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抑扬结合

在写作过程中,作者通过对人物、事件的赞美或批评来表现文章的主旨,这就是所谓的“抑扬结合”。常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先抑后扬、先扬后抑和抑扬并举。我们可以根据行文的具体需要,来决定采用哪种方式。运用抑扬结合的方法,能够使文章波澜丛生,情节曲折,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实例分析

比如《理想》一文,文章开头描写“我”大学毕业了,而父亲在县里管教育工作,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这是文章的一“扬”。但是事与愿违,父亲却把“我”安排到了乡下的一所学校。在“我”看来,教室、学生甚至校长都那么令人厌恶,于是“我”产生了逃离的念头。这是文章的一“抑”。父亲第一次来,“我”以为父亲是来调动自己的,可是父亲的话又浇灭了“我”心头的希望之火。这又是一“抑”。和校长的谈话,让“我”明白了教书育人是校长的理想,“我”受到了深深的触动。这是一次“扬”。而父亲的第二次到来,校长的去世,“我”决定留下任教等情节,则又是一次鲜明的“扬”。于是整篇文章在抑扬交错中不断推进,作者的心情由刚来时的“绝望”到后来“我愿意一生去品尝”,来了个180°大转变。而这一转变更有利于塑造校长和“我”的形象,同时也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2 前后照应

前后照应,是指文章中上下文之间的呼应和对照。有了前后照应,前后内容的联系就会变得紧密,行文就会自然,文章就会结构严谨,脉络畅通。这种写作手法有利于提高文章的立意,深化文章的主题。

实例分析

比如一篇名为《笛声》的文章,文章开头直接描述“凄婉的笛声在土院落里响起,我知道每当父亲愁眉不展的时候,他总吹起那似乎非常沉重的笛子”,而结尾处再次提及笛声:“嘹亮的笛声从红砖铺成的农家小院里飘出,在农家小院的上空飘荡,听着听着,我仿佛觉得是改革之声在中华大地的上空飘荡。”笛声前后照应,父亲的笛声由凄婉变得嘹亮,表明改革开放给中华大地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给人们带来了富足的生活。作者借笛声来写改革之声,以小见大,深化了主题,进而使文章有了一定的深度。

3 设置悬念

把文章后面将要表现的内容,先在前面做一个提示,但不马上解答,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其产生急于看下去的迫切心情。这样的开头方法我们称为设置悬念。它的好处是能避免结构上的单调,使文章的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实例分析

比如一篇名为《石榴花开》的文章,文章开头写了开满枝条的火红的石榴花与一个女孩凄清的坟墓,两者色调迥异,造成情景上的反差,这是反差悬念。感花溅泪的女孩,居然喜欢石榴花,使人感到奇怪,这是物件悬念。文章悬念迭生,却不知作者用意何在。最后读完全文,我们才猛然醒悟。这里的意蕴是深远的,由石榴花造成的悬念贯串全文,随物转换,层层铺垫,清新活泼而又隐隐透出一丝凄婉忧伤,让人在悲喜中感悟着生命的真谛。悬念的运用使文章产生了震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4 一线穿珠

所谓“一线穿珠”,就是以某个事物为线索,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使整篇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这个事物,必须与文章中的人物和事件紧密结合,成为表达情感的必备之物,成为文章的线索和布局的关键。

实例分析

比如一篇名为《我好想你,石榴花》的文章,就运用了一线穿珠的写作手法。作者以石榴花为线索,先写回到姥爷居住的小院,站在石榴树下,眼前浮现出姥爷的笑貌;然后写“我”与姥爷关于石榴花的对话;最后,写“我”为姥爷演唱《石榴花》的歌曲,水到渠成地点明了“我好想你,石榴花”这一主题。文中的“石榴花”是连接“我”和姥爷情感的纽带,又是传递感情的信物,还是贯串全文的线索。

5 以小见大

从日常生活中的细小材料、琐碎小事中深入发掘,寻找出具有重大意义、启迪作用的大主题,这就是“以小见大”。小,是现象;大,是本质。因此,在写作时,我们要选择有价值的小事,联系实际,挖掘材料中的闪光点。

实例分析

如一位同学写的《明天吃什么》一文,文章描述一天晚上爸爸妈妈在家里商量第二天早上为要考试的“我”准备什么样的食物这一事情。全文以对话的形式呈现,描写父母绞尽脑汁想出各种食物的过程,写出了无论是馄饨、炒馍馍,还是面条,都饱含着父母期望“我”考试顺利的心愿。这本是一件普普通通的小事,但作者却在结尾处突发感慨:“考试结果的好坏与吃什么没有什么关系,但是父母爱孩子的心却永远是满分。”表达了作者对父母浓浓关爱的感激之情。由吃什么的日常小事,引申出亲情这一大主题,充分体现出小作者高超的写作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