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有话说】中考中的古诗文阅读是大部分学生中考语文中的痛点,也是我们进阶语文高分的拦路虎。2018年中考,诗歌板块的题型全面向高考题型靠拢,2019年沿袭了这一改革,不变的语文中考严峻形势,不变的古诗文的重难考点,看笔者如何教大家在中考最后阶段突破进阶!

诗歌鉴赏

考点分析

1、考查学生对诗段或诗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

2、考查学生对诗歌主题或情感的理解归纳能力。

3、考查对诗句写作技巧和表达效果的赏析能力。

4、考查学生扩充性描写的能力,再现诗歌所创造的艺术境界。

5、考查学生在原诗基础上举一反三的领悟力及对诗中句式、修辞的仿写能力。

真题解析

真题示例

天末怀李白①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②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③,魑魅④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⑤。

【注释】

①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当时李白因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天末:天边。

②君子:指李白。

③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运多舛。

④魑魅: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⑤汨罗:屈原在汨罗江含冤投水自尽。

10.下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古代一些物象常常被寄予特定的含义,例如“鸿雁几时有”中的“鸿雁”就因为有借雁足传信的说法,常常被用来借指书信。

B.意象与意境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元素,本诗在“风”“水”物象前分别添加“凉”和“秋”两字,形成意象,构建了共同的意境。

C.“知人”是一种诗歌鉴赏的方法。作者视李白为知己,首联在看似不经意的寒暄中表现出作者对李白的关切。

D.“论世”也是一种重要的鉴赏方法。作者在动乱年代与李白一起被流放。所以才由李白的遭遇联想到自己的遭遇,感慨万千。

E.诗歌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通过一“憎”一“喜”的对比,主要写出了诗人对自己命运坎坷的无尽感叹。

【答案】DE

【满分解析】

D项“作者在动乱年代与李白一起被流放”理解错误,诗人并没有与李白一起被流放,属于无中生有,李白被流放是,诗人弃官远游客居秦州。E项分析错误,一“憎”一“喜”并非对比,主要写出了诗人对李白等自古以来才智之士命运坎坷的无尽感叹。““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途多舛,语极悲愤,有“怅望千秋一洒泪”之痛:“魑魅喜人过”,隐喻李白长流夜郎,是遭人诬陷。此二句议论中带情韵,用比中含哲理,意味深长,有极为感人的艺术力量,是传诵千古的名句。高步瀛引邵长蘅评:“一憎一喜,遂令文人无置身地。”这二句诗道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的共同命运,是对无数历史事实的高度总结。

11.诗人为什么说“应供冤魂泪”?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答案】①这是诗人的想象之词,李白是亟思平定安史叛乱,一清中原,结果获罪远谪,虽遇赦而还,满腔的怨愤,会与投身汨罗的前贤屈原有相似的心境,这是对李白内心的揣摩。(言之有理即可)②全诗抒发了对李白深切的牵挂与思念。(言之有理即可)

【满分解析】

尾联虽系想象之词,但因诗人对屈原万分景仰,觉得他自沉殉国,虽死犹存;李白是亟思平定安史叛乱,一清中原,结果获罪远谪,虽遇赦而还,满腔的怨愤,自然会对前贤因秋风而寄意。这样,“应共冤魂语”一句,就很生动真实地表现了李白的内心活动。最后一句“投诗赠汨罗”,用一“赠”字,是想象屈原永存,他和李白千载同冤,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一定作诗相赠以寄情。全诗表达了作者对李白深切的牵挂、怀念和同情,并为他的悲惨遭遇愤慨不平。

方法指导

1、概括内容主旨、感悟诗人情怀。

2、把握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技巧。

3、理解整首诗意、体味意象意境。资*源%库。

4、体会炼字炼句,品味语言特色。

技巧梳理

炼字型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模式:

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

③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

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

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4、答题模式:

①找出诗中的物象. 意象;

②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 恬静优美. 孤寂冷清. 萧瑟凄怆等;

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分析句意型

1、提问方式:这句诗好在哪里?

2、提问变体: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3、解答分析:一句诗可能是写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写人的。写人的方法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理解一句诗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诗进行。

4、答题模式:

①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

②分析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

③简要说明艺术效果。

分析语言特色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提问变体:

①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②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这类题要求学生最好能知人论事,因为不同的作者语言风格不一样,如李白雄浑飘逸而杜甫则是沉郁顿挫。但有时候我们不熟悉作者也可以从诗中读出语言风格,有的晓畅明快,有的民歌风味十足等等。

4、答题模式:

①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简练传神、凝练沉郁、入木三分、炼字精巧、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近情遥、庄谐俱见……);

②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③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分析主旨型题

1、提问方式: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主旨?

