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刻画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作为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是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同样,没有细节刻画,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成功的细节刻画会让读者印象深刻,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一)细节的特点

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起于至微……。”“至微”就是细节。细节是艺术的生命。所谓“细节刻画”法,就是在记叙文写作中,通过真实生动的细节刻画,使记叙从肤浅走向深刻,从枯燥走向生动,从平淡走向感人。细节刻画是指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

细节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进行具体的描摹。它是构成艺术整体的基本要素,是刻画人物性格、展开故事情节、构成环境的最基本组成单位,在整个艺术作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没有细节便没有情节的生动性、形象的明显性、主题的深刻性。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称,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记叙文是作文常用的一种文体,而细节刻画是记叙文的血肉。在作文中,有时一个好的细节,甚至能成为整篇文章构思的扭结点、升华点、闪光点。

(二)叙述与描写的运用

著名作家赵树理说过:“细致的作用在于给人以真实感,越细致越容易使人觉得像真的,从而使人看了以后的印象更深刻。”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的细节刻画顶得上千言万语。一两个好的生活细节刻画是记叙文中的亮点。

在细节刻画方法上,主要有叙述法和描述法。叙述法侧重于情节,一般须按历史事件的发展顺序系统讲述。叙述法刻画细节要讲究系统性,讲究内在的逻辑顺序。描述法则运用于刻画特定的场景和对象,非常类似于电影、电视剧中的“特写镜头”。而描述法刻画细节须抓住事物主要特征,围绕特征进行刻画。

记叙文的提纲写出来以后,同学们一定希望把文章的内容充实和丰富起来,让所写人物栩栩如生。我们可以通过写人的外貌、性格、活动等方面内容,去表现一个人物的具体特征。人物是写人记叙文的重点,写人记叙文的目的就是要写出个性鲜明的人物,让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动人心弦。每个人有不同的面貌,不同的语言、行动,不同的思想和性格,因此写人第一宝典就是描写。

写文章,介绍一般情况,需用叙述;而表情达意,则需用细节刻画。下面这两篇文章,都是合理地运用了概括叙述与细节刻画写出的佳作。作者使用概述和细节刻画的方式,值得借鉴。

杨之华在《忆秋白》中表现了鲁迅对瞿秋白的革命友谊。文中概括叙述的地方:

“鲁迅安然地接待我们,又一次替我们找房子,又一次送书和笔给我们”,表明鲁迅经常冒险接待瞿秋白。“瞿秋白和鲁迅在一起,往往感觉夜太短。深刻的友谊的交谈,从政治到文化,从实际到理论,从希腊到莫斯科。轻松,愉快,活泼。天亮了,彼此交换阅读写成的短文。”表明鲁迅、瞿秋白的友谊深厚,情同知己。

文中细节刻画的地方:

“鲁迅看了很满意,从他沉默的眼光和轻松的微笑里,露出了他在检讨自己思想发展的过程,诚意接受秋白对他的批评和鼓励,忘记了香烟头烧着了他的手指。”表明鲁迅接受瞿秋白对他的批评和鼓励的诚意。“我看见鲁迅坐在火盆边烤火,他的头发、胡子很长,脸削瘦得历害,眼睛深陷了进去……他又关切地嘱咐我:‘你自己也应多加小心。’”表明鲁迅对瞿秋白的关切。“当报登瞿秋白被捕的消息后,鲁迅知瞿秋白不能活了……鲁迅木然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头也抬不起来了。”表明鲁迅对瞿秋白被捕的极度悲痛。

上述概括叙述,介绍了鲁迅与瞿秋白的友谊往来情况;细节刻画,却深刻地表达了这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唐弢的《同志的信任》文章,长篇幅写方志敏多用概括叙述的方法,短篇幅写鲁迅用的是细节刻画的方法。概括叙述与细节刻画,是本文的写作特色。方志敏的一生,可歌可泣。作者写他是为了突出他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对鲁迅的信任,故用概括叙述的方法,来写方志敏。文章的主旨是歌颂鲁迅,写鲁迅时,深入细致,采用细节刻画的方式,给人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文章的中心事件,是鲁迅收、看、转信。文中,第一部分用细节刻画写鲁迅“看信”;第二部分用概括叙述插叙方志敏的革命事迹;第三部分用夹叙夹议写鲁迅完成重托,是最可信的同志。就这样通过动作、心理的细节刻画鲁迅的形象。

