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映照式就是选取有显著差异的两组内容(可以是相反或相对的两个事物,也可以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反衬式组合。其基本模式为:开头(引出材料),中间(正面、反面材料),结尾(抒情、议论)。如林斤澜的《春风》,作者一开始持贬抑的态度。开篇就用北京人的话说“春脖子短”又举出北国春风带给人们的恶感,第六段突然笔锋一转,引出了北国春风的另一个方面,引出下文感情的变化,表达自己对北国春风的喜爱和怀念之情。这就是典型的对比映照式,通过前后的对比,凸显出北国春天的特点,突出了自己对北国春风的喜爱之情。

(一)对比的形式

1.对比式

在写作中,为了突出某一人物的高大,不妨写另一个渺小的人与之对比,这样,比只写某人的高风亮节给读者的印象更深。这种手法就是对比。对比就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这样有利于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比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将“莲”与“菊”、“牡丹”进行对比,更好地突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在记叙文写作中,无论写人、记事、状景,若能适当运用对比手法,就会大大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如,《风筝》中有的是环境的对比:“现在北京二月的肃杀寒冷”和“童年江南二月的热烈和温和”。这一对比增强了文章的浓烈的悲情和深重的无奈。有是人物的对比:小兄弟的弱小和“我”的强大。这一对比构成文章叙事的主体,也贯穿文章的始终。有的是时间的对比:这时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我”的前后变化,一是小兄弟的前后变化。“我”的变化是主要的方面,小兄弟的变化是次要的方面,但又是相辅相承,缺一不可的。

2.映衬法

映衬法就是把文章中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实与虚、刚与柔等放在一起进行描写,或者相互对比,或者相互映衬,使好的一方更好,坏的一方更坏,或者做到美与丑的统一,丑而不丑。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作者把美丽绝伦的少女艾斯梅拉达与奇丑无比的修道院撞钟人卡西莫多放在一块去写,在面貌上他们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是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都富有正义、富有感情,在心灵上他们是一样的美。另外,作者还在这篇小说中写了另外一个男人——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他风度翩翩、仪表非凡,但内心却阴险毒辣、卑鄙无耻,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是他害死了品行坚贞、宁死不屈、自尊自强的艾斯梅拉达;是他害死了忠心耿耿、纯真质朴、爱憎分明的卡西莫多,他的“恶”又与艾斯梅拉达和卡西莫多的善形成对比。这种对比映衬的结构方式,着力揭露和指责了教会的凶残和虚伪,深刻批判了封建专制下的法律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热情赞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美好品德,肯定了下层劳动人民英勇顽强的反抗斗争精神。

3.陪衬法

陪衬法源于中国传统画中的背面敷粉法。中国画中背面敷粉法是以绢为幅。作画时,在绢的背面涂上一层铅粉,以此来衬托正面的画迹,可使之更加鲜明、清晰。这种方法是指不用全力对作品所描写的事物作正面刻画,而是着力去写与其特征相反或相对的其他事物,互相映衬对照,从而使这一事物的特征鲜明突出的写作方法。运用背面敷粉法作文,不仅可以使事物的特征得以强化,更加鲜明突出,而且还可以在对比中使读者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该事物的认识和感觉,从而收到单纯正面描写所无法收到的艺术效果。运用背面敷粉法作文,要在特征相反或相应的事物间建立某种联系,即要有明显的对比意识。在事物间的对比一定要鲜明、强烈,要抓住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最显著特征来进行对比和衬托,这样才能使对照的效果更强烈,事物的特征更鲜明、突出。

陪衬法其实联想到侧面描写,就是不从正面去描写人物,而是从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中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描写方法。如,清人毛宗岗在评《三国志演义》时,认为这部小说经常采用衬托的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他在“群英会蒋干中计”这回的评语中写道:“文有正衬,有反衬。写鲁肃老实,以衬孔明之乖巧,为反衬也。写周瑜乖巧,以衬孔明之加倍乖巧,是正衬也。譬如写国色者,以丑女形之而美,不若以美女形之,而觉其更美;写虎将者,以懦夫形之而勇,不若以勇士形之,而觉其更勇。”