2、提问变体:请分析某句诗蕴含了作者当时何种心情。

3、解答分析:分析主旨往往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⑴涉及的文化常识. 生活常识. 历史典故. 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⑵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⑶诗人的思想倾向. 政治主张. 志向追求. 生活经历;⑷时代背景. 社会现实。

4、答题模式:

①分析具体诗句写了什么;

②抒发了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

分析技巧型题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提问变体:

①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②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首先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其次,要对诗句进行全面多角度分析。

4、答题模式:

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修辞手法:正反对比、巧用比喻、妙用比拟、夸张得体等。表现手法:衬托、对比、虚实、大小等);

②结合诗句分析,何以见得是用了这种手法;

③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旨意。

分析构思(结构思路)型

1、提问方法: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

3、解答分析:诗歌思有路,一首诗句与句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那么,分析诗的结构思路,必须把握诗句的关系。有的诗先写景后抒情,有的先叙事后抒情,还有铺垫. 过渡. 烘托. 起承转合之说。

4、答题模式:

①概述诗句的内容;

②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

③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

文言文阅读

考点分析

1. 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2. 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掌握虚词之、其、而、以、于等的用法以及意思。

3. 考查文段内容的理解(大意及主旨),局部理解命题主要围绕原因、结果、表现。

4. 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关键字词落实到位,译文全面完整,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表达的语言要流畅。

真题解析

真题示例

戚继光①,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②。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

继光至浙时,见卫所③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剽悍④,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⑤,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⑥,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猷⑦均为名将。(继光)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飙发电举⑧,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

继光更历南北,并著声⑨。在南方战功特盛,北则专主守。所著《纪效新书》《练兵纪实》,谈兵者遵用焉。

(节选自《明史•戚继光传》,有删改)

【注释】

①戚继光:祖籍山东牟平,明朝抗倭名将。

②卫指挥佥事:官名。

③卫所:明代在京师和各地设卫所,数府合设一卫,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

④剽悍:矫捷勇猛。

⑤薮泽:湖泽。

⑥审步伐便利:从行进便利的角度考虑。⑦大猷:俞大猷,明朝名将。

⑧飙发电举:办事如暴风闪电般迅猛。

⑨并著声:都有突出的声誉。

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通经史大义/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B.乃因地形制阵法/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C.赏罚信/愿陛下亲之而信之(《出师表》)

D.名更出大猷上/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答案】A

【满分解析】

本题中“制”“信”“出”是一词多义。

A项,通,都是“通晓”的意思,所以选A;

B项,乃因地形制阵法:便按照地形制成阵法,“制”,制定,制成;增其旧制:,扩大它(岳阳楼)原来的规模。制”,规模。

C项,第一个信:诚信,第二个“信”,信任;

D项,第一个“出”:超出,超过,第二个“出”,发出。

13. 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继光)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

A.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B.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

C.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答案】A

【满分解析】根据学习积累,了解“之”的几种意思用法,分析各项句子的意思,比较判断各字用法的不同,判断答案。

A项和例句中的“之”,都是代词,分别带“俞大猷”和齐国,所以选A;

B项,结构助词,的。

C项,助词,调节音节,不翻译;

D项,代词,这,这个。

所以选A。

1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

【答案】(戚继光)请准招募三千人,教他们攻击、刺杀的方法,长短兵器轮番使用,从此戚继光这支部队特别精锐。

【满分解析】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请”“以”“兵”“由是”“特”,“静”,翻译后要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如(戚继光)请准招募三千人,教他们攻击、刺杀的方法,长短兵器轮番使用,从此戚继光这支部队特别精锐。

15. “戚家军”为什么会名闻天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中戚继光的形象特点。(5分)

【答案】“戚家军”名闻天下的原因:①军队训练严格;②根据地形摆阵法;③武器装备精良。

戚继光形象特点:知识渊博、文武全才、建议果断、军纪严明、赏罚分明、有借出的军事才能。

虚词梳理

①古诗文阅读

1、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

(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

例如:①菊之爱,陱后鲜有闻。

②水陆草木之花。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公将鼓之。

②久之。

③怅恨久之。

2、作代词用。(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

例如:①具答之。

②亲戚畔之。

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

例如:①渔为甚异之。

3、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

例如:①辍耕之垄上。

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语法作用。

(1)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例如:①何陋之有?

②宋何罪之有?

