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四章过关检测训练及答案解析(文件编号:21031110)

关注微信公众号:cc518xxzl 可免费领取本资料word完整版!

简介: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四章过关检测训练及答案解析

第四章过关检测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多选)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均可产生的变异是(  )。

A.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导致基因突变

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D.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解析: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仅发生在减Ⅰ过程中;有丝分裂间期和减Ⅰ的间期DNA复制过程中均可发生基因突变;C、D两项中导致的染色体结构、数目变异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发生。

答案:ACD

                   

2.已知病毒的核酸有双链DNA、单链DNA、双链RNA和单链RNA四种类型。现发现了一种新病毒,要确定其核酸属于上述哪一种类型,应该(  )。

A.分析碱基类型,确定碱基比率

B.分析碱基类型,分析核糖类型

C.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碱基类型

D.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核糖类型

解析:确定DNA或RNA,可分析碱基和五碳糖(有U或核糖者为RNA;有T或脱氧核糖者为DNA);确定单链或双链可分析其中各种碱基所占的比率:若A与T或U相等,C与G相等,则为双链(当然也有可能是单链);若不相等则为单链。如果分析氨基酸组成,则不能区分核酸类型。

答案:A

3.下列是关于32P标记噬菌体侵染无标记大肠杆菌实验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与肺炎球菌转化实验相同,都是根据遗传物质具有控制性状的特性而设计的

B.在沉淀物中放射性很高,说明RNA是遗传物质

C.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蛋白质和DNA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D.所使用的噬菌体,必须是接种在含32P的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再释放出来的

解析:A项错:肺炎球菌转化实验根据遗传物质具有控制性状的特性而设计,而32P标记噬菌体侵染无标记大肠杆菌实验根据遗传物质在亲子代之间可以传递的特性而设计。B项错:在沉淀物中放射性很高,说明DNA是遗传物质。C项错:搅拌和离心的目的是把噬菌体或噬菌体未侵入大肠杆菌的部分与大肠杆菌分开。D项对: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无独立生活能力,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被标记的宿主细胞培养噬菌体。

答案:D

4.人的前额V形发尖与平发际是由常染色体上单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见下图)。约翰是平发际,他的父母亲都是V形发尖。约翰的父母生一个平发际女孩的概率是(  )。

 

A.1/4 B.1/2 C.1/16 D.1/8

解析:父母都是V形发尖,孩子是平发际,说明V形发尖为显性,且父母都是杂合子。该夫妇再生一个平发际女孩的概率为1/4×1/2=1/8。

答案:D

5.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

B.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C.纯合子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D.同胞兄妹间的遗传差异与父母基因重组有关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基因重组是指生物在有性生殖过程中,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主要是指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和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可遗传变异主要是基因重组。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答案:C

6.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碱基数为n,则下列有关结构数目正确的是(  )。

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

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3m-2n)/2

③一条链中A+T的数值为n

④G的数量为m-n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1分子脱氧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脱氧核糖、1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故四者的数目相同,①正确;双链DNA分子中A=T,C=G,A+C=T+G=总数/2。又因为总碱基数=m,A=n,所以T=A=n,C=G=m/2-n,故④错;因为A—T之间有2个氢键,C—G间有3个氢键,所以碱基间的氢键数为2n+3(m/2-n)=(3m-2n)/2,故②对;因为双链DNA分子中,A=n,所以T=n,所以A+T=2n。因为一条链中A+T=另一条链中的T+A,所以一条链中的A+T的数值=双链DNA中A+T数值的1/2=n,故③对。

答案:D

7.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  )。

A.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

B.含有腺嘌呤20个

C.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

D.碱基排列方式4200

解析:DNA分子每条链的其中一端含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另一条链上A∶T∶G∶C=2∶1∶4∶3,所以DNA分子中A∶T∶G∶C=3∶3∶7∶7,其中腺嘌呤有200×3/20=30个;碱基排列方式有4100种。

答案:C

8.下列关于DNA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由一个DNA分子复制形成的两个子代DNA分子的分离往往与着丝点分裂同时发生

C.双链DNA分子中,若一条链上(A+T)/(G+C)=b,则另一条链上一定有(A+T)/(G+C)=b

D.DNA分子复制是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的过程

解析:DNA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构成,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时需要DNA聚合酶的作用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

