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贯穿式,就是把时间顺序突显出来作为文章主要线索的一种结构方式。时间顺序是记叙文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记叙顺序,对时间顺序的凸显可以使事件的发展更为清晰、叙述更富条理,所以在表现人物的成长及事件的发生发展的记叙文中都可以采用这种结构方式。

同时,为了使时间顺序更为明显,我们还可以采用小标题的形式来突显时序,以达到一线串珠的效果。

心灵的脚步

江苏一考生

我站在16岁的路口,回首这一路走来的足迹,才发现,每一个脚步都值得记忆……(开篇点题,同时表明将以时间为序组织全文。)

  一岁 胆怯

  春悄悄来临,花园里,爸爸说,年幼的我死死抱住妈妈的手臂,怎么也不肯松开手试着向前迈步,(以细致的动作描写表现了“我”的胆怯。)妈妈拍拍我的头:“小清,乖,妈妈就在前面,你走过来妈妈抱!”说着,退后几步,向我张开臂膀,眼睛里充满了鼓励。终于,我颤颤巍巍地抬起了脚步,跌跌撞撞地冲进妈妈的怀抱。

  这一步,充满了胆怯,但我选择了面对。

  八岁 欣喜

  顾不得背上的书包沉重异常,我一路飞奔回家:“外婆,外婆,我得奖状啦!”外婆闻讯从厨房里走出来,接过我高高举起的奖状细细观看,慈祥的眼中盛满了喜悦和自豪,嘴角也越抿越翘。(“细细观看”“嘴角也越抿越翘”……作者通过极为传神的神态、动作描写,表现出了外婆在得知“我”得到奖状后的欣喜。)外婆转身走进厨房:“伢,今天外婆给你做红烧肉!”

  这一步,充满了喜悦,而我选择了分享。

  十二岁 失落

  一向好强的我在一次重要的考试中名落孙山,拿到试卷后,那个醒目的分数轻易地刺穿了我所有的防备。(夸张地表现了这一次的考试成绩对“我”的打击之大。)捏着试卷,我趴在桌上嚎啕大哭。班主任不知何时站在我身后,扶着我的肩:“小清,没有流过血的手指弹不出世间的绝唱。这次虽然失败了,但它是对你的磨砺。告诉老师,你不会倒下!”望着班主任充满信任的眼神,我重重地点头,刻苦努力之后,终于凭实力赢得了荣誉。

  这一步,充满了悲伤,而我选择了坚强。

  十六岁 抉择

  填报志愿时,我权衡着。究竟何去何从,没人指引我。父母只是告诉我,你长大了,该自己做决定了,小鸟的翅膀已经丰盈,应该翱翔蓝天。(将“我”比喻成羽翼丰满的小鸟,体现出了父母对“我”的希望与信任。)我长大了吗?是的,我必须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我下定决心点点头,认准那条属于自己的路。

  这一步,充满了彷徨,而我选择了坚持。(在文章每一节的最后都以相同的句式作结,既分别照应了各节的小标题,也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现在,我坐在寂静的考场上,听着周围不断发出的“沙沙”声。我明白,我又面临着一次选择。我相信,这一步,我同样会迈得漂亮,因为前方的路充满了希望。

点评:作者采用时序贯穿式模板,以小标题的形式将全文分为四个时间段,并在小标题中以“一岁”“八岁”“十二岁”“十六岁”这几个年龄节点,体现出了“我”的年龄变化,以“胆怯”“欣喜”“失落”“抉择”体现“我”的心理变化,将“我”的人生阶段与心路历程巧妙地结合起来,共同构成了本文的主要叙事线索。同时,在每一节的叙述中,作者都紧紧围绕小标题中的时间段进行展开,最后又以统一的句式作结,使文章在结构上整齐划一、内容上相互映衬,深刻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谢谢你的不容易

河北一考生

  望着您头上那耀眼的白发,坐在您身旁的我才发现您是多么的不容易。(首段开门见山,直抒胸臆,照应题目;同时,作者选择以第二人称进行写作,使得行文表述更为亲切、自然,易使读者产生共鸣。)

2001年,我2岁。那是我喜欢跑、喜欢跳,还喜欢随便抓起东西就折就咬的年龄。(以“我”的年龄变化作为贯穿全文的时间线,文章线索明确,脉络清晰。)那时的您,紧张地跟在我身后,寸步不离,一颗心七上八下,眼睛死死地盯着我的一举一动,生怕我出一点儿意外。那年您一定很忐忑,所以您老了很多。

2003年,我4岁了,开始上幼儿园。每天早晨您都早起一个小时,为我做好饭后才轻轻地叫醒我,给我穿好衣服,给我梳个漂亮的小辫子,然后陪我洗脸、吃饭、上幼儿园……( 作者选取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段,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将主人公对“我”的爱与付出描绘得淋漓尽致。 )我想那年您一定更劳累了,因为您的的手更粗糙了,眼角的皱纹更深了。

2007年,我8岁,已经上小学了。您每天早上依旧早起为我做早饭,只是不用再为我梳头发。可是这时的我添了一些坏习惯,逃学、不完成作业、偷家里的钱……(作者通过“我”在成长之路上染上的种种坏习惯,侧面写出了妈妈的不容易。)于是您动手打了我,那次,我哭了,发誓要一辈子恨您。而现在我知道打在我身上,疼在您心上。不过,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添过任何坏习惯。我想正是因为那年的我让您的脾气暴躁了许多。其实,妈妈,我早已不恨你了。

2013年,我14岁了。上初中的第一天,您起得很早,独自一个人为我准备好所有的东西,又送我到学校,为我整理好宿舍的床铺。从那天起,每次我的离开,都会使您的眼里多一分不舍与担忧。于是每个周三的黄昏,您总是按时站在我的面前,手中拿了好多我喜欢吃的水果,看到我,您的眼中似乎有东西在闪烁,可是没跟您说上三句话,您便匆匆离去。(“按时站在我的面前”与“匆匆离去”极为贴切地表达出了妈妈对“我”的想念与怕打扰孩子的顾虑,矛盾中蕴含着深情。)后来您告诉我,您怕耽误我学习,还要赶回家去干活儿。从那时起,我们之间少了依偎的温馨,多了彼此的思念和牵挂。

  如今我仍在上初中。回忆我的成长你的付出,我问你:“妈,那些年您一个人怎么过的?怎么把我带大的?”您愣了愣,然后带着笑意:“没什么,都过去了,你是我女儿,为你做什么我都愿意。”我知道,此刻您心中定然在想:女儿懂事了,一切不容易都值得。

  写到这里,我哭了。这些年,您用您的不容易为我铺出一条容易的路。谢谢您!妈妈,谢谢您的不容易。(结尾在呼应开头的同时再次点题,既能起到进一步深化主旨的作用,也是作者情到深处的情感抒发。)

点 评:这是一篇十分典型的以时序贯穿式为模板的考场作文,行文中,时间线索由始至终贯穿全文。可以说,明确的时间顺序使得本文在内容上连冠流畅,条理清晰;结构上完整严谨,浑然一体。

尤为值得称道的是,在以时间串联整篇文章时,作者有意采用了对比衬托的方式。具体来看,作者虽然欲写妈妈的不易,却没有以妈妈的年龄为时间线索,而是用“我”的成长历程作为主线,通过截取生活中的种种细节,侧面烘托出妈妈为我的付出,以及妈妈的不容易。在以“我”为主体的视角之下,文章读来更具真情实感,一字一句如对话般娓娓道来,语言质朴,却同样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