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

鉴于语文人文性的特点,在现代文阅读中,表达情感与塑造人物形象的记叙文自然受到命题者的青睐。纵观近两年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大部分省市选两篇文章,考查两种文体,有的省市则三种文体都考,但不管怎样选,基本上都有记叙文阅读。而且在选材的内容与题型方面呈现了以下趋势:①阅读材料多来自课外,不仅注重记叙文类型的多样化,而且注重文章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注重对阅读材料标题的理解与作用的品析、内容的概括与梳理、记叙要素的理解、词句的理解与品析、写作技巧的作用的品析等方面的考查,强调对文章的整体感知。②选文视野开阔,文化内涵丰富,内容涉及亲情、成长、家乡、品质、哲思等,体现人文性和时代性特点。③题型更加灵活,特别是开放类试题,包括感言、感想、联想与想象、仿写、公益广告、自问自答等。另外,题型还侧重与课文的结合。④主观类试题及开放题的比例逐渐加大,适当考查知识积累,侧重考查学生的理解与感悟、表达能力,突出个性化体验。

预计在2016年中考中,记叙文仍将是中考命题者的宠儿。“信息的提炼与概括、内容的分析与探究、语言的理解与品析、情感的体验与感悟”依然是重中之重。与国学教育相关的主题阅读有可能成为考卷新亮点。

第20讲 理清思路、把握文意、概括要点

考点一:理清思路

(1)把握线索

①注意标题。不少文章的标题就是线索。如《风筝》《羚羊木雕》等。

②注意反复出现的词语或事物。

③注意抒情议论句。抒情议论句往往是文章的一条感情线索。

注意:有的文章有两条线索,一条明线(往往是时间线、地点线、事线、物线),一条暗线(一般是情感线)。

(2)疏理脉络

注意表时间、空间、人物、事件和情感变化的词句。记叙性文字常按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情感来组织结构。

考点二:概括文段的要点,分析其作用

(1)注意开头句(段)和结尾句(段)。开头句(段):开篇点题,统领全篇;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营造氛围;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结尾句(段):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总结全文,篇末点题,深化主题,引人深思,给人启迪,令人回味。

(2)注意中间句(段)。文章的中间句段,若单独成段或位于段首,常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若位于段末,则往往具有总结上文,引起下文的作用。

(3)梳理、概括故事情节。步骤如下:

梳理情节

概括情节,有时次要成分可以省略,但一般需保留“何人+做何事+何结果”三个主要要素。

考点三:确定文章的中心。最常用的三种方法:找、并、联

(1)“找”,即找文中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语句。

①找标题。有的文章的标题很鲜明直接地提示了文章的中心。

②找注释。注释有时会交代作者的思想、写作背景及动机等,文章的主题往往与之有关。

③找过渡句(段)。文章的过渡句(段)对文章内容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④找开头、结尾句。文章开头句有时起总领全文的作用,结尾句有时起总结全文的作用。

⑤找抒情议论句。记叙文写人叙事的目的就是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所以抒情议论句往往与中心密切相关。

⑥找反复出现的句(段)。为了使自己所要表达的感情更强烈、观点更鲜明,作者有时采用反复的手法来强化所要表达的感情、观点,从而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

⑦找独立成段句。独立成段的句子在文中往往起强调的作用,与主题关系很密切。

注意:有些文章比较复杂,必须从多方面入手,综合分析。如果文章找不到关键句,需要用自己的话概括,则可使用下面的格式:本文叙述(描写、介绍)了……表达(抒发、赞扬、歌颂、揭露、讽刺、反映)了……

(2)“并”,即把文章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等。

(3)“联”,即联系时代背景。不少文章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能折射出特定时期的社会内容所包含的深刻含义。可以采用“通过描绘……歌颂(批判)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句式来归纳。

 (2015·聊城)

素颜如雪

①在凤凰古城遇见一家卖银饰的店铺,店名“素”。银镯子上刻着缠枝的莲花,不华丽,不张扬,雅致素朴。一件件银饰上,有的镶嵌一块刺绣,有的镶一片青花瓷,或一块黝黑的沉香木,有着光阴的味道。我在心里默念着,仿佛一位小家碧玉的名字,素颜如雪。似一杯萦绕在舌尖的清茶,少有的清雅,淡如微风。

②暮春时节,院中的栀子花开了,白色花朵立在翠绿的枝头,如白衫绿裙的少女站在清清溪水边,说不出的素洁和美好。摘几朵插在透亮的瓶中,连梦里也是栀子花幽幽的清香。

③读明人张岱《湖心亭看雪》:“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此时茫茫天地之间,山长水远,万籁寂静,只听见雪在枝头簌簌落下的声响。天地粉妆玉砌,一派洁净。他在舟中,手捧一卷书,围一炉红泥小火,品一杯苦茶香茗,世间还有比这更惬意优雅的事吗?