答案:D

9.基因型为AaXBXb个体产生的一个卵细胞,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下图(①、②代表X染色体),该卵细胞产生过程中(  )。

 

A.卵母细胞未能进行染色体复制

B.初级卵母细胞同源染色体未能联会

C.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关同源染色体未能分开

D.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染色体组成与其都相同

解析: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发生在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初级卵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正常;由于卵细胞中含B和b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未分开,导致卵细胞中含有B和b的等位基因;基因型为AaXBXb的个体产生的卵细胞为aXBXb,次级卵母细胞基因型为aaXBXBXbXb,另外两个极体基因型为A,与该卵细胞同时形成的极体基因型为aXBXb

答案:C

10.下列哪项不是DNA复制所必需的?(  )

A.模板DNA

B.A、T、C、G 4种游离的碱基

C.ATP

D.DNA解旋酶

解析:DNA复制所需要的原料是4种脱氧核苷酸而不是4种碱基。

答案:B

11.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以下变化可能发生于同一时期的是(  )。

A.染色体数目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B.DNA分子的复制和转录形成RNA

C.着丝点的分裂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形成

解析: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单体形成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DNA分子的复制和转录形成RNA均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因此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是不会出现的;细胞板形成于有丝分裂的末期,纺锤体形成于有丝分裂的前期。

答案:B

12.大肠杆菌的某基因有180个碱基对,由于受到X射线的辐射少了一个碱基对。此时,由它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与原来的蛋白质比较,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59个氨基酸,且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没有改变

B.59个氨基酸,且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有改变

C.60个氨基酸,但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有改变

D.少于59个氨基酸,且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有改变

解析:基因中缺失了一个碱基对,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一定比原来的要减少,氨基酸的顺序可能发生变化,也可能不发生变化。

答案:C

13.下图是雌性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情况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图可知雌性激素相应的受体在细胞内

B.雌性激素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C.该“激素—受体”复合体能直接影响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D.雌性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形成“激素—受体”复合体,穿过两层膜并作用于核内DNA

解析:由图可知,雌性激素的受体位于细胞质基质中。雌性激素与受体蛋白结合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并影响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雌性激素的本质是脂质,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

答案:D

14.一般情况下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  )。

A.相同的DNA复制后可能形成不同的DNA

B.一个DNA分子转录出不同的RNA

C.相同的氨基酸都由相同的密码子决定

D.相同的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

解析:由于DNA复制时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因此相同的DNA复制后可能形成不同的DNA;一个分子上有很多基因,但基因在表达时是选择性表达,在不同细胞中可转录出不同的RNA,从而使不同细胞合成出不同的蛋白质;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同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可以不同;氨基酸共20种,而tRNA共61种,因此,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而一种氨基酸可由几种不同的tRNA携带和转运。

答案:C

15.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5次后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  )。

A.1/4 B.1/8 C.1/16 D.1/32

解析: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复制5次,形成32个DNA分子,其中被标记的有2个。

答案:C

16.下图代表人体胰岛细胞中发生的某一过程(AA代表氨基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提供模板的是DNA

B.该过程合成的产物一定是酶或激素

C.有多少个密码子,就有多少个tRNA与之对应

D.该过程有水产生

解析:该过程表示翻译,模板为mRNA,产物为蛋白质(可以是酶、胰岛素或结构蛋白等),氨基酸的脱水缩合会产生水。终止密码没有对应的tRNA。

答案:D

17.下面是有关果蝇的培养记录,通过本实验说明(  )。

海拔高度

温度

突变率(每一百万个个体中)

5 000 m

19 ℃

0.23

5 000 m

25 ℃

0.63

3 000 m

19 ℃

0.21

3 000 m

25 ℃

0.63

 

A.果蝇的突变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而引起的

B.果蝇的突变率与培养地点所处的海拔高度有关

C.果蝇在25 ℃时突变率最高

D.果蝇的突变率与培养温度有关

解析:在相同海拔高度不同温度条件下,突变率存在显著差异。在同一温度不同海拔高度条件下,突变率差异不显著,说明果蝇的突变率与培养温度有关,而与培养地点所处的海拔高度无关。

答案:D

18.1981年底,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标志着我国具有人工合成核酸的能力,下列各试管通过人工合成产物,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④,②③产物分别相同