(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

例如:①马之千里者。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1、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时间等可以译为“把”、“用”、“拿”、“在”、“从”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靠”、“凭借”、“根据”等。

例如:

(1)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借

(2)虽不能察,必以情。//策之不以其道。——根据

2、作连词,表目的时,可译作“(用)来”,“以便”; 表顺接时,相当于“而”;表结果时,可译作“以致”;表原因时,可译作“由于”、“因为”。

例如:

(1)属予作文以记之——(用)来

(2)以伤先帝之明——以致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4)卷石底以出。——相当于“而”

3、用作动词,可译作“认为”。

例如:皆以美于徐公。

4、特殊用法:通假字,通“已”,已经。

例如:固以怪之矣。

1、表顺接关系的连词

(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例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例如: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

(3)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例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例如: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②面山而居。

2、表转接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可是”“却”。

例如: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学而不思则罔。

3、置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1、代词

(1)表示第三人称,译作“他”“他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也可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②复前行,欲穷其林。

③其一犬坐于前。

2、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一定”“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①其真无马耶?可译作:“难道”。

②其真不知马也。可译为:大概。

③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其:可译为“恐怕”。

④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一定”。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可灵活地译为“在”、“向”、“到”、“从”、“跟”、“对”、“给”等。

例如: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

②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

③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④欲报之于陛下也(向)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如:

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

②皆以美于徐公。

1、用作介词

(1)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如: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2)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

例如:俯身倾耳以请。

(2)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

例如: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

例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用作副词译为“已”,“已经”。

例如: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文言文翻译题

三个原则:信、达、雅

具体方法:增、删、留、调、换

1、增,就是补充,一是将句子中省略的词语补上;二是将省略的句子补上,使句子更连贯顺畅一些。

例如: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之”代虎,要补充出来,“以为”应该补全成“以之为”,“之”代驴)

2、删,删去不译。文言文里的一些虚实,只在句中起某种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现代汉语里也没有相应的词语对应,就可以删去不译。

例如:夫战,勇气也。(“夫”为句首发音词,不译。“也”为句末语句词,不译)

3、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必译或不能译的词语以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如人名、官名、地名、物名、国号、年号等等。

例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其中,“庆历四年春”为时间名词,“滕子京”为人名,“巴陵郡”为地名,皆不需要翻译)

4、调,调整语序。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在翻译时要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来调整语序。

例如:

主谓倒装(“甚矣,汝之不惠”,正常语序为“汝之不惠,甚矣”)

宾语前置(“宋何罪之有”正常语序为“宋有何罪”)

状语后置(“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正常语序为“公与之乘,于长勺战”)

定语后置(“尝贻余核舟一”正常语序为“尝贻余一核舟”)

5、换,就是替换,替换一个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如交横——交错纵横,犬——狗,闻——听到等。

文言文形象概括题

1、两类人物形象必知。

国君

①自身:勤恳治国 励精图治 知错就改 昏庸无道 气量狭小 残暴无道

②对民:以民为本 体恤民情 关心百姓疾苦 有仁爱之心

③对臣:善于纳谏 知人善任 有识人之明 体恤下属 善于听取正确建议

臣子

①自身:廉洁奉公 为官清廉 严于律己 光明磊落 刚正不阿 执法如山 威武不屈 浩然正气 视死如归 舍生取义 志向远大 善于思考 思虑周全 善于观察 明察秋毫 细致入微 百折不挠 刨根究底

②对君:敢于劝谏 善于劝谏 善于辞令 忠心耿耿 忠君爱国 顾全大局 鞠躬尽瘁 忠贞不渝

③对民:体察民情 关爱百姓 以民为本 忧国忧民 宽厚仁慈 同情百姓疾苦

2、总结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分析概括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只有准确把握分析人物形象,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文言文与现代文的方法基本上是一致的。

(1)析言行。通过分析文中人物语言、动作分析人物的形象,注意结合具体的事件。

(2)抓关键。关注文章的标题,或者文章中直接概括人物形象的词句,注意抓住作者运用的各种艺术手法。

(3)抓事件。通过抓住文章的主要事件分析其人物形象,从文章整体内容上感知作者对人物所持的态度。

文言文启示道理题

“四抓法”

(1)抓情节:概括故事情节。

(2)抓细节:注意人物的言、行、肖像、心理描写,找出议论句。

(3)抓主旨:找出或概括主旨。

(4)抓课内:注意练习课内知识。

寄语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语文考前指导(二):古诗文专项考点梳理(诗歌鉴赏+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