④几百年来,赏雪吟诗的文人们来去匆匆,唯有张岱手中的笔,极简极淡。他似乎信手在西湖的舟中泼洒一幅水墨丹青,寥寥数笔,清淡、素净之极。好文字原来正是这样,不是花满枝丫,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风尘俱静,素雅纯粹。那些文字有画意,有诗情,有韵味。

⑤读季羡林先生暮年的文字,也是满目素洁和干净。不唱高调,至情至性,质朴无华。好文字原是清新自然,素面相见。他放下枝头所有的繁华,沉浸在文字的泥土中,简静,纯粹。人生到了他那样的境界开始做减法,删繁就简三秋树,留下清绝、风骨的枝丫伸向天空,如一树清寒的梅。

⑥我喜欢画家林风眠的画,他笔下的仕女真是冰清玉洁。白衣女子坐在堂中,黑发挽起,细细的眉,朱唇一点,纯洁素雅,安详从容。一身素衣,却胜过万紫千红。她们在画中,或凝神,或抚琴,或低眉。你会感到,原来娴静也是一种奇妙的力量。

⑦记得在中国美术馆看吴冠中先生画展,我站在那幅残荷前,惊呆了。荷塘结了冰,只剩下一朵朵残荷在冰雪中挺立着,与我素面相见,清远静美。一瞬间,荷的清气扑面而来。那些雪中的残荷,犹如一个人的暮年,霜严雪寒中,自有一份气定神闲。

⑧一对夫妻,暮年时的爱情是素净如雪。有一幅油画,傍晚昏黄的烛光下,屋中桌前坐着一对老人,白发的男子戴着老花镜在看报纸,老妇人低头在编织毛衣。桌上放着一台收音机,俩人似乎都没有听。他们默默相伴静坐着,不说一句话,素净安详如两尊佛。老年的钱钟书和杨绛夫妇是一对相濡以沫的知己。有人来访,敲开门,杨绛先生不说话,递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钱先生在读书,不能接见来宾。原来,杨绛先生不说话,是怕惊扰了钱钟书先生读书。他们之间没有甜言蜜语,连爱情都显得多余。终无语,竟是最深情时。

⑨读唐诗宋词,你可以看见那个时代的风景,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心灵,有我们现代人无法想象的清澄和素洁。眼前似乎有了一幅画,山寒水瘦,一个人独坐茅屋,听雪落寒窗,一抬头,见一叶孤舟正泊在江面。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隔着漫漫岁月,清凉和安然的气息迎面扑来。

⑩素,是生命的大美和庄严,也是人生另一个难得的境界。

1.作者围绕“素颜如雪”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考点一)

2.第①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考点二)

3.文章以“素颜如雪”为题,好在哪里?(考点一)

【思路点拨】 第1题考查对内容要点的概括能力。通读全文,明确选文具体描述“素颜如雪”的内容为第②—⑨段,其中第②段的写作对象为“栀子花开”,其“素洁清香”;第③④段的写作对象为“张岱、季羡林文字”,其“优雅纯粹”;第⑤⑥段的写作对象为“林风眠、吴冠中画作”,其“纯洁静美”;第⑧段的写作对象为“钱钟书、杨绛的暮年爱情”,其“素净如雪”;第⑨段的写作对象为“唐诗宋词中的意境”,其“清澄素洁”。

第2题考查首段的作用。首段一般有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看,本段用凤凰古城中的一家银饰店铺点出文题,开篇点题。

第3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赏析能力,同时间接考查行文线索及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时,要把握文章的行文脉络,分析题目的含义,进而体会其表达效果。文章首段点题,紧接着围绕“素颜如雪”进行了大篇幅的具体阐述,最后结尾一段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由此断定,文章标题即文章的主旨,亦是全文的线索。再从题目修辞运用上分析,将“素颜”比作“雪”,生动形象不乏文雅诗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参考答案】 1.栀子花开的素洁清香;张岱、季羡林文字的素雅自然;林风眠、吴冠中画作的纯洁静美;钱钟书、杨绛等暮年爱情的素净如雪;唐诗宋词中意境的清澄素洁。

2.开篇点题,引出下文。

3.表达作者对“素颜”的赞美,点明文章的主旨;是全文的线索;以形象的比喻和诗意的语言,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1.(考点一)文章线索有着串联全文、贯通文脉的作用。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为什么?

