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阐释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在享受其带来的便利时,也越来越感到精神的空虚和失落,一味的追求科技,让人文精神日渐淡薄,因而人们开始考虑以伦理制衡科技的发展,以人文关怀充实科技发展下人们被解放的头脑。生逢盛世,我们要科技,更要人文,要物质,更要精神。

历年高考作文中,对科技与人文的思考多有涉及,如13年北京卷讨论爱迪生如何看待手机;14年广东卷从黑白胶片时代到数码时代的科技进步给人们带来的喜与忧,辽宁卷祖孙二人讨论如今霓虹闪耀的科技之美与当年星汉灿烂的自然之美;天津卷讨论智慧芯片给人们带来的无所不知的影响;16年浙江卷讨论人们对虚拟现实这一高科技的态度等等。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科技与人文之间的辨证关系将愈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命题方向

1.科技发展不可废,人文精神亦不可抛

长期以来,我们的发展就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对当代社会而言,科技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大势,基于互联网的时代让科技在各个领域实现了井喷式的发展,这种发展推动了人类的进步,有益于我们的社会生活,因而科学发展不可废。但同时,人文精神亦不可抛却。科技与人文正如文明前行的左右脚,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人类才能走得更稳,行得更远。科技让物质生活更富足,人文则让精神生活更优渥。

2.人文思想当为科技发展指路

我们可以这样来看待科技与人文对人类的影响:早期的人类,驾着一叶扁舟在宇宙的浩渺大海上航行,随着时间的流逝,科技的发展让这一叶扁舟渐渐变成了帆船、蒸汽船乃至巨舰航母。但不管船如何更新换代,人类都需要有某种事物能够在这无边的浩渺中指引方向,避开那恐怖的暗礁险流,让我们行驶在正确的航线上。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好最稳妥的引路航标,就是我们的人文思想。科技让我们在苦海中暂时免于沉沦,而人文让我们有了摆脱苦海的希望。

3.科技发展是手段,人文情怀是归宿

海德格尔说:“生命充满劳绩,但仍诗意的栖居在这片土地上。”因为生命充满劳绩,所以我们拼命的发展科技,促进生产力的进步,让自己可以慢慢从劳绩中挣脱出来。但不管科技发展到如何高明的地步,也都只是人类生存的手段,当生存不再是难题,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更好的“生活”,如何让“诗意”充盈人生。人文情怀才是人类要达到的最终归宿。

高分论点

1.警惕科技崇拜与人文失落

2.科技:善用其利,慎除其弊

3.人文当为科技护航

4.科学求真知,人文尽善美

5.因噎废食,未若两全其美

6.左手科技,右手人文

7.科技的美酒,人文的毒药

8.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

9.科技与人文:劝和不劝离


素材•名言名句

◆没有科学和艺术,就没有人和人的生活。——列夫·托尔斯泰

◆科学的真正的、合法的目标说来不外是这样:把新的发现和新的力量惠赠给人类生活。——培根

◆科学本身就有诗意。——斯宾塞

◆科学进展是悲喜交集的福音,很少例外。——波普尔

◆我们必须准备一种新的文化,第一个审慎地建立在科学——人性化的科学之上的文化,即新人文主义”,新人文主义。——乔治·萨顿

◆我们不能创造一个医学科学遥遥领先于医学伦理,抑或医学科学使我们基本的人道观、公正观及价值观黯然失色的世界。——D·沙拉拉

◆科学失去道德标准,接着就会丧失认识力量和实践活动,于是科学就变成伪科学。——皮萨尔日夫斯基


素材•热点

基因编辑婴儿挑战科学伦理

2018年11月26日,我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宣布,一对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能天然抵抗艾滋病。她们成为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里实现历史性突破。

这一消息已经发出,却招致国内122位科学家共同签署的联合声明,声明称:直接进行人体实验,只能用疯狂形容…… 此项技术早就可以做,没有任何创新,但是全球的生物医学科学家们不去做、不敢做,就是因为脱靶的不确定性、其他巨大风险以及更重要的伦理。这些不确定性的可遗传的遗传物质改造,一旦作出活人就不可避免的会混入人类的基因池,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没有人能预知。

2019年1月,广东省“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调查组发布消息,国家明令禁止进行以生殖为目的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活动。对贺建奎及涉事人员和机构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一得】缺乏人文关怀,罔顾伦理道德,一味追求技术的科学是危险的,只有在人文的护佑下,科学的大门打开的才可能是阿拉丁的神灯,而不是潘多拉的魔盒。

素材•经典

爱因斯坦:相对论和小提琴

作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在物理的领域拓展着科学的外延,而作为小提琴狂热爱好者的爱因斯坦,又向我们展示了科技与文化、“物质”与“精神”的碰撞。