B.①④,②③生理过程不同

C.①②③④的进行都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

D.每个生物都必须要进行①②③④所有生理过程

解析:①中DNA为模板,原料为脱氧核苷酸,所以为DNA复制,产物为DNA;②中加入DNA为模板,原料为核糖核苷酸,所以为转录,产物为RNA;③中加入RNA为模板,原料为核糖核苷酸,所以为RNA复制,产物为RNA;④中加入RNA为模板,原料为脱氧核苷酸,所以产物为DNA,为逆转录,只发生在有逆转录酶的生物中。

答案:D

19.下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结构示意图,共由1 000对脱氧核苷酸组成,其中碱基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四章过关检测训练及答案解析(文件编号:21031110)

 

A.该基因一定存在于细胞核内染色体DNA上

B.该基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上(C+G)/(A+T)为3∶2

C.DNA解旋酶只作用于①部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作用于②部位

D.该基因复制3次,则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2 800个

解析:题图中无法看出该基因一定来自细胞核。因A占20%,所以(A+T)占40%,(C+G)占60%,(C+G)/(A+T)为3∶2,该比值在整个基因或其中的一条链上均相同。解旋酶作用于碱基对之间的氢键(②),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于每条链上相邻的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①)。该基因的鸟嘌呤数量为600(因鸟嘌呤和腺嘌呤之和为1 000——全部碱基的1/2),所以复制3次需要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23-1)×600=4 200个。

答案:B

20.图中①和②表示某精原细胞中的一段DNA分子,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和②所在的染色体都来自父方

B.③和④的形成是由于染色体易位

C.③和④上的非等位基因可能会发生重新组合

D.③和④形成后,立即被平均分配到两个精细胞中

解析:图中①和②表示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图中③和④表示交叉互换过程,其上的非等位基因可能会发生重新组合,是基因重组的一种,不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易位;③和④形成后,发生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会被平均分配到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

答案:C

21.(多选)下图为原核细胞中转录、翻译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四章过关检测训练及答案解析(文件编号:21031110)

 

A.图中表示4条多肽链正在合成

B.转录尚未结束,翻译即已开始

C.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翻译

D.一个基因在短时间内可表达出多条多肽链

解析:图示表明转录可多点进行,转录尚未结束,翻译即已开始。翻译时,每个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每个核糖体均可以同时合成一条多肽链,这样可有效提高基因表达的效率。

答案:BD

22.(多选)下图为人类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Ⅱ4为患者,则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该病一定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Ⅱ3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

C.若Ⅰ2不携带致病基因,则Ⅰ1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2个致病基因

D.若Ⅰ2携带致病基因,则Ⅰ1和Ⅰ2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

解析:对该病可以排除细胞质遗传和伴Y染色体遗传两种遗传方式,可以确定为隐性遗传。但不能确定基因是在常染色体还是在X染色体上:假设为常染色体遗传,(Ⅰ1)Aa×(Ⅰ2)Aa→(Ⅱ4)aa可以发生;假设为伴X染色体遗传,(Ⅰ1)XAXa×(Ⅰ2)XAY→(Ⅱ4)XaY可以发生。假设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Ⅱ3是携带者的概率为2/3。若Ⅰ2不携带致病基因,该病一定为伴X隐性遗传,Ⅰ1的基因型为XAXa,其一个初级卵母细胞所含的基因为XAXAXaXa,含2个致病基因。若Ⅰ2携带致病基因,该病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Ⅰ1和Ⅰ2的基因型均为Aa,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aa(患病)××Y(男孩)=1/8。

答案:CD

23.某致病基因h位于X染色体上,该基因和正常基因H中的某一特定序列经BclⅠ酶切后,可产生大小不同的片段(如图1,bp表示碱基对),据此可进行基因诊断。图2为某家庭该病的遗传系谱。

 

图1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四章过关检测训练及答案解析(文件编号:21031110)

 

图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h基因特定序列中BclⅠ酶切位点的消失是碱基序列改变的结果

B.Ⅱ1的基因诊断中只出现142 bp片段,其致病基因来自母亲

C.Ⅱ2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 bp、99 bp和43 bp三个片段,其基因型为XHXh