(三)细节刻画的作用

1.用细节感染读者

古人感慨:“文之作也,以记人叙事为难。”难点之一就是传神。要想“传神”必须在细节上下大力气。小说中许多虚构的人物,却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这主要归功于作者对他们成功的塑造,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那些富有个性的细节。生活中感人的情景往往是朴素而生动的,我们在记叙描写时要做到真实自然,原原本本地再现出自己被感动的地方,就同样能感动别人。

如,朱自清《冬天》中写了一个细节: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这里再现了作者童年时代与父亲和兄弟们在冬天吃豆腐的情景,从“站”“仰”“觑”可以看到父亲在给哥儿三个夹豆腐的时候,那份认真,那份仔细;从“一一地放”则可品味出父爱的博大与无微不至;从“等着”“掉下来”可以分享到在父爱的羽翼下,兄弟们其乐融融的温暖。就这么平平常常的几个动词,使阴暗的老屋荡漾着深沉的舐犊之情,读到这里,读者心里自然会升腾起一阵阵暖意。

又如,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中也有一个细节: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到的地方偷偷地听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

在这段话中,作者用“砸玻璃”和“摔东西”两个细节来表现“我”的暴怒无常,点到为止,不作展开,却极具冲击力,有“以一当十”的效果。表现母亲的悲伤和慈爱,用的却是更精致的细节。母亲看到儿子遭受折磨,“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母亲那种无奈,那种牵挂,那种对儿子内心痛苦的理解,都在这无声的动作里了。儿子平静下来了,母亲又“悄悄地”进屋,“眼圈红红的,看着我”,“眼圈红红的”,一个细微的神态,透露出母亲无限悲苦的心情;“看着我”,三个字,一个动作,表现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无限关爱和怜惜,蕴含着无限深情。几个简单的汉字,有着沉甸甸的分量,读者无不为之动容。

平凡的动作,平凡的情景,经过大师之手就变得不同凡响、感人至深了。其实,大师们并不拥有“点石成金”的法术,只要我们努力,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也能够练成“金手指”。

2.用细节构筑文章

(1)用细节作为线索

朱自清的《背影》堪称典范,“背影”是行文的线索,更是文章的一个重要细节,是作者情感的爆发点,“背影”上凝结的父爱比全景式的展现更令人感动。同学们可以用细节作线索来组织文章,在这方面有许多好作文,从文章题目即可看出,例如:《枕头里的歌》《妈妈的留言条》《轻轻一声叮咛》《父亲的巴掌》等等,他们把情感寄托在具体而细小的事物中,把“情”表达得充分、真切,达到以小见大、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效果。

(2)用细节作切入点

生活中许多不经意的细节都可以成为写作的切入点。细节是生活最柔软、最鲜活、最感性的一部分,没有了细节,一个人的生命就成了坚硬的岩石、荒凉的大漠。生活丰富绚烂的一面,永远在那些懂得盛开细节之花也善于用心捕捉细节之鱼的人那里,温情脉脉地缠绵着。

细节是丰收过的果园里遗落的那只果子,在你不怀任何期待的时候,一抬头便看见;有时细节是一粒随风而来的种子,即使落在荒废的花盆里,仍会发出灿烂的芽来。

如果把一个细节比做一枚树叶,你只看到树叶的颜色和形状是不够的,要看到树叶的筋脉;看到树叶上的筋脉还不够,要看清筋脉究竟是怎样曲折延伸的。一旦你学会写出细节中的细节,笔下的文字就会一下子变得透彻清晰起来,文章也会有深度和新意。

《牵狗散步的人多了》反映一种可悲的社会现象:年轻人宁可牵狗散步,也不陪伴寂寞孤独的老人;老年人得不到子女的照顾,为了排遣寂寞,也只好把情感寄托在狗身上。“牵狗散步的人多了”只是一个生活中的细节,却被有心的作者敏感地捕捉到,创作成一篇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真可以称得上是举重若轻。

(3)用细节表现主题

曾看过一篇名为《等待》的小小说,主要情节是:儿子一再许诺,星期天带母亲去离家不远的万寿宫游玩,却从来没有兑现,使老母亲热切的盼望一次次落空,终于变成失望以至绝望。

文中反复出现这样的细节:

