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例导引

阅读下面的材料,思考:下面这则材料是如何提炼观点的?

2000年奥运会上,面对枪靶,44岁“高龄”的王义夫一枪失准,最后关头的二次举枪显示出过人的老练,终于用金牌洗雪了亚特兰大奥运会的遗憾。而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美国步枪选手埃蒙斯在倒数第二轮领先将近4环,金牌几乎唾手可得的情况下,却重演了雅典的严重失误,最后一轮仅打出了4.4环,又一次与金牌擦肩而过。

范例导引

同样是一流高手,结果却大相径庭,究其原因是个人的心理素质起了关键的作用。王义夫能沉着冷静从容面对失利,所以在一枪失准的情况下,能快速调整心态,重整旗鼓,打出最好的成绩,最终赢得金牌。而埃蒙斯却没能让自己的从容状态保持到最后,心理上再次崩溃,留下了终身的遗憾。因此,不管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从容地面对一切。

小结

①叙事要简明扼要

②从最能反映问题的角度入手。

③观点一定要明确,要旗帜鲜明。

突破点一:如何分析材料,提炼观点?

⒈阅读材料,提炼出自己的观点。

美国总统奥巴马是一个在“联合国家庭”中长大的黑人孩子,他曾经是一个“问题少年”,在他两岁时,父母离异。但是奥巴马的母亲、外公、外婆却一直在奥巴马的面前维护他父亲的形象和尊严,并以父亲的光辉轶事激励奥巴马。于是奥巴马的一生始终以父亲的梦想与奋斗作为动力,牢牢记住黑人也有可能逆转命运,并为之不懈努力,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也是第一位具有非洲血裔的总统。

提 醒

论点:要以榜样激励孩子

分析:试想如果奥巴马的母亲、外公、外婆一直在奥巴马的面前诋毁他父亲,如果奥巴马从小缺失这种以父亲为榜样的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动力,那么也许我们就看不到美国总统选举史上的这一奇迹了。教育有时就是如此的简单,多鼓励孩子,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孩子,奥巴马的家庭教育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突破点二:如何开掘议论的深度

l 方法:

l (1)要考虑从哪个角度议论最能反映问题的本质。

l (2)考虑从哪个角度入手最有把握、最容易展开议论。

l (3)重在于评析议论,揭示事件、人物行为的意义 。

l (4)把事例放在国家民族大背景下分析思考。

l

突破点二:如何开掘议论的深度

示例:

分析下面的材料,思考:如何在普通材料中挖掘深刻的意蕴?

有一位生物学家曾作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冷不丁地扔进沸腾的油锅里,它由于本能,拼尽全力,绝处逢生。而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把它再放进温水中,慢慢加热,它便只有卧以待毙。

第一步:概述材料,得出观点

既然是同样一只青蛙,是否能逃生,并不在于它的动作是否敏捷,而在于它是否有忧患意识。在油锅里,青蛙能立刻感受到身处危险之中,设法脱身。但在慢慢加热的水中,它却无法意识到潜在的危险,等危险一来临,由于没有逃生准备,只能坐以待毙。

第二步:联系现实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样的事,不仅会发生在青蛙身上,也会发生在人们身上。方仲永幼时被称为神童,他也满足于此,没有考虑到勤学苦练充实自己,没有忧患意识,最终“泯然众人矣”。江郎才尽这样的例子在历史长河中举不胜举。他们大都是因为满足于一时的安逸,没有考虑过将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一旦困难来到身前,缺乏准备,过惯安逸生活的他们,当然只能如锅中的青蛙,坐以待毙。孰不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古话并不是信口雌黄,而是古人对生活精辟的总结。

第三步:拓展事例

个人是如此,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纵观历史长河,多少国家,多少王朝因为过惯了醉生梦死的生活,看惯了风花雪月,却忘却了虎视眈眈的敌人,忽略了人民生活的苦难,从而导致灭亡?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只看见江南的繁华,却遗忘了北方金兵的威胁,遗弃了北方的大好河山,忘却了“靖康之耻”,缺乏忧患意识的南宋,最终仍是难逃亡国的命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没有远虑,只顾眼前的安逸,一个国家就难免灭亡。《后庭花》唱得虽好,但一旦国灭,又有何人听?

第四步:分析事例的社会意义

具有忧患意识,是为了个人能够有更长远的发展,面对挑战和困难有更充分的准备;具有忧患意识,是为了让一个国家能够保持长期的繁荣昌盛。

第五步:联系现实,挖掘意义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安于现状,目光短浅的人,只会被社会所淘汰。一个人只有具有忧患意识,时刻提醒自己不断完善、提高自我,才能在竞争中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我们不应如青蛙般,只看得见眼前的危险,却无视潜在的威胁。当你感到满足时,当你安于现状的时候,请提醒自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小 结

1.思路清晰,由青蛙→人→社会→国家民族,层层推进,一层比一层深入。

2.评论文章,发表观点的时候,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或阐述:动机、本质、社会价值或危害、解决之道等。可遵循这样的思路:推究原因—— 揭示意义——分析危害——提出建议——辩证分析。

突破点三:评论文章如何开掘深刻的思想?