D.Ⅱ3的丈夫表现型正常,其儿子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 bp片段的概率为1/2

解析:图1显示:这个过程的基因突变是改变了H基因的特定序列,使BclⅠ酶切位点消失。因为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Ⅱ1的父亲与母亲都正常,所以Ⅱ1的致病基因来自其母亲,其父母的基因型分别为XHY、XHXh。Ⅱ2表现为正常女性,出现了142 bp、99 bp、43 bp三个片段,其基因型应为XHXh,Ⅱ3的基因型为XHXH或XHXh,其丈夫表现正常,基因型为XHY,所生儿子基因型为XhY的概率为1/4。

答案:D

24.遗传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幼虫正常的培养温度为25 ℃,将孵化后4~7 d的长翅果蝇幼虫放在35~37 ℃的环境中处理6~24 h后,得到了一些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酶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

B.翅的发育需要经过酶的催化反应

C.温度改变了基因的结构

D.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解析:此温度变化不会改变基因的结构。

答案:C

25.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①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

B.过程②可以取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

C.过程③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D.图中筛选过程不改变抗病基因频率

解析:以育种方法为背景,综合考查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过程①的自交代数越多,杂合高蔓抗病的比例越少,纯合高蔓抗病的比例越高。过程②可以任取F1植株的适宜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过程③由高度分化的叶肉细胞培养成为转基因植株,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图中人为保留抗病植株,筛选掉感病植株,会提高抗病基因频率。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

26.(8分)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下图表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增殖过程及利用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来制备该病毒的疫苗的流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四章过关检测训练及答案解析(文件编号:21031110)

 

(1)图中过程②表示遗传信息的    ,过程①形成的RNA与过程③形成的病毒RNA的区别是         。 

(2)实现过程④除需要原料、模板、ATP外,还需要     酶的催化。过程⑤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必须使用的工具酶有 。 

(3)为了检测鸡胚细胞中的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可用                作为探针进行分子杂交。 

解析:(1)②表示翻译过程,病毒RNA为单链结构;以病毒RNA为模板复制(①过程)出的RNA与病毒RNA具有不同的碱基序列或核糖核苷酸序列。(2)④过程表示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必须使用的工具酶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3)作为检测mRNA的探针分子应该为能与mRNA碱基互补配对且被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标记的核酸分子即血球凝集素基因。

答案:(1)翻译 碱基序列不同(答案合理即可) (2)逆转录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 (3)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标记的血球凝集素基因

27.(10分)下图表示鳄梨果实成熟时乙烯引起纤维素酶的形成。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四章过关检测训练及答案解析(文件编号:21031110)

 

(1)乙烯诱导纤维素酶形成是通过直接调节基因表达的   过程而实现的。  

(2)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②进入细胞质需要通过    (填结构)。  

(3)纤维素酶在[ ]    中合成,随后在    加工,最后又经[ ]      加工和包装。  

(4)在①~⑤中,哪些参与了生物膜系统成分的形成?    。 

(5)该图表明基因控制果实成熟是通过控制          过程而实现的。 

答案:(1)转录 (2)脱氧核苷酸 核孔 (3)③ 核糖体 内质网 ⑤ 高尔基体 (4)③④⑤ (5)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28.(16分)下图中甲、乙是两个家族系谱图,乙家族患色盲(B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四章过关检测训练及答案解析(文件编号:21031110)b)。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四章过关检测训练及答案解析(文件编号:21031110)

 

(1)图甲中的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是    性遗传。 

(2)图甲中Ⅲ8与Ⅲ7为异卵双生(由不同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则Ⅲ8表现型是否一定正常?   ,原因是         。 

(3)图乙中Ⅰ1的基因型是    ,Ⅰ2的基因型是    。 

(4)若图甲中的Ⅲ8与图乙中的Ⅲ5结婚,则他们生下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是    。 