爱因斯坦的一生,都与小提琴相伴,哪怕是在颠沛流离的生涯中,抑或是在严肃严谨的学术会议上。他总是一边在头脑中转动着他的科学创造,一边让自己徜徉于音乐的美妙中。又或者在演奏乐曲时,去思考未知领域的科学问题。他的妹妹玛雅回忆说:“在演奏中有时他会突然停下,激动宣布,我找到了它!”这个“它”,不是琴弦上的莫扎特音符,而是物理学科的发现。可以想见,在悠扬琴声中,大科学家犹有神明启示,又似灵感降临,一个个看似枯燥的公式数字以及天书一般的阐释,在完全不搭调的音符涌动中昭示给了世界。科学没有妨碍他对人文的追求,而人文也反过来为科学助力,成就了他的伟大。

【一得】爱因斯坦的小提琴是人文的“道具”,又不啻为一支科学的“魔杖”,支撑着他的伟大的科学进程。科学与人文,本就该如此和谐。

■金题展示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文。

人工智能逐渐进入人类生活,一方面给生活带来了便利,一方面也给人类生存带来了挑战,有人预言,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将一步步取代人类。

苹果公司总裁库克认为,我不担心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我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

你认为人类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今天应该如何自处?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确定立意,自拟题目,选定文体,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思路点拨】

材料由两段构成。第一段话强调人工智能的两重性,即给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威胁人类的生存。其中“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将一步步取代人类”一句是对人工智能发展前景的展望,而“取代人类”则是对人工智能威胁人类生存的具体说明。第二句话侧重说明人类对人工智能应有的态度。“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是说要让计算机具有人类的习惯,思考人类的问题,为人类服务;“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则是说,人和计算机不同,人有情感、志趣和思想等人类独有的特征,而计算机进行复杂的计算,人类不应该仅仅像计算机那样,只作没有人文内容的思考。综合起来看,两句话是说如何对待人工智能和人文精神的矛盾。具体地说,本文可以从人的独特价值,即人文价值观、人文情怀等角度立意,也可以从人工智能的利和弊、人类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得与失等角度立意,还可以从人的生存危机、人工智能给人类的生存挑战等角度立意。

■考场范本

人工智能应与人文比翼齐飞

一位诗人说过,“当灵魂失去庙宇,雨水就会滴在心上”。诚然,人类社会的科技发展如果失去了人文的庇护,冰冷失控的淫雨必将侵染心灵,给人类以重创。如今,人工智能处在科技的最前沿,人们对其发展越来越重视乃至依赖,此时更应谨记:人工智能的发展起飞是众望所归,但必须与人文精神比翼齐飞,才能让人类飞得更远,非得更稳。

如今有不少人对人工智能心存畏惧,认为其终将取代人类。但正如顾城的一首小诗所说:“你说你不爱种花,因为害怕看见花一片片的凋落,所以为了避免一切的结束,你拒绝了所有的开始。”这种因害怕结果而从不开始任何事的想法属于因噎废食,只会让人类畏首畏尾,瞻前顾后,深陷发展的沼泽。需知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从茹毛饮血走到今天,就在于不断开拓进取的勇敢精神和对自然宇宙的大胆探索。因此人工智能需要大力发展,而同时,我们人类也要有自己的进步,我们需要让自己更有人文情怀,拥有更丰富更真实的情感。如果说发展人工智能是为了让物质生活更便捷更安逸,那么追求人文精神就是为了让精神更愉悦,让灵魂更享受。

人和机器的区别,也就在于此。也许有一天,我们能做的工作,机器能做,我们不能做的,机器也可以做。但哪怕机器智能到可以模拟出泪腺,它也无法体味人类的痛苦;哪怕它可以全面“呈现”面部肌肉的颤动,却也无法笑出人类的喜悦;哪怕它头脑中有古今所有的文字,也无法体会到我们阅读一首小诗的感动,写下一段文字的虔诚……

机器只有逻辑,人却可以进行深度思考,机器只有冷冰冰的代码和指令,人却拥有温暖人心的道德和独有的审美,有生而为人的独一无二的个性。

也正因如此,面对当下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作为人类,我们也该有自己的发展,有自己的骄傲。机器在不断完善,趋于完美,我们也当凸显自己的优势和独一无二,让自己向美、向善。

20世纪中叶世界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人类从繁杂的计算中解脱出来;近年来工业机器人的产生成熟,取代了越来越多出卖体力的工人;“阿尔法狗”的问世,并在棋坛大杀四方,似乎标志着人类在部分脑力领域的溃败……可以说,人工智能的发展最大限度的解放了我们的双手和头脑,让我们有了比昔日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探寻更多触及灵魂的美好,人工智能,恰恰是我们实现内心情感进化的好帮手。

只要我们的情感不会退化,灵魂不会冰冷如机器,让人文精神与人工智能比翼齐飞,那么人就永远不会变成机器,也永远不会被机器所奴役。

【亮点借鉴】引用式的开头构成了文章的“凤头”,借助名言和巧妙地比喻修辞点明文章观点,随后又在立论中有驳论,否定了因对人工智能过于担忧而因噎废食的观点,自然引出更合理的论断。在论证核心观点时,从本质上对人和机器进行比较,指出人最大的优势就是人文精神的存在,只要人不会如机器一般思考,人工智能就只能让人的生活更便捷。本文在文采方面特点鲜明,名言的引用,修辞的妙用,多处的铺排为文章蓄势,给文章增色不少。

全国卷高考作文预测(四):“科技与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