星期天到了,她见光就起床,把银丝般的头发梳得光溜溜的,还换上了一身干干净净的衣服,坐在卧室里等,等儿子带他去万寿宫。

而文章的结尾却是:

星期天到了,穆家婆躺在床上没起来。又一个星期天到了,穆家婆又躺在床上没起来……

就是这样一个相互照应的细节,让我们看到了老人的心由热到凉的过程,一场等待终成空,老人已没有了起床的心气和力气,可见儿子的行为对老人的伤害之深。文中没有一字指责儿子,可读者读后无不气愤,作者的态度已通过他笔端的细节准确地传达给了读者。

(4)用细节构成作文

有的作文连缀几个细节凝聚成一个核心,有的在形式上还有所创新,体现为片断文、日记体等。如有一篇名为《感动》的作文,写了老师艰难地捡起地上的粉笔头、母亲照顾偏瘫的父亲、邻居叔叔为捐献骨髓而锻炼身体、隔壁小妹妹等待上“非典”一线的妈妈归来,这样四个镜头,或者说仅仅是四个定格的画面,带给人的却是真实的“感动”。

有的作文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把一个个生活中的小细节连缀起来,同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比如《父亲的爱》一文,作文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没有完整的情节,通篇都是“在我的生日会上,爹总是显得有点不大相称,他只是忙于吹气球,布置餐桌,做杂务……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写的。他除了寄支票以外,还寄过一封短柬给我,说因为我没有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长得很美……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听。’……”诸如此类的小事情,可是读后我们分明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那种深沉的、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爱。

(四)细节刻画的要求

1.真实自然

细节的描写必须入情入理,符合生活真实,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同时,细节描写也要准确地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性格特点,努力做到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作文如果不重视细节,往往容易失实,读者很容易看出这是胡乱编造出来的,难以达到作文感动于人的目的。如,写两位已不能开口讲话、行动非常困难的老人,在各自儿女们的搀扶下见面,就不能写老人们互致问候,不能写老人们热情拥抱,不能写老人们促膝细谈。因为这些细节常见于行动自如的人们,而不属于风烛残年的老者。可以这样写:“两位老人没有说一句话。只是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从见面到分手,就这么一直握着。久久地没有分开。”这个极具个性化的细节,非常形象地表现了行动不便、说话困难的老人之间的深厚感情,引发读者的无限联想和感慨。

2.细腻逼真

细节刻画着眼于细小的环节或情节,不注重叙述完整的事件或情节。生活中的一丝微笑、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抬头、一个手的挥动都值得我们去关注,这样就能够表现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闪光点,构成生活细节的要素。对这些细节工笔细描,定能收到以小见大、传其神韵的良好效果。如《范进中举》中,对胡屠户接受范进赠银的描写: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叉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这里通过“攥”“舒”“缩”“揣”四个动作,对胡屠户的行为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把他见财心喜却又假意推让的心理状态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一个唯利是图、嫌贫爱富、虚伪贪婪的小人丑态就跃然纸上。这些生动的细节,通过简洁准确的语言,传神地刻画出人物性格特征,极大地增强了作文的魅力。

3.新颖独特

不少学生在写作中也注意运用细节刻画,写爸爸总是写其宽大的肩膀,写妈妈往往写其头上的银发,写老师经常写其布满血丝的眼睛。这些细节刻画千篇一律,少有新意,往往导致人物形象脸谱化。细节刻画要个性化,要从寻常处看出不寻常。力求新颖独特,不落窠臼。每个同学都遇到被人作为榜样,或父母整日以别人作榜样激励自己的情况,但很少想到把它写到自己的作文中。例如,有位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细节,以此为切入点写了一篇《叔叔阿姨需要我》,把自己因为有很多人等待“我”做榜样而不敢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的心态,写得简洁流畅,以选材角度新颖而广受好评。又如,《孔乙己》中的一段描写:“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篷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段描写。抓住了“长衫”这一典型细节,穿长衫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象征。而孔乙己的长衫却“又脏又破”,展现出一个穷困潦倒的、迂腐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人们也感受到科举对知识分子造成的摧残。