如《红楼梦》中人物形象众多,描写手法纷繁。“背面敷粉,注此写彼”就是其中很重要的叙述手法之一,也是作者在创作中使用的一种叙事策略。作品刻画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宝、黛、钗与丫鬟袭、晴以及王夫人、薛姨妈等人,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了这种描写手法。使用这种叙述手法的效果与影响力,比正面描写更胜一筹,人物性格更突出,其作用不容忽视。

任何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着、矛盾着而存在。衬托的方法正是辩证规律在艺术创造中的一种反映和应用。《艺概》的作者刘熙载说:“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知睹影知竿乃妙。”

(二)对比的位置

(1)开头对比

对比总起式即在开头把对立的人、事物或者同一人、同一事物的相反两个方面并列出来,形成鲜明的对照。对比手法开头,可以突出中心,加深读者对人物或事件的印象。

如:我有一个经常竖着大拇指夸我“精彩极了”的妈妈,还有一个经常皱着眉头训我“糟糕透了”的爸爸。正是有这两种极端的爱才让“我”常常在自信中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又如:有人喜爱艳丽多姿的桃花,有人喜爱娇艳富贵的牡丹花,“我”却喜爱傲霜斗雪的梅花。

(2)结尾对比

对比衬托法结尾时,把人物或事件的几个方面进行对比,使之更加鲜明突出。例如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您忠实的朋友,过去是个正派人,现在却成了伪证犯、小偷、盗尸犯、酒疯子、贿赂犯和讹诈犯的马克·吐温。”

文章结尾与开头一样,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而且没有固定的模式,以上提供的方法仅供参考,写作时要根据内容与中心的需要恰当运用,不能生搬硬套。

(3)中间对比

①神态描写的对比

神态是一个人性格的外现。性格乐观的人,脸上总有笑容;性格软弱的人,脸上常有阴云;性格古板的人,脸上写满了严肃……不同的神态放在一起,人物的个性差异便会显现出来。例如《陈奂生上城》中的女招待员,当她得知面前站着的陈奂生就是吴书记的汽车送来的,她笑得甜极了,软款款地寻话说。而当她看出陈奂生不是一个人物时,她不笑了,话也不甜了,露出一脸的冷若冰霜。作者对女招待员的神态描写着墨不多,却对比鲜明,而女招待员的势利形象也因此显现出来。

②语言描写的对比

古人说“言为心声”。一个人的话语反映了他的心理。对人物的语言进行对比描写,人物的性格、思想等会更加鲜明。如,在《变色龙》中,当奥楚蔑洛夫不知道那条狗的来历时说:“这条狗得打死才成。不许拖延!这多半是条疯狗。”而当人群里有人说那条狗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时,他立即对赫留金说:“难道它够得到你的手指头?它身子矮小,可是你,要知道,长得这么高大!”前后语言对比鲜明,富有个性,形象地揭示了奥楚蔑洛夫善变的性格和奴颜媚骨的形象。

③行为描写的对比

行为受思想支配,对人物的行为进行对比描写,可以反映出人物的个性特征、思想状态。例如《陈奂生上城》中有一段写道:“陈奂生不由自主地立刻在被窝里缩成一团,他知道自己身上不大干净,生怕弄脏了被子……”而当他得知自己住一晚花了五元钱后,他回到房间“心一横,便把提花枕巾捞起来干擦了一阵,然后衣服也不脱,就盖上被头困了,这一次再也不怕弄脏了什么”。前后行为的对比描写,深刻地揭示了陈奂生狭隘的个性。一个傻气、可笑的小农形象,在作者的笔下栩栩如生。

④细节方面的对比

细节最能传神。在细节上进行对比描写,往往能一滴水见海洋。例如《孔乙己》中,写孔乙己开始到咸亨酒店喝酒是“排”出九文大钱,而孔乙己最后一次让温一碗酒时,他是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排”含有一致摆开的意思,表现了孔乙己没钱却装阔气的迂腐性格;“摸”有从袋里搜索的意思,与前文“排”对比,鲜明地表现了孔乙己每况愈下的悲惨境地。这样的细节对比,简洁有力,生动传神,使得孔乙己的形象更加鲜明。

