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最美的七个比喻

鲁迅的语言具有独特的魅力 ,而他作品中的比喻更是让人印象深刻,我从他的作品中,挑选出一些,与大家共享。鲁迅讨厌十景病,为他老人家高兴,我就找七个,一个中国人不大常用的数字。出于我的喜好,给它们排个座位,依照由低到高。如果不同意,你也来一份私家定制的榜单。

TOP7

《野草·腊叶》

这使我记起去年的深秋。繁霜夜降,木叶多半凋零,庭前的一株小小的枫树也变成红色了。我曾绕树徘徊,细看叶片的颜色,当它青葱的时候是从没有这么注意的。它也并非全树通红,最多的是浅绛,有几片则在绯红地上,还带着几团浓绿。一片独有一点蛀孔,镶着乌黑的花边,在红、黄和绿的斑驳中,明眸似的向人凝视。我自念:这是病叶呵!便将它摘了下来,夹在刚才买到的《雁门集》里。大概是愿使这将坠的被蚀而斑斓的颜色,暂得保存,不即与群叶一同飘散罢。

在色彩斑斓映衬下,把虫子蛀蚀的洞空比作明亮的眼睛,病态的残缺和健康的优越形成巨大反差,让人在错愕中品味它独特的美感。钱理群曾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谈论《腊叶》,尤其是这个比喻,感兴趣的可以找过来看。

TOP6

《野草·复仇》

路人们从四面奔来,密密层层地,如槐蚕爬上墙壁,如蚂蚁要扛鲞头。衣服都漂亮,手倒空的。然而从四面奔来,而且拼命地伸出脖子,要赏鉴这拥抱或杀戮。他们已经预觉着事后的自己的舌上的汗或血的鲜味。

这种比喻,写出路人数量之多,聚集之密,关注之切,而槐蚕爬上墙壁是为了啮噬叶片,蚂蚁扛鲞头也是为了糊口,两者都出于生存本能。与下句“拼命地伸出脖子”相扣连,“赏鉴这拥抱或杀戮”,凸显路人愚昧、嗜血、残忍

TOP5

《呐喊·药》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 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

鲁迅对看客的痛斥和批判是一以贯之的,始于《呐喊·自序》 ,成为他弃医从文的一个重要转折,之后在小说《药》、《阿Q正传》、《示众》,以及散文诗《复仇》等都有体现。此比喻写出看客的麻木、残忍、冷酷。

TOP4

《彷徨·孤独者》

我快步走着,仿佛要从一种沉重的东西中冲出,但是不能够。耳朵中有什么挣扎着,久之,久之,终于挣扎出来了,隐约像是长嗥,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

此处的狼,尤其凄烈的嗥叫,更多让读者想起魏连殳的孤独苦闷。狼的形象虽然不佳,但以此来写魏连殳还是恰当的。鲁迅另一处把人写作狼,是在阿Q赴刑场时,从围观的群众中看到狼一样贪婪而凶残的眼睛。

TOP3

《呐喊·药》

西关外靠着城根的地面,本是一块官地;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迭迭,宛然阔人家里祝寿的馒头。

把丛丛穷人坟墓比作阔人家祝寿的馒头,反讽效果也让人惊骇,不由思考阔人为何阔,穷人为何穷?

TOP2

《呐喊·自序》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以铁屋子比当时的中国,画出中国的封闭沉闷而坚固难摧,足令鲁迅等先觉者绝望。这种为现代中国状态的生动刻画,可与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洞喻,韦伯“理性的铁笼”,《宽容·序言》中的无知山谷,共同让我们见识到国家、制度、理智诸方面的蒙昧结出的苦涩果实。

文学批评家李殴梵的著作《铁屋中的呐喊》,得名就来源于此喻。

TOP1

《坟·灯下漫笔》

因此我们在目前,还可以亲见各式各样的筵宴,有烧烤,有翅席,有便饭,有西餐。但茅檐下也有淡饭,路傍也有残羹,野上也有饿莩;有吃烧烤的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不知道而赞颂者是可恕的,否则,此辈当得永远的诅咒。

这两个比喻可谓惊世骇俗,对中国古文明的攻击,对残酷而陈腐旧中国的痛斥鞭挞,真可谓莫出其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