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镜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低;物镜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高。

2.若洋葱外表皮细胞颜色较浅,则可调亮光源,使液泡更清晰。

3.光圈、放大倍数都会影响显微镜视野的明亮程度:光圈越大,放大倍数越小,则视野越亮。

4.字母“b”在光学显微镜下呈现“p”。

5.低倍镜换高倍镜观察时,需先升高镜筒,以免压碎盖玻片。

6.某正常分裂中的细胞如果含有两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不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

7.某一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同源染色体正在移向两极,同时细胞质也在进行均等的分配,则该细胞一定是初级精母细胞。

8.将精原细胞所有的DNA分子用32P标记后在31P的培养基中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继续进行减数分裂后产生8个精子,含有32P标记的占1/2。

9.减数分裂过程中,当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交叉现象时,片段互换已经发生。

10.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定会发生交叉互换。

1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核DNA与染色体数目之比为2的时期包括G2期、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间期、前期与中期。

12.基因型同为Aa的雌雄个体,产生的含A的精子与含a的卵细胞的数目之比为1:1。

13.某二倍体生物在细胞分裂后期含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14.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某种变化,使得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分别为A和a,则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这种变化可能是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

15.在正常情况下,同时含有2条X染色体的细胞一定不可能出现在雄性个体中。

16.二倍体生物的有丝分裂过程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但是四分体的数目为0。

17.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发现细胞质均匀分配,则此细胞一定来源于雄性动物体内。18.在具有有性染色体的生物中,排除环境和染色体数目对生物性别的影响,如果所有的染色体在大小形态上一一对应,则此个体一定为雌性。

19.DNA不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但一切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20.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同位素标记是一种基本的技术。在侵染实验前首先要获得同时含有32P与35S标记的噬菌体。

21.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前,用分别含有32P与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从而让噬菌体带上放射性标记。

2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不仅直接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也直接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3.人的遗传物质含有4种碱基,细菌的遗传物质可能为DNA或RNA,烟草的遗传物质为RNA。人体内的核酸含有8种核苷酸,TMV含4种核苷酸,噬菌体含4种核苷酸。人体内的遗传物质含4种核苷酸。

24.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结果复制出来的绝大多数噬菌体没有放射性。

25.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成的长链是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26.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都连接两个磷酸基团。

27.每个DNA分子上的碱基排列顺序是一定的,其中蕴含了遗传信息,从而保持了物种的遗传特性。

28.已知某双链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C)/(T+G)=0.25,(A+T)/(G+C)=0.25,则同样是这两个比例在该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中的比例为4与0.25,在整个DNA分子中是1与0.25。

29.一条不含32P标记的双链DNA分子,在含有32P的脱氧核苷酸原料中经过n次复制后,形成的DNA分子中含有32P的为2n-2。

30.把培养在轻氮(14N)中的大肠杆菌,转移到含有重氮(15N)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分裂一次后,再放回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又分裂一次,此时每个大肠杆菌细胞中的DNA是1/2轻氮型,1/2中间型。

31.DNA的复制和转录,都需要专门的解旋酶参与。

32.转录过程中,只存在A-U配对,而不会出现A-T配对。

33.一条DNA与RNA的杂交分子,其DNA单链含A、T、G、C 4种碱基,则该杂交分子中共含有核苷酸8种,碱基5种;在非人为控制条件下,该杂交分子一定是在转录的过程中形成的。

34.基因是有遗传效果的DNA片段,基因对性状的决定都是通过基因控制结构蛋白的合成实现的。

35.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性状是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之一。

36.人体细胞中某基因的碱基对数为N,则由其转录成的mRNA的碱基数等于N,由其翻译形成的多肽的氨基酸数目等于N/3。

37.酶的产生都需要经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38.转运RNA与mRNA的基本单位相同,但前者是双链,后者是单链,且转运RNA是由三个碱基组成的。

39.某细胞中,所有的mRNA在还未完成转录时,已有核糖体与之结合,并翻译合成蛋白质,则该细胞一定不可能是真核细胞。

40.碱基间的互补配对现象可能发生在染色体、核糖体、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等结构中。

41.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中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翻译过程中不存在碱基互补配对。

42.人体的不同细胞中,mRNA种类存在差异,但tRNA种类没有差异;蛋白质种类存在差异,但是核基因种类没有差异。

43.一种氨基酸有多种密码子,一种密码子也可以决定不同的氨基酸。

44.真核细胞细胞核DNA的复制与转录分别发生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45.中心法则仅仅揭示了自然界中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而不能应用于所有生物。

46.人体中的大多数细胞,既会发生染色体的复制,又有转录与翻译过程。

47.决定细胞生物性状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而根本原因是DNA上的遗传信息。

48.在一个成年人的神经细胞中,只有转录与翻译过程,没有DNA的复制过程。

49.除病毒以外的所有生命体的遗传现象都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50.人类的所有遗传病都可用孟德尔定律进行遗传病分析。

51.遗传病是指可以遗传给后代的疾病

52.“选择放松”造成的有害基因的增大是有限的。

53.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或1:2:1,则该遗传可以是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

54.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出现3:1的比例,则这两对基因的遗传一定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55.一对等位基因(Aa)如果位于XY的同源区段,则这对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后代中的表现与性别无关。

56.对于XY型的性别决定的生物而言,雄性都是杂合子,雌性都是纯合子。

57.某一对等位基因(Aa)如果只位于X染色体上,Y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则该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58.基因分离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二次。

59.若含X染色体的隐性基因的雄配子具有致死效果,则自然界中找不到该隐性性状的雌性个体,但可以有雄性隐性性状个体的存在。

60.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了2个AB、2个ab的配子,则这两对等位基因一定不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61.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中表现型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理论比为6/16。

62.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果蝇,产生了一个AaaXb的精子,则与此同时产生的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Xb、Y、Y。

63.生物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决定的。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64.番茄的果皮颜色红色对黄色为显性,杂交实验结果是当红色♀×黄色♂时,果皮为红色,当黄色♀×红色♂时,果皮为黄色,此遗传现象最有可能为细胞质遗传。

65.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高,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低。

66.在遗传学的研究中,利用自交、测交、杂交等方法都能用来判断基因的显隐性。

67.让高杆抗病(DDTT)与矮杆不抗病(ddtt)的小麦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可从F2开始,选择矮杆抗病的类型连续自交,从后代中筛选出纯种的矮杆抗病品种。类似地,用白色长毛(AABB)与黑色短毛(aabb)的兔进行杂交得到F1,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F2,从F2开始,在每一代中选择黑色长毛雌雄兔进行交配,选择出纯种的黑色长毛兔新品种。

68.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均为紫花,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紫花与白花的分离比是9:7。据此推测,两个白花植株杂交,后代一定都是白花的。

69.果蝇X染色体的部分缺失可能会导致纯合致死效应,这种效应可能是完全致死的,也可能是部分致死的。一只雄果蝇由于辐射而导致产生的精子中的X染色体均是有缺失的。现将该雄果蝇与正常雌果蝇杂交得到F1,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2,F2中雌雄果蝇的比例为2:1。由此可推知,这种X染色体的缺失具有完全致死效应。

70.一对黑毛豚鼠,生了5只小豚鼠,其中3只是白色的,两只是黑色的,据此可判断,豚鼠毛色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

71.孟德尔利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通过测交的方法对遗传现象提出了合理的解释,然后通过自交等方法进行了证明。

72.生物体发生的可遗传变异一定能够遗传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