示例:

阅读以下材料,思考:从什么角度立意文章会更深刻?

据《广州日报》日前报道,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民调所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抽样问卷调查,结果,“公民道德素质建设”的选择率高达62%,成为专家眼中的“一号问题”,对此,有专家提出,可以尝试恢复爵位制,以激励公民的荣誉感。

分析示例

强调道德问题在中国社会的严重性、紧迫性,虽然并不新鲜,但仍然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问题是,爵位制能够解决问题,或有助于解决问题吗?

提出以爵位制作为中国人道德危机的应对之策,真不知该说是一种富于想象力的建议,还是毫无操作意义的忽发奇想。这个主意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更是遭到许多网民的嘲笑,但往深处想,这件事更多地是反映了我们在道德困境面前的无奈。

返回

小 结

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上,思维要有穿透力,只有对各种生活现象追因究果,才能抓住生活的本质。认识一个事物时,多想一想,让思维发散,然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实到虚,由大到小,由此及彼,将事物的认识向纵深开掘了,认识就会深刻得多,丰富得多。

2.学会追因问果,就可将思路不断拓深。追因问果,追本溯源的因果推论,是引导思路不断向纵深发展,形成深刻的主要方法。要善于提出“为什么”,以此引入深层次分析。

小 结

3.要联系当前实际,又要方向正确。任何作文命题始终体现着时代性、社会性、人文性和哲理性。所以,作文不能忘记联系当前实际。越是反映了时代特点和时代要求,越是具有现实针对性和方向性的主题,就越是深刻的好主题。就像上例材料,如果不联系当前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心浮躁,急功近利等现实,文章的主题就缺乏现实针对性。

4.要站在一定高度看问题。这实际上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用正确的“三观”为指导去深刻地认识,因而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使认识更深刻、更全面。

如何开掘深刻的思想基本技巧

(一)求新

对一些看似平常,老生常谈的话题或事物,我们要用新时代的视角来审视,从而推陈出新,将平常之人、平常之事或老生常谈的话题赋予新的思想内容,那就会开拓一片新的天地。例如——

举例

飞鸟:一旦冲向天空,便获得了自由 →自以为摆脱了束缚,却不知天空也是牢笼。

飞机:一生于天空中翱翔 →一生翱翔于天空,却没有选择的自由。

棉被:温暖别人 →温暖了别人的同时,也温暖了自己。

(二)多角度立意法

l 1.逆向思维立意法——

l

l 对一些含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我们可以用新时代的视角来审读,打破思维定势,从另一个角度,反其道而行之,只要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就能有新奇的立意。

l

(二)多角度立意法

2.发散思维立意法——

发散思维就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的过程,就是发现事物的新领域、新因素的过程;把握这个过程,多加训练,就能有比较新奇的立意。

(二)多角度立意法

3.以小见大法——

善于以小见大,就要把具有典型意义的小细节、小片断、小事情投放到时代大背景中去展示,挖掘其深刻的内涵,让人们从“小”中悟出“大”来。还要善于联想,由此及彼,由点带面,因事见理,见微知著:能够在一滴水里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从一粒沙中看出世界的面貌。

(二)多角度立意法

4.虚实相生法——

风——

谆谆教诲、亲切关怀:亲情、师爱、友谊;

弘扬社会正气:助残风、助学风、扶贫风;

贬斥不良之风:崇拜金钱风、贪污腐败风。

(二)多角度立意法

关于文章的立意,正像元代陈绎曾在《文说》中所说:“戴师初先生曰:‘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意也,方可用之。’”

总 结

1.题目或材料要求写什么?

2.从题目或材料中能发散出多少角度和方向?

3.从我的材料储备看,我准备选择哪种角度?

4.我确定的角度或观点是不是新鲜独特?

5.假如是其他人,他们会选择哪种角度?

6.我确定的方向和角度与他人有无雷同?

强化训练

小练笔:根 据 材 料 立 意

专家给大学生上过一堂课。他拿出一个大大的广口瓶,将准备好的大石块放进瓶子,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装不下。他问:“瓶子满了吗?”所有大学生都说:“满了!”然而他又将一小桶砾石倒进瓶子,并摇晃瓶子使砾石填满石块的间隙。“现在瓶子满了吗?”这回学生有些明白了,“可能没满。”果然,他又将一桶沙慢慢倒进瓶子,“满了吗?”专家问。“没满!”只见他拿过一瓶水,倒进瓶子直到水面与瓶口齐平。

立意示例

立意一:大石头满了,换成小石头又可以放进去,小石头满了,再换沙子……同样的道理,无论学习还是生活,不要总被固定的思维方式束缚,一种方法解决不了问题,换个角度,换种方法再试,也许就畅通无阻了。

立意二:不要对自己的结论过于自信,那些学生不也是在教授的一次次尝试中,对自己当初的看法越来越不敢肯定了吗?

高考议论文写作教程第13课:如何提炼观点?如何开掘深刻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