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由来

“欲擒故纵”本是一个军事术语,说的是采用迂回包抄战术,将要攻击的敌人故意暂时放在一边,不去管他,等到时机成熟,围而歼之。此法用在文章写法上来,就是将所要书写的事物、人物暂时放一放,先从其他事物或人物身上写起,然后掉转笔头,引出所要叙写的对象。这样左腾右挪、七拐八拐,有时甚至给人造成错觉,会使行文富有变化,生动活泼,逐渐将读者引入佳景,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例一:两晋末年,幽州都督王浚企图谋反篡位。晋朝名将石勒闻讯后,打算消灭王浚的部队。王浚势力强大,石勒恐一时难以取胜。他决定采用“欲擒故纵”之计,麻痹王浚,他派门客王子春带了大量珍珠宝物,敬献王浚,并写信向王浚表示拥戴他为天子。信中说,现在社稷衰败,中原无主,只有你威震天下,有资格称帝。王子春又在一旁添油加醋,说得王浚心里喜滋滋的,信以为真。正在这时,王浚有个部下名叫游统的,伺机谋叛王浚。游统想找石勒做靠山,石勒却杀了游统,将游统首级送给王浚。这一招,使王浚对石勒绝对放心了。

公元314年,石勒探听到幽州遭受水灾,老百姓没有粮食,王浚不顾百姓生死,苛捐杂税,有增无减,民怨沸腾,军心浮动。石勒亲自率领部队攻打幽州。这年4月,石勒的部队到了幽州城,王浚还蒙在鼓里,以为石勒来拥戴他称帝,根本没有准备应战。等到他突然被石勒将士捉拿时,才如梦初醒。王浚中了石勒“欲擒故纵”之计,身首异处,美梦成了泡影。

例二: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被罚粉刷墙壁,这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工作。当他正闷闷不乐干活时,被几位小朋友看到了。小朋友们很好奇:“你在做什么啊?粉刷墙是不是很好玩?”聪明的汤姆灵机一动,装作粉刷墙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这引起了大家的兴趣,都想试一试。于是,汤姆提出条件:“你们想做粉刷墙的游戏,必须得拿糖块跟我交换,还都得听从我的命令!”结果,小朋友们不但把糖给汤姆,乖乖地听他的话,还帮他把粉刷墙的活儿全干完了。小说中汤姆是一个聪明机智又调皮捣蛋的孩子,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等诸多品质。这里汤姆采取的就是欲扬先抑、欲擒故纵的办法,激起大家参与的兴趣。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人们对不容易得到的东西会格外关注。如果很轻松随意地得到,反而受不到应有的重视。

(二)常规方法

俗话说得好,“为人贵直,为文贵曲”。纵观名家名作,其中很多作者都采用了欲擒故纵的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常用方式:

1.构思故事,展开情节

经故事推进并巧妙构思,使写作的某种意图毕现无遗。如,鲁迅小说《故乡》就是这样。小说中写了三个“故乡”。一个是回忆中的故乡,是少年的“我”美好心灵的反映。一个是成年的“我”重回的现实的故乡,这是一个丧失了人与人之间温暖、幸福的情感关系的“故乡”。“我”在对这些生活感受和社会感受中,自然从心灵深处升华出来一个理想的故乡,这是一个不会再“隔膜”“辛苦辗转”和“麻木”地生活的值得努力追求的“故乡”。为了写这一“故乡”,而详写前两个“故乡”;写中年闰土,是为了反衬少年闰土和如今人与人之间的不可沟通的隔膜。如果说前者是谜面,那么后者就是谜底。要擒就必须先纵,写回忆和现实中的故乡,是为凸显“我”理想中的故乡。