(三)举例及点评

名作欣赏

绿色的梦

钟慧英

在我的生命里,有一片永远抹不去的绿。

那是村前一片茂密的林子,长长的,似一弯臂膀,把偌大的一个村子拥在了怀里。这是几代人用垃圾、瓦砾、螺蛳壳填起来的荒滩。以后又成了“鬼火”闪烁的乱坟堆。可在我的记忆里,并不存在丝毫的恐怖,当我会抓知了,打弹弓,捉迷藏的时候,这儿早已成了绿树成荫、生机勃勃的绿洲了。

当“绿化造林”的口号响起的时候,在这片土地上,汪大伯栽下了第一批树苗。他孑然一身,没有儿女。小树苗萌芽了,吸吮着甘甜的雨露,迎着阳光,伸展着柔绿的枝条,在春风中微笑,他的脸上便没有孤寂,挺立在他面前的分明是他骄宠着的幼子。渐渐地,好多个“三月”过去了,稀疏的林子兀然间幻化成了郁郁苍苍、重重叠叠的林海了。这时,村里人才惊诧于汪大伯的双手了。这枯枝似的双手竟然为他们撑起了好大、好大一片逼眼的绿荫。

对于我们这群放学回家的孩子,这儿便是极好的去处。春天的啼鸟,盛夏的鸣蝉,秋月的蟋蟀,严冬的“雪仗”。一切都充满着大自然无穷的乐趣。汪大伯的小草房里常常挤满了我们的欢笑与吵闹,在汪大伯的心眼里,林子、孩子似乎构成了生命的全部内容。

我们拥着他,不厌其烦地听他讲着从这儿长出来的故事。他领着我们,指着一片片茂密的树林,告诉我们:这片是我们的大哥哥,那片是我们的小弟弟。这株五岁了,那株才三岁。我搂抱不过来的那棵都到了上中学的年龄了,他的名字叫阿大。那棵叫直直,还有弯弯、阿猫、阿狗、小猪,一长串一长串的名字,好有趣。汪大伯还说这样叫他们,养得活,长得快。

我们村里的孩子都有一棵与自己名字一样的树,这是汪大伯与我们共同的心愿。与我同名的那棵树笔挺笔挺的,叶子密密的,像我的头发。我把它看成了自己的化身,在它身上画上我的身高,比比看谁长得快。每次学校里拿了红五星,我就贴在它身上,一同分享快乐。我护着它,珍惜它。有一次,小伙伴爬上去折断了一根枝条,我死命地与他扭打起来。汪大伯赶来了,捂着小伙伴流血的伤口,拾起枝条,看看树,动情地说:“它也疼了。”我们好久都没说话。“树也会疼吗?”回家后把疑问抛给爸爸妈妈,得到的是“小傻瓜”“小笨蛋”这样的笑语。可是我们还是信着汪大伯,以后没有谁再去伤害树了。

一年四季,汪大伯都围着林子转。严冬里,他给小树穿上厚厚的“棉衣”;酷暑天,他担着水桶大口大口给小树喝水;秋天,台风来了,他又忙着为小树加固;阳春三月,是它们的生日,汪大伯手脚不停地为它们松土、施肥、浇水。我们也都纷纷地送上了生日礼物——一筐一筐早就拾积着的鸡粪、猪粪。

小树长高了,一棵棵显示了矫健的身姿。不知不觉中,林子里孩子来了又去,去了又来,一批又一批。

汪大伯的背更驼了,身子也矮了许多。人们看到他时常坐在草房门前,眯着眼注视着这片葱郁的林子。

终于,在林子落叶的季节里,汪大伯躺在他的茅屋里,永远也起不来了。他的锄头还沾着新鲜的泥土,粪筐里的鸡粪还是湿润的。

人们把他埋在了林子的边上。

林子里沉寂了下来。只有夏天的知了、秋天的蟋蟀还依旧在唱着儿时的歌。

村里的人早晨起来,常常发现树被砍了,砍下来的枝条狼藉满地。

依稀听说,这儿将是建房的规划区,我家也定了一块地基。我曾郑重地力阻父母,可对我的申述,他们只觉得好笑。

于是,一个灰色的周末,回家,林子消失了。一个个树桩如同利剑似的戳在我心窝里,我看到的仿佛是一片死骨遍地、血流成河的屠场,是昔日“鬼火”闪烁的乱坟堆。

老人的遗骨不知迁向了何方。

一幢幢新房矗立起来了,喜庆的爆竹时时响起。路旁几棵残存的小树,孤零零地立在寒风凄雨中。可每到了春天,它们依旧萌芽,绿了,再发,翠绿翠绿的,是老人执着的魂吧!

