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教你妙用好词

技巧一:妙用动词

在描绘景物、刻画人物的时候,若能恰当精妙地使用新鲜传神、富有情趣、具有形象性的动词,将动作分解,把动作细化,描写出动作的全过程,就能使文章语言变得生动起来,从而使整篇文章大放异彩。

1.用动词描写具体的动作

精彩示范一

他越跑越快,快要接近跳高架时,突然左脚猛地一蹬,右腿同时用力向上一抬,身子腾空而起,轻捷地掠过了横杆。

名师点评

在这句话中,“跑”“蹬”“抬”“掠过”准确、生动地写出了一个男生跳高时的一连串动作。这些动词都是值得同学们学习、积累的好词。

精彩示范二

“连草木也来欺我、辱我!”我生气地拉住树枝,用力把它折断,丢在地上用脚猛踩,以此出气。但其他许许多多柳枝仍在微风中摇荡,似乎在嘲弄我,我怒气上升,像狮子一样扑过去向柳树干狠击一掌。

名师点评

这段话中作者用一系列具体的动词,将“我”生气时的状态精妙、准确地展现了出来,使“我”当时的情状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2.用动词写出变化

精彩示范一

轮到我表演了,我心里确实有点紧张,脸上冒出冷汗,但我还是尽量给自己壮胆。

名师点评

在这句话中,“冒出冷汗”“壮胆”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我”登台表演时的心理变化过程。

精彩示范二

她打开玩具柜,拉出一个又一个玩具,客厅变成玩具厂了。接着,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拆开所有的包装袋,拿起一个玩具就拆。我有点着急了,说:“你一会儿能收好吗?”“可以。”她回答。

名师点评

这段话中的“打开” “拉” “拆”等动词,将表妹的野蛮动作写得真实有趣,给读者呈现了一个逼真的“超级破坏分子”的形象。

技巧二:妙用形容词

在描写事物、刻画人物时,若能恰当地运用丰富、细腻、鲜活、传神的形容词,就能使笔下的事物和人物具有与众不同的神韵和灵性。文章读起来才不会千篇一律、乏味、呆板,而是充满灵动的新鲜感。

1.用形容词描写缤纷的色彩

精彩示范一

六角形的钟面上,有一层又明又亮的薄玻璃,里面是一个漆黑的钟盘,钟盘上面镶着12个金光闪闪的阿拉伯数字,两根雪白的指针一大一小,形状像两个被拉长的葫芦,真是美丽极了。

名师点评

这句话并不是通过“黑”“黄”“白”来简单地交代事物的颜色,而是成功地运用形容词“漆黑”“金光闪闪”“雪白”,分别将钟盘、钟盘上的数字以及指针的色彩细腻、鲜明地描绘出来,给人更强烈的视觉效果。

