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黄金知识点系列文言文阅读课外

聚焦考点☆温习理解

一、考点聚焦

概况分析:选文多为哲理或启示性小故事,主要考察运用课内所学文言知识阅读课外文言篇章能力。 【考点一】词语解释 考查内容:文言文中特定实词和虚词的词义和用法。

【考点二】句子翻译——直接翻译或选择正误项 考查内容:选文中优美句、主旨句、哲理句、特殊句式或包含特殊用法字词语句的翻译。

【考点三】内容理解——用文中原句或自己话概括 考查内容:对选文的整体内容、情节和对人物行为的理解。

【考点四】主旨理解 考查内容:在理解选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中所含哲理、观点或启示。

二、方法指导

(一)文言实词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关键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命题人往往将考查范围锁定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方面。

1.一词多义

一般说来,一个文言实词诸多义项之间会有一定的联系,其中有一个是本义,其他义项则是它的引申义、比喻义或假借义。如“亡”的本义是“逃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中的“亡”,用的就是它的本义。成语“亡羊补牢,犹未晚也”中的“亡”用的是它的引申义“丢失”。文言文中,“亡”通“无”,读作 wú,解释为“没有”,如“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掌握一词多义,一靠学习课文时及时理解,二靠准确识记。我们可以通过制作卡片的形式来积累相关知识。

2.古今异义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古今异义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如“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则泛指大大小小的一切河流。

(2)词义缩小。如“亲戚”,古代还包括内亲,即自己的父母、兄弟、妻、嫂等,现在多指旁系亲属。

(3)词义转移。如“媵人持汤沃灌”的“汤”,古代指热水、开水,现在多指菜汤。

(4)感情色彩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鄙”,古代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现在则成了贬义词,指品行恶劣。需要注意的是,现代汉语中的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如“地方”指土地方圆,“感激”指感动振奋,“可以”相当于“可以之”,翻译为“可凭借这个条件”。

3.通假字

通假,指古书上有些音同或音近的字可以借用的现象,有点像我们今天说的别字。我们在理解时,一定得找出其本字。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按“说”的一般用法,在这里讲不通,原来本字应是“悦”,“高兴”的意思。通假字的数量并不是很多,我们可逐课进行整理,先摘出原句,之后找出通假字,再写出本字,以便归纳记忆。

4.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原来的词性。如“一狼洞其中”的“洞”本为名词,表示“洞穴”,这里临时改变了词性,用作动词充当谓语,表示“打洞”。这种现象就是词类活用。古代汉语词类活用常见的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或名词,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等。(以上四类词汇的整理归纳见第四部分《古诗文速记手册》)

另外,在具体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看清题干要求,明确是要找出“词语意思相同的两项”还是“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在解答的过程中,可以采用:

1.代入法

即以选项中左句词语的意思代入右句,看是否解释得通,以此来判断异同

2.排除法

把自己有把握的选项进行排除,再在剩下的选项中进行分析比较,也可以找到答案。

3.词性法

根据两个词语在句子(成语)中的词性,判断两个词的意思是否相同。

(二)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

1.翻译的标准和要求

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和要求可概括为“信”“达”“雅”。

(1)信。所谓“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要忠实于原文,不误解、歪曲,不

遗漏,不牵强附会,不随意增删内容。

(2)达。所谓“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通顺无语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的表达要求和习惯。

(3)雅。所谓“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2.翻译的原则

文言文的翻译有其原则,概括地说,就是: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1)直译。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对句子中的每个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就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并且,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运用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2)意译。意译,指在直译有困难的地方,从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出发,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3.翻译的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可概括为“扩”“换”“留”“删” “补”“调”六字,即六字诀。

(1)扩。古汉语中有大量的单音节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要把单音节词与另一个字组合,扩充为双音节词,或者直接用对应其意义的、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合成词代替。

如:晋陶渊明独爱菊(《爱莲说》)。译为:晋朝的陶渊明偏偏喜爱菊花。

另外,要特别注意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节词误认为是现代汉语 里的一 双音节词,如 “于是”“虽然”“ 妻子”“以为”“交通”“可以”“卑鄙”等。

(2)换。由于时代的原因,古代汉语中有些词的意义已经发生较大变化,用法已经改变,语法已经不用,在翻译时,应将这些古语换为今语。另外,凡是通假字,在翻译时,都要换成本字。

如:①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汤”应翻译为“热水”。②小大之狱(《曹刿论战》),“狱”应翻译为“案件”。

