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点突破

1.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性质致误

例1、若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长为6厘米,另一边长为2厘米,则它的周长为( ).

A.10厘米 B.14厘米 C.10厘米或14厘米 D.无法确定

错解:由于本题未指明所给边长是等腰三角形的腰还是底,所以需讨论:①当腰长为6厘米时,底边长为2厘米,则周长为6+6+2=14(cm);②当腰长为2厘米时,底边长为6厘米,则周长为6+2+2=10(cm). 故选C.

分析:本题错在没有注意到三角形成立的条件:“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 三边”,当腰长为2厘米,底边长为6厘米时,不能构成三角形.

正解:本题只能把6厘米作为腰,2厘米作为底,故三角形的周长为14厘米,故选B.

2.应用判定方法致误

例2、如图3,已知AB=DC,OA=OD,∠A=∠D. 问∠1=∠2吗?试说明理由.

初中数学:三角形易错点突破和重难点解析


错解:∠1=∠2. 理由如下:

在△AOB和△DOC中,因为AB=DC,OA=OD,∠AOB=∠DOC,

所以△AOB≌△DOC,所以∠1=∠2.

分析:不存在“角角角(AAA)”和“边边角(SSA)”的判定方法,即对于一般三 角形,“有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和“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 全等.”

正解:在△AOB和△DOC中,因为AB=DC,∠A=∠D,OA=OD,

所以△AO B≌△DOC(SAS),所以∠1=∠2.

3.不理解“对应”致误

例3、已知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一对锐角相等,又有一组边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错解: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分析:对“ASA”全等判定法中“对应边相等”没有理解,错把边相等当成对应边相等.

正解:这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如图4所示,在RT△EDC中,∠1=∠2,CD=AB,∠C=∠C=90°,显然△ABC和△EDC不全等.

初中数学:三角形易错点突破和重难点解析


重难点析解

1.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例1能把一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的是该三角形的一条( )

A.中线 B.角平分线 C.高线 D.边的垂直平分线

分析:根据 三角形中线的特征及其面积公式可知,等底同高的两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解:只有三角形的一条中线才能把三角形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故选A.

评注:三角形的“三线”在解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要正确认识其定义及特征.

2.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关系

例2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厘米,2 厘米,3厘米 B.2厘米,3 厘米,6 厘米

C.4厘米,6 厘米,8厘米 D.5厘米,6 厘米,12厘米

分析: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只需检验两条较短的线段之和是否大于最长线段即可,若大于则能构成,否则不能构成.

解:根据“三角形 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然后观察四个选项,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只有4厘米,6 厘米,8厘米. 故选C.

评注:涉及三角形三边关系的问题时,应注意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

3.三角形的内角和

例3、如图5,∠1=100°,∠2=145°,那么∠3的度数是( ).

初中数学:三角形易错点突破和重难点解析


A.55° B.65° C.75° D.85°

分析:本题 可利用平角及邻补角的定义,把 和 转化为三角形的内角.

解:由图5可知:与∠1相邻的补角为80°,与∠2相邻的补角为35°,由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可得∠3=180°-80°-35°=65° . 故选B.

评注:涉及三角形有关的角度计算问题,一般要考虑到三角形内角和的应用.

4.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例4、如图6,已知AB=AD,AC=AE ,∠1=∠2 .试说明BC=DE.

初中数学:三角形易错点突破和重难点解析


分析:要说明BC=DE,只要说明△ABC≌△ADE即可. 由已知条件可知,这两个三角形已经具备两边对应相等,因此再找这两边的夹角相等即可.

解:因为∠1=∠2,所以∠1+∠DAC=∠2+∠DAC,即∠BAC=∠DAE .

又因为AB=AD,AC=AE,所以△ABC≌△ADE(SAS),所以BC=DE .

评注:因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所以要说明分别属于两个三角形的线段相等,常常通过说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来解决问题.

5.利用三角形全等解决实际问题

例5、如图7,A,B,C,D是四个村庄,B,D,C在一条东西走向公路的沿线上,BD=1千米,DC=1千米,村庄AC、AD间也有公路相连,且AD⊥ BC,AC=3千米,只有村庄AB之间由于间隔了一个小湖,所以无直接相连的公路. 现准备在湖面上造一座斜拉桥,测得AE=1.2千米,BF=0.7千米. 试求所建造的斜拉桥长有多少千米?

初中数学:三角形易错点突破和重难点解析


分析:由于村庄AB之间间隔了一个小湖,无法直接测量,故可利用转化思想,由△ADB≌△ADC,得AB=AC=3千米,从而计算出EF的长.

解:在△ADB和△ADC中,因为BD=DC,∠ADB=∠ADC=90°,AD=AD,

所以△ADB≌△ADC(SAS).所以AB=AC=3千米.

所以EF=AB-(AE+BF)=3-(1.2+0.7)=1.1(千米).

评注:三角形全等是证明线段、角相等的重要依据,教材中全等三角形的例题、习题有很多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把实际问题先转化为数学问题.

初中数学:三角形易错点突破和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