佳篇品读

走近了才明白

杨薪玉

有些事情,只有彼此走到内心深处,才明白!

原来我不喜欢喝豆浆,妈妈每次都像哄三岁宝宝那样,哄我喝完它。但我偏服硬不服软,就是不喝。还记得有一次,因为这件事,我还和妈妈吵了一架:“今天不喝完别想去上学!”不上就不上,谁怕谁呀,我还巴不得不去呢。”“行,这你说的。”“我说的,不去了。”

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上学校。因为,我怕迟到,更怕因为“不喝豆浆”这件事为由而不去上课,第二天被老师臭骂一顿,然后紧接着是同学们的嘲笑。那一天,也不知道为何,做什么事情都不顺利,好像老天有意和我作对:早晨到学校时,因为忘记扫走廊,而被老师骂了一顿;中午,因为不小心,被撒了一身菜汤;晚上回家,半路自行车掉链子,弄得满手油渍……我做错了什么吗?然而今天妈妈的一句无意中的话使我走近了妈妈的内心。今天又是豆浆,妈妈是故意刁难我的吗?想着这,我对豆浆发了愁。“不好意思啊,女儿,今天妈妈起晚了,就只好打了点豆浆。”“哦,我漫不经心地回答。”“反正我也不喝。”说着,背着书包准备出门。“把它喝了再走。”“我不想喝,我不喜欢,里面有渣。”“我知道你不喝渣,所以我特意给你滤过了,还有,我在里面放了点糖。”

这句话一说出口,震到了我,原来,妈妈是那么地关心我。而我却一直没有明白。她知道我不喝渣,所以给我过滤了一遍;知道早晨上学急,所以特地给我加了糖,降低热度;知道……原来,在妈妈的内心深处,她是那么地在乎我。

以前,不懂事的我,加上青春期的叛逆,常常惹妈妈生气,从未走近妈妈的内心深处去了解她的想法,今日,我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原来,走近了,才明白!

这件小事,让我真正明白妈妈的内心;就是因为这件小事,让淘气的我不再任性;就是因为这件小事,让我从此爱上了豆浆!

有些事情,不能只看外表,而不深入内心,记住,只有走近了,才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点评

《绿色的梦》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在于揭露乱砍乱伐树木破坏生态平衡的罪行。但文章的大量笔墨没有泼在砍伐场面,而是大写绿化造林功臣汪大伯如何栽树、爱树,孩子们与树同生共长的生活情趣。汪大伯像爱孩子一样地爱树。他用孩子的名字给树起名,使孩子变成树,树变成孩子,树和孩子都成了汪大伯的儿女。文章至此,笔锋一转,汪大伯死了,林子消失了,一幢幢新房矗立起来了,汪大伯一生的心血化为作者一场绿色的梦。文章自始至终对砍伐者未斥一言一语,而砍伐者的罪恶已昭然若揭了。这样,通过事物的最显著特征来进行对比和衬托,便使对照的效果更强烈,事物的特征更鲜明、突出。

《走近了才明白》这篇记叙文开篇点题,2、3两段作者用反面材料写“我”不喜欢喝豆浆,点出不明白妈妈的爱。接着以“然而今天妈妈的一句无意中的话使我走近了妈妈的内心”这句话为过渡段,然后用正面材料,写“我”走近了妈妈,明白了妈妈的爱。最后点题“记住,只有走近了,才会明白其中的道理!”这篇用对比映照式作文结构,在主体部分叙说正面、反面两部分故事,通过事实对照表达作者思想感情。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运用对比映照法要根据题意,确定详写正面的还是反面的材料。一般详写的材料放在后面,略写的材料在前。在详写的事情中,注意运用恰当的描写。行文时一定要写出对比点,为议论、抒情做准备。至于先写正面材料还是先写反面材料则视作者的构思和材料特点而定。注意写好反面到正面、或正面到反面的过渡中转变的契机。

记叙文结构行文模式:对比映照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