4.突出典型

细节刻画要能抓住典型细节,选择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深刻主题的事来写。要从很多细节中选择一个能够表现主题的细节,这样有利于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从而突出作文中心,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为此,需要在细节刻画中采用浓墨重彩、绘形绘色的手法,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可以采用夸张、比喻、拟人、对比和反复等修辞方法来写作。如,巴尔扎克创作的《守财奴》中葛朗台临死前抢神甫镀金十字架的那一节描写,是作品的点睛之笔,也是整个小说中用夸张手法渲染细节最显著、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气息奄奄的葛朗台还见财眼开,甚至“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正是这个动作,结束了他的一生。这样近乎漫画式的笔法,却运用得十分自然,毫无斧凿痕迹,也不背离生活真实。经过作者这样的渲染,那个贪婪成性的守财奴葛朗台的形象,就鲜明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了。通过真实生动的细节刻画,突出了人物的性格,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5.传神动人

传神的细节就如人体的细胞,缺少了它,生命就逊色不少;作文失去了细节,人物形象就没有了血肉和神采。因为细节刻画主要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我们要追求“于细微处见精神”,就要抓住最传神的细节去描写,使人物与众不同的个性凸显出来,并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如,《七根火柴》中无名战士把党证交给卢进勇的一段细节刻画:“那同志合拢了夹着火柴的党证,双手棒起,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到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卢进勇的脸。”这段话中的无名战士是一个青年战士形象,他在生命垂危之际,把七根火柴交到了卢进勇手里,从这郑重托付的特写细节动作可以看出,这位战士对七根火柴的珍视胜过自己的生命,他的思想感情完全融化在这个动作中,他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在这段描写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因此作品十分感人。

6.照应前后

照应前后的细节可以让人物形象随着细节的丰富而逐渐鲜明,让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加动人。如,茹志娟的《百合花》中,对通讯员衣服上破洞的描写前后出现了四次:首次挂破的衣服并不肯让新媳妇补,表现出通讯员的腼腆、憨厚和执拗的性格,其中略带对新媳妇的愠意。第二次出现,通讯员已经走远了,而“我”却还能看见那撕挂下来的布条“在风里一飘一飘”。这就呼应了前文,再次写出这个破洞确实存在,简练而又细腻地表现了“我”对通讯员的真挚情感。第三次出现,不仅进一步证实担架抬来的这个重伤员就是通讯员,说明他从包扎所回团部后一直无暇顾及这个破洞,并且到最后连这个破洞都来不及补就牺牲了。第四次出现,新媳妇“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饱含着对烈士的痛悼和敬爱。以上这些前后照应的细节刻画,不仅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到了上述重要作用,而且使作文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更紧密,使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加深沉,从而增强了对读者的感染力。这些细节像一条纽带,使作品结构严谨,前后呼应,耐人寻味。

如果把细节比作一朵美丽的鲜花,那一篇作文便是欣欣向荣的花园;如果把细节比作一朵洁白的浪花,那一篇作文便是翻腾不已的大海;如果把细节比作一个人的精神,那一篇作文便是一个人的体魄。我们要用细节之花去点缀花园,用细节之浪去激荡大海,用细节之神去增强体魄。这样,作文定能绽放异彩,读者自会怦然心动。这就需要我们去热心感受生活,用善于观察的眼睛,去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来表现美好的生活。

(五)举例及点评

名作欣赏

末了, 终于到了弥留时候, 那几日老头儿结实的身子进入了毁灭阶段。 他要坐在火炉旁边, 密室之前。 他把身上的被子一齐拉紧, 裹紧, 嘴里对拿依说着:

“裹紧, 裹紧, 别给人家偷了我的东西。”

他所有的生命力都退守在眼睛里了, 他能够睁开眼的时候, 眼光立刻转到满屋财宝的密室门上:

“在那里吗? 在那里吗? ” 问话的声音显出他惊慌得厉害。

“在那里呢, 父亲。”

“你看住金子! ……拿来放在我面前!”