(3)留。现代汉语是继承了古代汉语并加以发展而形成的,它们之间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因而翻译时,有时需要运用保留法,即原样照搬文中词语。这主要指:

①古今通用的词语,如“人”“手”“心”“笔”“墨”“山”“水”“牛”“羊”“田”“大”“小”“长”“短”等。

②古代的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年号、日期、官职名、典章制

度的名称等。如: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帝王年号)、“承天寺”(地名)、“张怀民”(人名)都属专有名词,翻译时照搬即可。

(4)删。凡是古代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没有实在意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应的词语来表示它,因而翻译时无须译出。

如:①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译为:战斗,靠的是勇气。“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译为: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对于有实在意义的虚词,翻译时则不能删去。如: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译为:渔人对这(桃花林的景象)感到非常诧异。“之”为代词,代指前文渔人看到的景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不能删去。

(5)补。古代汉语中常常省略一些成分,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出来。省略的成分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量词、介词及介词的宾语等。

如:①(陛下)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补主语)

②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补谓语)

③箕畚运(土石)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补宾语)

(6)调。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调整跟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的文言特殊句式,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语序来表达。

①前置宾语后移。如: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为:我跟谁一起呢?

②后置状语前移。如: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译为: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

(三)内容理解

1.读懂原文,整体感知,准确地把握文本所写的人、事、物、景、情等要点,并对有关要点进行辨析、判断、提炼和表述。

2.审清题意,准确地判断提取对象,确定筛选范围,明确要求和准确回答。可参照以下步骤:

(1)确定涉及对象(内容)。

(2)认真审清题干中的题意和要求,充分利用题干中提示性(明示和暗示)的词语。

(3)按要求找到答案所在语段(句),仔细辨析,得出答案。

(4)把得出的答案代入题目,再读一遍,检验是否正确。

(5)注意答题要求:用原文语句填空、用自己的话概括、字数限制等。

名师点睛☆典例分类

【真题呈现】

一、【2016年中考福建龙岩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5分)

患 盗 论

刘敞

天下方患盗。或问刘子曰:“盗可除乎?”对曰:“何为不可除也?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或曰:“请问盗源?”对曰:“衣食不足,盗之源也;政赋不均,盗之源也;教化不修,盗之源也。一源慢,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二源慢,则操兵刃劫良民而为盗矣;三源慢,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此所谓盗有源也。”

【注释】①顾:只是;②修:贯彻得好;③慢:疏忽。

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①盗可除乎( )

②衣食不足( )

③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 )

8.下列句子中的“或”与“或问刘子曰”中的“或”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而或长烟一空B.或王命急宣C.或以钱币乞之 D.或异二者之为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

(2)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

10.作者认为产生“盗”的原因有哪些?(用原文回答)(3分)

【答案】

7.(3分)①除:清除(消灭) ②足:足够 ③箧:箱子。

8.(3分)C

9.(6分)

(1)只是偷盗是有根源(原因)的,如果能够阻断他们产生偷盗的根源,还担心会有盗贼吗?”

(2)就会攻打城镇、侵犯百姓成 为盗贼(强盗)啊。

10.(3分) ①衣食不足 ②政赋不均 ③教化不修

【解析】

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注意“箧”:箱子。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8.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1句中“顾”,只是;“患”,担心。2句中“略”,侵略、侵犯。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提取能力。疏通全文,把握文章内容,根据文中的对话“衣食不足,盗之源也;政赋不均,盗之源也;教化不修,盗之源也。一源慢,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二源慢,则操兵刃劫良民而为盗矣;三源慢,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此所谓盗有源也。”可知作者认为产生“盗”的原因有衣食不足、政赋不均、教化不修。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翻译】天下正忧心盗贼蜂起。有人问我说:“盗贼可以平息吗?”我回答说:“为什么不可以平息呢?只是偷盗是有根源(原因)的,如果能够阻断他们产生偷盗的根源,还担心会有盗贼吗?”那人又说:“请问偷盗(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我回答他说:“穿的吃的不足,是偷盗产生的根源;徭役赋税不公平,是偷盗产生的根源;道德教化不开展,是偷盗产生的根源。第一个根源(指衣食不足)被忽视,就会掏别人腰包开别人箱柜而成盗贼;第二个根源(指赋税不公)被忽视,就会手拿兵刃抢劫良民而成盗贼;第三个根源(指道德教化不开展)被忽视,就会攻打城镇、侵犯百姓成为盗贼(强盗)啊。这就是所说的盗贼也有产生的根源。”

中考语文黄金知识点系列文言文阅读课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