精彩示范二

太阳给洞庭湖的青草、绿树镀了一层金粉,洞庭湖看起来金灿灿、黄澄澄的,仿佛童话里那放射霞光的宝岛。

名师点评

这句话中的“青”和“绿”有层次地区分了草和树的色彩,“金灿灿”和“黄澄澄”则将色彩完美地展现了出来,更突出了洞庭湖的美。

2.用形容词描写事物的形状

精彩示范一

昙花那粗长的雌蕊,似千手观音的手伸出花外,独具风姿。

名师点评

形容词“粗长”同时抓住了昙花雌蕊“粗”和“长”的两个形状特征,用词准确。

精彩示范二

到了七月,枣长大了,开始变红了。它们好像麻雀蛋,圆滚滚的,硬邦邦的。

名师点评

“圆滚滚”既写出了枣的本来形状——圆滚滚的而不是椭圆的,又突出了枣的可爱、可口,可谓用词准确、形象。

3.用形容词描写事物的性质

精彩示范一

这是一尊老人雕像,他那饱经风霜的瘦削的脸上刻满了皱纹,眼窝深陷,刚毅的嘴唇紧闭着,头发灰白稀疏却梳理得十分整齐。

名师点评

这句话中的形容词“饱经风霜”“瘦削”与“刚毅”将老人雕像的形象细致、生动地刻画了出来。这里不只单纯地交代出雕像的外貌,还透过外貌将人物的内心特质传达了出来。

精彩示范二

黄河像一条弯曲盘卷的巨龙,跳跃着,翻滚着,流入浩瀚的渤海。黄河是任性的,骄纵的,狂野的,简直像一头横冲直撞的饥饿猛兽。

名师点评

这段话运用了拟人手法,通过形容词“任性”“骄纵”“狂野”,把黄河奔放的性质传神、形象地表达了出来。

4.用形容词描写事物的状态

精彩示范一

水仙那修长的叶子,娇嫩嫩、湿润润、绿莹莹,仿佛是百花女神发出的春天的令箭。

名师点评

这句话中的形容词“娇嫩嫩”“湿润润”,将水仙叶子娇嫩欲滴的状态形象地表达了出来。

精彩示范二

崖顶有两棵笔直挺拔的塔松,又高又尖,好似两枚将飞入太空的火箭。

名师点评

这句话中的形容词“笔直挺拔”“又高又尖”,准确地勾勒出塔松的外形特征。

技巧三:妙用拟声词

在修饰某个动作发出的声音时,若能运用准确、传神的拟声词,不仅可以使动作充满活力,还能将动作背后的情状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使文章产生意想不到的活泼效果。

精彩示范一

我把墨水倒在鞋刷子上,然后拿起爸爸的皮鞋,“唰唰唰”越擦越欢,我美滋滋地想:爸爸准会表扬我。

名师点评

这句话中的拟声词“唰唰唰”,不仅将擦鞋的声音准确地表达了出来,还将作者当时欢快、喜悦的心情传达了出来。

精彩示范二

这个调皮鬼,一读起课文来就像在战场上打机关枪,“突突突”,一会儿就完了,倒是快,可丝毫没有节奏感。

名师点评

这里的拟声词“突突突”并非实指读书声,而是抓住了“调皮鬼”读书的“快”和“丝毫没有节奏感”,很传神地向读者展现了“调皮鬼”的性格。

技巧四:妙用成语

在描绘景物、描写事物、刻画人物的时候,如果能够运用概括力强、富有韵律美、极具历史文化感的成语,就可使文章变得精练简洁,富有优美的旋律感,同时又能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1.运用成语写出言简意赅的语言

精彩示范一

满载着沉重货物的货车像一头老弱的黄牛一样吃力地行驶在公路上,沉重的货物让它不堪重负。

名师点评

货车不是人,对它的“吃力”无法进行动作、心理描写,想要具体地写出货车吃力的情态很难。这句话中的成语“不堪重负”将货车“吃力”的具体情态高度概括了出来,简洁而不空洞。

精彩示范二

兰花盛开了,那花朵似乎是白玉雕成的,在碧莹莹的绿叶烘托下,看上去是那样素洁高雅、纤尘不染。

名师点评

这句话通过成语“纤尘不染”将兰花的高雅气质言简意赅地表达了出来,概括得准确、精练。

2.运用成语写出错落有致的句式

精彩示范一

翠绿的荷叶丛中,一朵朵亭亭玉立的荷花,像一个个披着轻纱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含笑伫立,娇羞欲语,嫩蕊凝珠,盈盈欲滴,清香阵阵,沁人心脾。

名师点评

这句话的前半部分主要采用长短句,其中穿插了一个成语“亭亭玉立”,使句式显得错落有致而不凌乱;这句话的后半部分中,四字短语和成语交替运用,读起来很合节拍,富有韵律感。

精彩示范二

爷爷打拳打得非常好,拳似流星,眼似电,身如蛇行,腿似钻;动则雷霆万钧,静则稳如泰山。

名师点评

这句话用成语“雷霆万钧”和“稳如泰山”收尾,很是压得住阵脚,更突出了爷爷打拳打得非常好。

3.运用成语增加文化底蕴

精彩示范一

我眼前浮现出海陵上空的滚滚狼烟、猎猎战旗,我们的祖先为了捍卫自己的领土、抵御外侮,他们日夜守卫,浴血奋战……我耳边回响着震天的战鼓声、喊杀声和马蹄声,这声音撼天动地,荡气回肠。我的眼睛湿润了,是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名师点评

“浴血奋战”“撼天动地”和“荡气回肠”都是具有历史厚重感的成语,很符合本段所描写的氛围,增添了语段的气势,为语段增色不少。

精彩示范二

船驶入西陵峡,宽广的江面一下子就被两岸连绵的山峦逼得很窄了。江水湍急汹涌,好像并不甘心就这样被大山束缚,想要获得自由似的。于是,它用尽全力向前奔腾,其气势惊心动魄。

名师点评

“湍急汹涌”“惊心动魄”两个成语写出了江水追求自由、气势磅礴的壮美。“江水并不甘心就这样被大山束缚,想要获得自由似的”,这种拟人手法把湍急的江水刻画得更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