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解重点实词的含义。

2.了解重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实词的用法

1.古今异义词

(1)词义缩小

词义的缩小,是指词义范围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变得狭小。词义缩小主要有两类:

①程度减弱。如“病”,古义指严重的疾病,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君之病在肠胃);而现在一般指所有疾病,程度减弱了。

②范围缩小。如“臭”,古义指气味(左佩刀,右备容臭);现在则仅仅指臭味。

(2)词义扩大

词义扩大,是指词义应用范围比原来广泛了。如“河”,古义仅仅指黄河(饮于河、渭);现在则是一个普通名词,成为河流的通称。

(3)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古今词义在演变的历史过程中,存在褒贬义相互转化的现象。主要有三种情况:

①褒义词转化为贬义词或中性词。如“风流”,古义指杰出、英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今义多指轻浮、放荡,含贬义。

②贬义词转化为褒义词。如“乖”,原指偏执、不顺服(行为偏执,性格乖张);现在是“听话、安顺”之义。

③中性词变为褒义词或贬义词。如“鄙”,古义表示浅陋,目光短浅,是一个中性词(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今义指品质恶劣,成为贬义词。

(4)词义转换

文言文中的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为表示另外一种对象,这种现象叫词义的转换。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由表示甲事物转化为表示乙事物。如“颜色”,古义指容颜、脸色(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今义指色彩。

②由表示甲动作转化为表示乙动作。如“去”,古义指离开、距离(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今义是“到……地方”。

③由表示甲义的范围转化为表示乙义的范围。如“鲜美”,古义有“鲜艳美丽”的意思(芳草鲜美);今义则是形容词,指食物味道好。它所表示的范围就由表示事物外在的颜色转化为表示食物的味道。

2.一词多义

在文言文中,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中是一个义项,在另一个句子中又是一个义项,这种现象叫一词多义。一般说来,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均有一定的联系。

一词多义是由基本义引申、比喻和假借而形成的,因此应该由基本义入手,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而来的,同基本义有相似的、相对的或相关联的意义。如“道”,本义是“道路”,基本义还包含对犯人的处罚,后来这个意义发展出“途径、方法”的意义,如“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比喻义是词的比喻用法固定下来的意义,有的比喻义是从词的基本义产生的。如“窝”的基本义是“鸟兽昆虫居住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产生出比喻义,即“坏人居住的地方”。

现举两例:

(1)亡

①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

②灭亡。 国恒亡。

(2)安

①形容词,安逸的。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②形容词,安稳的,稳定的。 风雨不动安如山。

③疑问代词,怎么。 安得广厦千万间。

④动词,安身。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3.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实词运用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类:

(1)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为名词。如“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中的“射”,原是动词“射箭”,这里转化为名词“射箭的本领”。

(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形容词如果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身份的特征和意义,形容词就活用为名词。如“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中的“鲜肥”,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作“新鲜肥美的东西”讲。

(3)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般情况下是两个名词连用,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副词后面直接带名词,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而已。如“一狼洞其中”(《狼》)中的“洞”,原为名词“洞穴”,活用为动词“打洞”。

(4)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后面带宾语,形容词就活用为动词。如“请广于君”(《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广”,意为“扩充。

(5)一般名词做状语

①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如“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中的“途”。原意为道路,这里做状语,是“在道路上”的意思。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如“学而时习之”(《〈论语〉十二章》)中的“时”,原意是“时间”,这里是“按时”的意思。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如“其一犬坐于前”(《狼》)中的“犬”,本是名词“狗”,在这里做状语,意思是“像狗一样”。

(6)方位名词做状语

方位名词直接做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趋向。如“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中的“西南”,是“向西南”的意思。

(7)时间名词做状语

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做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变化的时间。如“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中的“朝”“暮”,就是典型的时间名词做状语。它们往往用“而”或“以”同动词相连接。

(8)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怎么样”的意思。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

词活用来的,活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有所改变。

如“凄神寒骨”(《小石潭记》)中的“寒”,本是形容词“寒冷”,因其后带宾语“骨”,意为“使骨寒”。

(9)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以为)……怎么样”的意思。如“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中的“宾客”,本为名词,“宾客其父”为动宾结构,“宾客”就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以宾客之礼相待”。又如“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中的“异”,本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异之”就是“以之为异”,意思是“认为这事奇怪”。

4.通假字

通假字,汉字的通用和假借的简称。所谓通假,就是两个字通用,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甲字是本字,乙字是通假字。

二、虚词的用法

常见的文言虚词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1.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

2.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为”“于”。

3.起连接作用的,如“乃”“则”“而”。

4.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焉”。

三、解释文言词语的方法

1.积累法。即把教材中所学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字和常用文言虚词积累起来,以便加深理解,运用自如。

2.扩词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即给文言单字组词,把单音节词变双音节词。注意扩词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如: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会”可组词为“会合”“聚会”。

3.推断法。有些文言字词,用扩词的方法解释不通,教材中也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联系上下文推测其意义。这种方法切忌脱离文本,毫无根据地随意猜测。如: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根据句意,“战”是动词,只能解释为“打仗”。

(2018·四川南充)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4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新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苦其心志 苦:______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______

(3)至于鄙 鄙:______

(4)卒得反国 卒:______

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喟然叹曰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B.被服以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故宋昭公亡而能悟 温故而知新

D.孙叔敖举于海 所恶有甚于死者

3.请翻译下列句子。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甲、乙两文,概括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第1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掌握情况。句(1)中的“苦”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痛苦”。句(2)中的“衡”是通假字,通“横”,意思是“梗塞、不顺”。句(3)中的“鄙”有“(见闻)浅薄;(品质)恶劣”“看不起”“边境(边远的地方)”等义,在句中是“边境(边远的地方)”。句(4)中的“卒”有“兵”“差役”“死亡”“最终(终于,最后)”等义,在句中是“最终(终于,最后)”的意思。第2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掌握情况。A项中的前一个“然”意思是“……的样子”,后一个“然”的意思是“这样”;B项中的前一个“以”相当于“而”,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后一个“以”的意思是“因为”;C项中的两个“而”均表示顺承,相当于“就”“才”,可以不译;D项中的前一个“于”是介词,意思是“在、从”,后一个“于”是引进比较的对象,相当于“比”。第3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无论是直译,还是意译,都要抓住关键字词,如句(1)中的“征”是“征验、表现”的意思,“发”是“显露、流露”的意思,“喻”是“了解,明白”的意思;句(2)中的“闻”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的意思,“是以”是“因此”的意思。第4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对比阅读能力。阅读【乙】文,从“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这个句子,可以找出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一个原因。阅读【甲】文,从“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个句子可以找出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另一个原因“入则无法家拂士”。根据以上两点分析组织答案即可。注意审清题干,不要把【甲】文中的“出则无敌国外患者”这一国外的因素写入答案。

【参考答案】1.(1)使……痛苦 (2)通“横”,梗塞、不顺

(3)边境(边远的地方) (4)最终(终于,最后)

2.C

3.(1)从脸色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2)朝内朝外都不能使我听到我的过失,因此到了这个地步!

4.“谄谀者众”;无“法家拂士”。

语文中考二轮复习:文言文实词与虚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