(5)若图甲中Ⅲ9是先天智力障碍,则其可能是由染色体组成为    的卵细胞和    的精子受精发育而来,这种可遗传变异称为    。 

解析:(1)根据Ⅰ1、Ⅰ2与Ⅱ5,即两个患病的双亲生出一个正常的女儿,可确定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Ⅲ8个体不一定正常,其原因是基因型可为Aa(患病),也可为aa(正常)。(3)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图乙中Ⅲ5个体一个隐性基因来自Ⅱ4,Ⅱ4的这个基因则来自Ⅰ1,所以Ⅰ1的基因型为XBXb,而Ⅰ2正常,其基因型应为XBY。(4)图甲中Ⅲ8的基因型为1/2aaXBY或1/2AaXBY,图乙中Ⅲ5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生下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1/2×1/2×1/2=1/8。(5)先天智力障碍即为21三体综合征,可能的染色体组成是23A+X的卵细胞和22A+X的精子结合发育而成,也可能是23A+X的精子和22A+X的卵细胞结合发育而成,这属于染色体变异。

答案:(1)常 显 (2)不一定 基因型有两种可能

(3)XBXb XBY (4)1/8 (5)23A+X 22A+X(或22A+X 23A+X) 染色体变异

29.(16分)在一个常规饲养的实验小鼠封闭种群中,偶然发现几只小鼠在出生第二周后开始脱毛,以后终生保持无毛状态。为了解该性状的遗传方式,研究者设置了6组小鼠交配组合,统计相同时间段内的繁殖结果如下。

组合编号

交配组合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四章过关检测训练及答案解析(文件编号:21031110)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四章过关检测训练及答案解析(文件编号:21031110)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四章过关检测训练及答案解析(文件编号:21031110)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四章过关检测训练及答案解析(文件编号:21031110)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四章过关检测训练及答案解析(文件编号:21031110)

 

产仔次数

6

6

17

4

6

6

子代小鼠

总数(只)

脱毛

9

20

29

11

0

0

有毛

12

27

110

0

13

40

 

注: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四章过关检测训练及答案解析(文件编号:21031110)

纯合脱毛♀,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四章过关检测训练及答案解析(文件编号:21031110)

纯合脱毛♂,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四章过关检测训练及答案解析(文件编号:21031110)

纯合有毛♀,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四章过关检测训练及答案解析(文件编号:21031110)

纯合有毛♂,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四章过关检测训练及答案解析(文件编号:21031110)

杂合♀,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四章过关检测训练及答案解析(文件编号:21031110)

杂合♂

(1)已知Ⅰ、Ⅱ组子代中脱毛、有毛性状均不存在性别差异,说明相关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2)Ⅲ组的繁殖结果表明脱毛、有毛性状是由    基因控制的,相关基因的遗传符合    定律。 

(3)Ⅳ组的繁殖结果说明,小鼠表现出的脱毛性状不是    影响的结果。 

(4)在封闭小种群中,偶然出现的基因突变属于   。此种群中同时出现几只脱毛小鼠的条件是           。 

(5)测序结果表明,突变基因序列模板链中的1个G突变为A,推测密码子发生的变化是    (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由GGA变为AGA

b.由CGA变为GGA

c.由AGA变为UGA

d.由CGA变为UGA

(6)研究发现,突变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小于突变前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推测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蛋白质合成    。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蛋白质会使甲状腺激素受体的功能下降,据此推测脱毛小鼠细胞的    下降,这就可以解释表中数据显示的雌性脱毛小鼠    的原因。 

解析:(1)因为Ⅰ、Ⅱ组子代中脱毛、有毛性状不存在性别差异,所以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Ⅲ组子代产生性状分离,且比例接近1∶3,符合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分离定律。

(3)Ⅳ组中脱毛纯合个体雌雄交配,后代都为脱毛小鼠。若脱毛性状是由环境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后代应该出现有毛小鼠

(4)偶然发出现的基因突变为自发(或自然)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低频性,所以只有种群的突变基因的频率足够高时才可能同时出现几只脱毛小鼠。

(5)模板链中G突变为A,在mRNA中应该是C突变为U,只有d项符合题意。

(6)由题中“突变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小于突变前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说明蛋白质所含的氨基酸数量减少,其原因是蛋白质翻译过程提前终止。甲状腺激素受体功能下降,则甲状腺激素不能再作用于细胞,导致小鼠细胞新陈代谢速率下降,从而使得脱毛雌鼠产仔率明显低于有毛雌鼠。

答案:(1)常

(2)一对等位 孟德尔分离

(3)环境因素

(4)自发/自然突变 突变基因的频率足够高

(5)d

(6)提前终止 代谢速率 产仔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