2.心理描写,生出波澜

运用心理描写能突出人物思想感情的较大落差,使文章生出波澜,读者心灵受到震撼。如,莫泊桑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即是。菲利普这个生活拮据的职员家庭盼星星,盼月亮,盼望“福星”于勒降临,盼了12年而未果。在故事的高潮中,菲利普与他朝思暮想的“福星”于勒在海轮上相遇了。在没有确证这个牡蛎贩子就是于勒之前,菲利普夫妇已经惊恐万状,故事情节顿时紧张起来。作品此前没有马上揭开这一谜底,而是让惊魂未定的菲利普夫妇去找船长探问底细。船长的话证实了他们的怀疑,故事发展到了高潮,他们如临大敌,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通过心理描写,既使故事错落有致、疏密有间,又使人物思想感情呈现震撼人心的明显反差。

3.营造氛围,烘托中心

通过营造氛围来烘托文章中心,使事件生出波澜,主题更加鲜明深刻。如,作文《找回诚信》就巧用了此法。文章的开头,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温馨的气氛:温馨的雨景,热情善良的孩子以及他那真诚单纯的眼睛,他与“我”兴奋快乐的谈话……随着与小男孩谈话的深入,“我”的一种茫然、愤怒和思索便油然而生,人们行为越来越功利,当今教育误入歧途的阴暗面就暴露了出来,特别是“欲擒故纵”的手法,令人震撼、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4.精心设计,写好过渡

采用“欲擒故纵”法构思,必然线索繁杂,一个个路标之间如缺乏严密的衔接,必是散漫,反而弄巧成拙。衔接一定要自然轻巧,这须在过渡语言上下工夫。如,《猎户》在精心设计过渡语言上确值借鉴。或采用一般叙述的句子,或用景物描写,或用对话,都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精当。同学们在运用过渡语言时,要做到自然,形式多样,不能拖泥带水。

5.主要人事,重点描绘

有了前文的铺垫,在一番从容的叙述和描绘后,见到了人,接触到了中心事物。这时,不管是写人或叙事,都需对主体进行重点描绘或揭示,把最能体现人物特征和事件意义的东西表现出来,这是对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所传递信息内容的重点强化:就像百川归海的瞬间,澎湃汹涌、涛声震耳。董昆的出场,作者就重彩刻画了人物的外貌,作者的重彩描绘既照应了前文的猜测,又突出了董昆的英雄形象。学生在描绘第一印象时,要抓住最有表现力的一个方面,联系全文中心和当时的具体环境,由面到点,由粗到细,使前面的渲染、铺垫在这里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否则,前重后轻,中心模糊,本来纵是为了擒,结果纵而不能擒。

6.水到渠成,点明中心

借话点明中心,借的对象可以是中心人物,也可以是线索人物。董昆的一席话,朴实豪爽,既表明其英雄气概,又篇末点题。如,《老残游记》第二回“礴时翔居美人绝调”里描写主角白妞高超的说鼓书技艺之前,就是先从侧面反复介绍人物,为人物的出场蓄足势头的。先写白妞开演这几天里济南城里的热烈反应。挑担子的说:“明儿白妞说书,我们可以不必做生意,来听书罢!”柜台上有人说:“前次白妞说书是你告假的,明儿的书,应该我告假了。”人们这种争先恐后、先听为快的心理,充分显示出白妞的演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最后道出白妞说书的精巧技艺。这样以蓄势手法兴起波浪,先写顺势的直线发展,似乎文章要按照这一发展趋势结束,但当顺势发展到关键之处,掀起高潮,以至终篇。

(三)举例及点评

佳作欣赏

灵魂远去的村庄

陈柳金

祖父驾鹤西游那晚,我在灵前三跪九拜,突然一只桃子掉下来,不偏不倚砸中我的脑袋,头上隆起一个“桃子”。家人疑惑,莫非我在祖父生前得罪了他?

属猴的祖父有八个儿子,希望有谁能走出山旮旯,但个个都是恋山的主。祖父说,龙生龙,凤生凤,老猴生儿钻山洞。我生肖属马,马踏天下,日行千里。祖父便把希冀转移到了我身上。弥留之际,祖父紧抓住我的手,气若游丝:“你不走出去,我死不瞑目!”那一刻,我泪流满面。在属猴的祖父灵位前摆上桃子,心里一万遍地默念“我要走出大山”。

按祖父的遗愿,葬他于村郭的高山之上。我想,祖父还是很留恋人间烟火的,他可以看到村庄的朝霞夕烟,听到牛羊的长哞欢唱,望到江上的轻舟白帆。更重要的是,他还有一个愿景留在了人间。他站在高山之巅,是想有一天看着我走出大山!

