不停地追赶,也不知道跑了多少路,也不知流了多少汗。

他终于跑不动了,“嗵”地跪倒在地,四周的山都在晃动。他抬起头望了望依旧像个火球似的太阳,回忆起当时对长老许诺的话。他又紧攥着拳头,血管清晰可见。他那颗在胸腔里的心剧烈地跳动着。他吃力地爬起来,跑到黄河跟渭河的交界处,一口气喝干了所有的水,但这还是无法满足他巨大的、疲惫而又干渴的躯体。他实在是太渴了。他舔着干裂的嘴唇朝北边的大湖跑去。疲惫、干渴、燥热……他再也无法忍受这无情的折磨,在即将倒下的时刻,他用尽最后残留的一点力气抛出手杖,手杖顿时化为一片桃林。

而他,他那颗被肌肉和骨骼包裹住的心脏已经停止跳动,那血管中的猩红血液也似乎已经干涸,停止了流动。

太阳依旧狂烈地照耀着,而那一片桃林,是一片生的希望。

【简评】

这篇扩写基本上是忠于原文,进而合理想象,大胆取舍,成为一篇歌颂探险精神、弘扬英雄主义的记叙文。难能可贵的是,扩写后的本文有了思想性,文中的“夸父”是为了拯救部落百姓、为了消除灾难而“逐日”,这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舍生忘死救助百姓的思想行为很值得赞扬和歌颂。

我最喜爱的小白兔

佚名

我喜欢许多小动物,其中最喜欢的是小兔子。现在,我家里就养了一只小白兔。它非常惹人喜爱。

它刚来我家时,总是警惕似地竖着一对长长的耳朵。它的耳朵,颜色白里透红。仔细观察会发现,它的鼻子经常一动一动的,一双亮晶晶的红眼睛显出似乎惊疑的神色。它的眼睛红红的,像是镶嵌上去的红宝石,一闪一闪,逗人极了。它的小嘴是个三瓣嘴,像是不高兴的样子,老是嘟着,就嘟成了这样。嘴唇周围还长着和小猫一样的小胡子。小白兔的身体软软的,毛色当然是白白的,简直能和白鹅的羽毛媲美,捧在手里,像一团洁白的棉花似的,软绵绵,热乎乎。它的尾巴短短的、小小的,像一个轻柔膨胀的小绒球。蹦跳的时候,尾巴一撅一撅的,又像摇动的毛茸茸的风铃。

小白兔喜欢站立,它把两只前爪放在胸前,头抬得很高,眼朝天看,嘴巴一动一动,像在数星星,嘴里好像还念叨着:一颗、两颗、三颗………我好喜欢这只小白兔!我给它取名为“小小”。

看着这么一个可爱淘气的小动物,我当然得给它安个舒适的家了!我把小小的房间装饰得舒适无比。我给小小收拾住处时,突然发现它跑出去了。我非常着急,手足无措地到处寻找。总算在厨房发现了一个小身影,我急忙过去。啊,那正是小小。终于找到了,我的心一下子又兴奋起来。我抱着小小,对它亲了亲,说:“终于找到你了,你这个小馋嘴,都快把我急坏了。”可是小小却若无其事地望着我。我拍了拍它的屁股,它用那双水汪汪的亮眼睛望着我。在那个眼神里,我看见了它的可爱、它的淘气……

小白兔爱吃青草和新鲜的菜叶。我就把青草放在它跟前,它东张西望了一会儿,用鼻子嗅了嗅,叼了一根,小小的三瓣嘴咀嚼开了。

小白兔很淘气,它总在屋里跳来跳去,有时跳累了就趴在我怀里用小舌头舔我。我若是追它,它就迅速地逃开了。

这就是我最喜爱的小白兔,有趣吧!你们看,它可不可爱?

【简评】

由本文可知,作者善于观察,善于描写,也善于抒情。文章以小白兔的外貌、习性等为主要描写对象,融入了自己喜欢小白兔的真挚情感,使文章内容比较充实,表达丰富,生动形象,具有一定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