欧也妮把金路易铺在桌上, 他几小时地用眼睛盯着, 好像一个才知道观看的孩子呆望着同一种东西; 也像孩子一般, 他露出一点儿很吃力的笑意。 有时他说一句: “这样好教我心里暖和!” 脸上的表情仿佛进了极乐世界。

本区的教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的时候, 十字架、 烛台和镶银的圣水壶一出现, 他那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 目不转睛地瞧着那些法器, 他的肉瘤也最后地动了一动。 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 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 他却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势, 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 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

——节选自巴尔扎克《守财奴》

佳篇品读

小草之歌

我是一棵小小草,上天赐给我一身绿色,让我扮绿春天。

——题记

独自一个人漫步在大街上,竞赛的失利,朋友们的误解,似一块块巨石,压得我喘不过气来,风中传来清脆的风铃声,将我的思绪带到三年前。

三年前,我如同一只雏雁,踏入中学的大门。我睁大好奇的眼睛,心情兴奋而又紧张。那时,我暗下决心:我一定努力,开辟一片新天地。但一切来得都是那么突然,中学的生活是由竞争组成的,有时竞争相当残酷。我初来时的那份坚定信念,在一次次的考试中一点点消逝,最终荡然无存。我意识到:在这个偌大的校园中,我只是一棵小小草,我只配躲在角落里苟延残喘,春天不属于我。从此,我封闭了心灵,远离了同学。自卑成为了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班主任老师看出了我的心事,他找我谈话,“你整天在那儿低头无语,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我摇头。“那你为什么不活泼起来,融入班集体这个大家庭之中呢?”“我没有资格,因为我学习差,我只是一棵小草……”我嘟哝着。班主任笑了,他说:“小草也是春天的一分子啊?没有小草的装扮,春天会是什么样子?牡丹盛开,芍药吐艳,玫瑰放香……它们固然美丽,但小草也会开花啊!它们有它们的特点,小草有小草的个性,在开花这一点上,并没有本质区别!我相信:你这棵小草一定会开出美丽芳芬的花!”班主任的一席话,令我茅塞顿开,我说:“老师,您是说我还行?”“当然行!只要你愿意接受阳光雨露。”

老师的话,给了我勇气和力量,我发现我前面是一片蓝蓝的天。在学习的征途中,每当遇到困难要气馁的时候,我都会对自己说:“我是一棵能开花的小草!”这时,我会重新振作起来。就这样,我的成绩一天天好起来,我的朋友也一天天多起来。每当小有收获的时候,我都会唱一曲我自己的《小草之歌》:“没有花香,没有树高,但我要做一棵人人知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我的朋友遍及天涯海角。阳光啊阳光,你把我唤醒;春风啊春风,你把我吹绿;河流啊山川,你把我哺育;大地啊母亲,我在您的怀抱开花,我会开得很好,很好……”

点评

《守财奴》中作者通过神情的描绘, 使人物的内心世界得到充分的展示。通过细致地描画“眼睛”, 传神地刻画了葛朗台离奇的神态, 折射出守财奴的本性。在描写人物对话时, 做到了人物语言的高度个性化, 从而使读者“听其声如睹其人”。 这几段中的语言描写,传神地刻画出守财奴的贪婪本性。运用动态感强的动词, 通过对描写对象作动态造型:“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 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 他却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势, 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 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 这一“抓”的动作的细节描写, 是点睛之笔。这些不易被人注意, 而又最能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动作、 神态, 就是刻画人物的细节描写, 其中的动作和神态往往是水乳交融, 难以分开的。

《小草之歌》叙事具体,描写细腻。本文详细地记叙了自己自卑的成因、表现以及克服过程,特别是心理描写细腻传神。记叙重点突出,详略得当。通篇主要用对话展开情节,人物语言个性鲜明,高度凝练。做到首尾呼应,特色鲜明。开头的题记,点明了小草的作用,并以此来比喻自己,切合全文内容,与作文主题相得益彰;结尾化用歌曲《小草》,既深化中心,又幽默生动;构思也很巧妙,扣题较紧。本文用“小草”比喻自己,用“开花”来比喻自己取得的成功,扣紧了“每一种草都会开花”这个话题。从视自己为一棵小草不会开花,到班主任认为“我”虽是小草但能开花,再到“我”最终“开花”,处处扣紧话题,使得作文浑然一体,结构紧密。

(六)需要注意的问题

细节刻画要有选择,要真实符合生活实际,为表现主题服务。要使描写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非常细致的观察。细节刻画要能抓住典型细节,这样才更具有广泛性,有利于突出文章主题,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在细节刻画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一字传神,以少胜多。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还可以通过正面描写,把镜头直接对准描写对象进行刻画,写出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细节之处。正面描写不平淡、不拖沓,做到形神俱备。运用侧面描写,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使其形象鲜明突出。

「记叙文写作」如何把记叙文写生动:细致入微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