于是,一匹马朝着高山昂首嘶鸣,顿时“大风起兮云飞扬”,烈马绝尘,踏破万里关山——我满怀激情地参加了市水利局的资料员考试,以赤骥之勇过五关斩六将,杀出一条血路,最终一举夺魁,成为了一匹城市中的千里马。

离开老家那天,祖母用柴火在家烧菜,父亲摇着木船载我漂过凌江。家里的炊烟仿佛架起了一座天桥,一直通向祖父的坟墓。我想是祖父知道我要来报喜了,专为我搭了这烟桥。

顺着桥的方向来到山腰,在父亲的桃园摘了又大又红的桃子。正想离开时,瞥见好几人在风中白袂飘飘,我猛一惊。父亲说,那是看护园子的稻草人,一个大男人还怕没灵魂的人么?我定了神,把头上的红草帽扣在了一个稻草人头上,嘿,白衣红帽,精神着呢!我拍了拍它,老伙计,替我好好看护园子,下次回来赏你!

把桃子等供品在祖父坟前一应摆上,点了香烛,鞠了大躬。我气宇轩昂地把喜讯告诉了祖父,渴望他用桃子再砸一下我的脑袋。但是没有,祖父心疼都还来不及呢。

回到家,品尝着祖母亲手做的梅菜扣肉、酿豆腐、醋溜鱼和客家黄酒,那个味儿美的啊,至今还垂涎三尺。可惜,这是我在老家吃的最后一顿客家美食了。

我到市水利局上班后,被安排到下属的移民办写材料。不久市里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对我市的凌江水库进行加固扩容,须迁移上游的部分居民。我们村是上游地势最低的一个村,被定为全村迁移。尽管村民一百个不愿意,但谁敢跟龙王爷掰胳膊?

移民工作很快就开锣了,我忙成了转陀螺,根本抽不出身回老家。仅一年多时间,全村就迁移到了凌江水库之畔。回到按城镇标准建设的移民村,水泥硬底化路面把家家户户的房子切割成一排排“豆腐块”,全没了过去那种倚山而建、傍湖而居的随意和闲适。村民也不再有土地,五谷蔬果都是从街上现买的,失却了泥土的芳香。吃着祖母用煤气煮的客家菜,再也品不出当年的滋味。

清明时节,我们精心准备了祭品,跋山涉水回到了原来的村庄。哪里还有村庄的影子呢,湖波浩淼,一片泽国,在低处的房屋都成了水底龙宫,只有高处的几座房子还在临水照花,显出无限落寞的怨妇神态来。

再看我的祖屋,一半在水里,一半在水面。我的童年记忆一下子淹去了大半。在那个老宅里,我曾经牙牙学语、蹒跚学步、闻鸡起舞,曾经听着祖父无数次“走出大山”的絮叨,吃着祖母用柴火烧的饭菜……还有,在这村庄里,曾经阡陌纵横、鸡犬相闻、炊烟缭绕、渔歌唱晚。而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一片记忆化作无情水域……

“你看,那边怎么浮着人?”顺着父亲手指的方向,看到远处一个个人头在浮动,我脸色煞白。父亲忽然一拍脑袋,说,怎么忘了呢,那是村民以前用来看护菜园的稻草人!

便想起了那些守护自家桃园的稻草人。举目望去,几个白袂飘飘的稻草人仍忠实地守候着,竟然还看见了那个戴红草帽的老伙计,只是没有了当年的精神劲儿,耷拉着脑袋,像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

我收回目光,不忍再看,眼前的凌江在怒吼咆哮,掀起滔天浊浪。要过江去祖父坟前祭拜,断然是不可能了。便在江边的一棵桃树下摆了供品,父亲隔江高喊——爹啊,吉日良辰,天朗气清,恭备三牲,祭奠尔魂。伏惟兮尚飨!