2.(考点二)请谈谈你对文章第⑩段作用的理解。

3.(考点三)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一)(2015·襄阳)

义重情深的恩赐

丛维熙

①炎夏七月,年过八旬的我,冒着似火炎阳,从北京飞往汉水之畔的襄阳;后又从襄阳乘大巴寻觅汉水之源,远行至陕南的汉中和安康。一周的行程虽然大汗淋漓,但“南水北调”的人文情怀,却给我留下无尽的情思。

②归来后,还演绎了一曲连我自己都难以相信的“童话”,那就是我锈迹斑斑的牙齿,昔日刷牙都无法让它由黑变白——回到京城,面对镜子,我惊愕地叫了一声:“啊!五十八年吸烟历史、凝固在牙齿上的黑黄斑痕,怎么一下子变白了?”静思之后,答案终于浮出水面:那就是“南水北调”的汉江之水,对我的恩赐……

③到了襄阳,让我勃然心动的是这座城市的风情:一条清波碧浪的汉水,从美丽的城市中间穿行而过;南边是城,北边还是城。抵达入住的南湖宾馆,打开水龙头洗脸时,发现这里的水,比北京的水清亮许多。因而当天下午在“人文汉水襄阳笔会”启动仪式上,我倾吐出初识襄阳的感受:我和湖北的缘分很深,去过武汉等多个城市。这些城市都曾给我人文启迪——但让我一见钟情的,却是大美的襄阳。当天晚上,我和文友们登上一叶小舟在汉江上夜游,两岸灯火映照下的古城亭台和现代楼阁相辉映的画面,让我当真产生了相见恨晚的痴醉之感。

④正是出于这种痴爱在内心的穿梭,一种忧郁之情突然从心底升腾而起。来襄阳之前,我读到过如是一条新闻,今年襄阳雨水偏少,水位下降致使江中鱼类繁殖率下跌,这对襄阳人民生活来说,已然是个负面信号。汉江今年本身就水脉欠缺,还要为更为缺水的北方“补血”,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不是自残之举吗?

⑤两天后,我们登上了丹江口水库大坝。当文友们纷纷拍照时,我却避开众人,想找个地方尝上一口水库的水。

⑥无计可施之际,只好向讲解员求救。她问我喝过“农夫山泉”没有,我说喝过。她说部分瓶装水就是从库区深水岩洞中灌的。我十分惊愕,讲解员为我压惊说:“经过专家检验,库边之水因与堤岸相接,属二类净水;库心的水,仍为一类最佳水质——这种优良水质,已经连续保持六年了。”接着,她对我谈起襄阳和当地为了保护丹江口水质,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从2003年起,在总干渠两侧先后关停并转了三百多家冶炼和造纸企业,现在水源保护圈高达三千多平方公里。

⑦归来途中,赵丽宏等几个年轻的文友,正在讲述着他们的汉水情话:他们居然穿上泳装,表演了一场泅渡汉水之举。我想参与到车上的欢声笑语之中——但到底年纪老了,没有高声说话的底气,因而只能对身旁的文友低声抒发我对汉水的情怀:“我不会游泳,但也尝到了汉水之美味,在南湖宾馆我尝了几口自来水,这不算新奇——新奇的是,采风团只有我喝到了汉江的圣水。”

⑧“圣水?你不是说梦话吧?”身旁的文友不解地询问我。

⑨我诙谐而幽默地说:“汉江圣水偏爱老人。为了照顾采风团里年纪最大的我,当地专门开来一辆车,送我提前到了山上的鹿门寺。这儿是唐朝诗翁孟浩然少年读书之地,曾给后人留下《春晓》名诗。能到他的故土,寻觅他的形影,内心十分激动……”

⑩“你喝了那儿的水了?”文友问我。

⑪“让你猜着了,我喝了鹿门寺的水!”

⑫他说:“那也不能称其水为圣水呀?”

⑬“你听我说下去么。进了这个寺院,正好碰上一位僧人,用一只水桶在岩洞口提水。我向那位老僧说想喝上一口你打上来的水。老僧绽露出一丝笑意,但并没答应我的要求,而是用手指了指岩洞旁悬挂的另一只小小水罐,让我自己动手舀水。我拿起水罐从岩洞里舀上水来,一扬脖子喝了下去。你想,千年前的诗圣孟浩然,在这儿耕读挥墨多年,一定喝过这洞中之水;现在寺院的僧侣们,又用其水制其禅食,称其为圣水,不是挺合适的吗!”