点了香烛,烧起纸钱,曾经村庄的袅袅炊烟、鸡鸣狗吠、鱼米飘香瞬间灰飞烟灭。我心情沉重地屈膝下跪,忽然树上掉下一只桃子,嘭一声砸到了我的脑袋,头上长起一个“桃”。家人疑惑地看我,我真想一个猛子扎进凌江……

晚上,我喝得酩酊大醉。梦见祖父指着一戴红草帽的稻草人大声呵斥:你走出了山旮旯,怎么还把全村人都带走了呢!

学生范例

“懒”妈妈

我妈妈刚四十出头,在单位同事都夸她精明能干,在家里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懒虫”。

记得十岁那年,我从外婆那儿搬回了家住,刚住不久,妈妈就和我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打扫卫生条约》。上面规定家里打扫卫生之类的家务活儿由我一人承包。我被迫接受条件,开始了“苦命生涯”。可没过多久,妈妈越来越“懒”了,“得寸进尺”地“要挟”我又跟她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烧饭条约》《洗衣服条约》……她“慷慨”地把这一切都让给了我,由我全权负责,我简直成了家中的兼职保姆。放学后,我不能像其他同学那样在外玩,要赶紧回家,因为还有一大堆家务活儿等着我去做呢!

每当和其他同学在一起讨论母亲时,他们总是兴致勃勃地讲自己的妈妈如何照顾他们,如何在家又是洗衣又是做饭,都是标准的贤妻良母。我只能暗中羡慕他们,谁让我有这么一位“懒”妈妈呢?

可经过一件事,我对妈妈的认识却发生了180°的大转变。

那是上学期的一个周末,邻居阿曼姐的父母一大早就出去办事去了,留下阿曼姐一个人在家,让她中午自己做一顿饭凑合吃。这可忙坏了阿曼姐,她是家中的惯宝宝,平时在家从没有烧过饭,如今可真是手忙脚乱。不得已,叫我来帮忙。我到她家一看,差点笑出声来。她煮的饭水放多了,烧成了粥,做的蛋汤又放糖又放盐,喝起来一股怪味。这下我可大显身手了,不一会儿,我就做好了一桌好菜。佩服得阿曼姐直夸我:“你真行。”我得意地笑了,忽然想到了我的“懒妈妈”。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她呀!如果不是妈妈从小就让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我现在不是和阿曼姐一个样儿吗?

我终于明白了,妈妈不懒。她的爱子之心没有放在对我的娇惯上,而是倾注到了对我的培养锻炼上,她培养了我独立生活的能力。

我理解了妈妈的良苦用心,不再羡慕其他同学的妈妈,因为我也有一个深爱我的妈妈。

点评

《灵魂远去的村庄》情思沉重而笔调却是浪漫的。作者先以一个桃子作引子,这个桃子既顽皮又充满活力,在祖父的坟前作者能运用如此轻松而幽默的笔调,这便是一种风格。随着笔触不断地延伸,乃至祖父的愿望得到实现,再一转笔,村庄却因此而消失了,最后又以顽皮的桃子再次砸起我头顶上一个桃包而收尾。这个过程貌似漫不经心却又沉重至极。用一种轻松而浪漫的文笔把沉重的情感一层层地铺开,用这样一种欲擒故纵的手段来写。

《“懒”妈妈》这篇写母爱的文章可以说在同类题材的作文中独树一帜。文章中用了大量的笔墨写了妈妈的“懒”,丝毫看不到“母爱”在何处,然后通过一件事,作者明白了妈妈的良苦用心,理解了“母爱”,也使读者理解了这位母亲。这种“欲擒故纵”的写作手法运用,使我们也理解了妈妈的良苦用心。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我们使用欲擒故纵法,一定要纵得有理由,否则能退无法进。如果将事件描写得繁复曲折,但与突出的中心关系不大,会使文字冗长拖沓。如果情节构思老套,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事件的走向,就收不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也不要为了叙事曲折而穿凿附会,那样会破绽百出。

「记叙文写作」如何把记叙文写生动:欲擒故纵-巧妙构思,获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