⑭友人笑了,说了一句文学行话:“你真富有文人的想象力……”

⑮水——又是水。不管是南湖宾馆还是鹿门寺的水,其根脉都离不开浩浩荡荡的汉水,因而我深感不虚此行。我深知水对中华民族的分量,它是流淌于一个国家体内的血液。作为一个国人理应关注水情,如今许多省份都在闹水荒,没有想到的是,汉水是这么义重情深,将远行一千多公里,向贫血的北方输血。

⑯直到两天后,长途行车返回襄阳——我可是一个抚摸过整条汉江的文化水痴。因而在与襄阳的告别晚餐上,八十一岁的我连连高歌,以抒发一个文人难以忘却的汉水情怀……

(选文有改动)

1.(考点一)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义重情深的恩赐”表现在哪些方面。

2.(考点一)文章线索有着串联全文、贯通文脉的作用。本文有两条线索,请说说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

3.(考点二)请分析开头两段在文中的作用。

4.结合语境,分析文中第②段加点词语“童话”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5.(考点三)文末画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2016·预测)

清澈的声音

包利民

①有一些声音就似遗落在人间的精灵,偶入耳中,便入心底,濯洗着那些漫漫尘埃,让心温润如初,仿佛流年沧桑还不曾侵染。

②十多年前,在一个大山深处的小村当了一段时间代课老师,那时正失意,在这天涯一般的地方,一种朴素的美很能将一颗烦躁的心平抚得极为柔软而易感。离开的时候,正是秋天,满山的树都斑斓着离别的心绪。翻过那座山,便是一条通往镇上的路,脚步刚刚踏上那片崎岖,就听到身后的山顶,一个孩子的声音遥遥传来:“老师,我会想你——”

③那声音带着山间溪水的清透,穿过满山的树,直击在我心灵最柔软处。那个女生,我上课的这三个月时间里,从不举手回答问题,也不敢读课文,甚至课间也不大声地说话。不管我怎样鼓励她,她都是怯怯的,只是有一次,悄声对我说:“老师,我一定会大声地说话的,可是现在还不能!”

④在我悄悄离开的时刻,她用她响亮的声音为我送行,回望,她小小的身影,在远远的山顶,那声音依然在回荡,回荡,回荡成一片温暖的海,漫流过我以后所有的日子。

⑤记得去年回故乡的城市,正是冬季,漫天飞雪。慢慢行走在大街上,脚步声敲醒着许多沉睡的过往,在这个小小的县城里,曾度过我整个的中学时代,二十年的烟云易散,不散的只有这个城市每个角落拥挤着的回忆。

⑥忽然,便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字,隔着风雪,隔着车流人海的喧嚣,仿佛久违的呼唤。这许多年中,无数次听到别人喊我的名字,却都没有此刻的感受。那声音里,带着一种清澈的亲切,一种纯净的惊喜,我转头看,一个和我年纪相仿的男人,正目光闪亮地看着我。我一声惊呼,虽然过去了那么多的岁月,我依然一眼认出了曾经的中学同学。相拥的那一刻,周围全是直入人心的暖。

⑦说了些什么已经不记得了,而那一声呼喊,却一直响在耳畔,将心一次次拉回那圣洁遥远的时光里,那些朴素而温暖的情谊,总是在风尘漫漫落寞重重时,悄悄浸润着心中所有的希望。

⑧有一年离家很久很远,归来时风尘仆仆,且满心失落,当梦想失落在追逐里,黯淡的心境便契合了秋的萧瑟。刚走进自家所在的那个小胡同,便传来几声长长的叫声:“哇……哇……”心里便忽然一暖,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那是胡同里一个聋哑的孩子,且有些智力低下,他只能发出这一种声音,一直以来,都能听到他的喊声。原来总是觉得难听至极,而此刻,却如流淌的长风,将我心底的阴霾吹散。

⑨有时很羡慕那个孩子,没有长久的烦恼,每一天自在无忧,唯一的声音,可以是笑,可以是哭,没有任何的修饰和伪装,自然而然。而我们,却在世事劳碌中丢了最真实的声音,丢了最真实的自己。所以,当我失意归来,那个孩子的叫声才会如天籁入耳,而那一刻,我的泪也应该是极清澈的

⑩去年夏天,在老家,中午时小睡,梦见自己依然是儿时,睡在母亲的身边,做了噩梦,大哭,梦中的梦中醒来,却发现母亲不在,便大喊。却听见母亲就在耳畔叫我,一如童年。迷梦归来,母亲白发萧然,问我是不是做噩梦了,因为听见我不停地喊她,就像小时候一样。

⑪我知道,我在梦里听见的母亲的呼唤,是此生最美的声音;而我在梦里喊出来的“妈妈”,却是母亲耳中永远响着的眷恋,纯纯如山顶的月。

(选自《辽宁青年》2015年1月)

1.(考点二)作者在文中描述了哪几种“清澈的声音”?

2.(考点二)文章第一自然段有何作用?

3.(考点一)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结合语境,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离开的时候,正是秋天,满山的树都斑斓着离别的心绪。

(2)而那一刻,我的泪也应该是极清澈的。

5.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意蕴丰富,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其含义。

语文中考总复习专题:记叙文阅读之理清思路、把握文意、概括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