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考点透视

    中考要求学生能够“初步鉴赏浅易的古代诗词”。初步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简要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近年来中考对古诗词(曲)的考查 ,一般有:1.理解、鉴赏诗句内容及表达效果;2.感知诗句中的艺术形象;3.理解诗词的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4.评析诗词凝练的语言。因此,考生平常就要注意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

赏析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修辞技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表现技巧。

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

古典诗词鉴赏题目的特点:

    一、历年的古典诗歌试题均选自唐宋诗词或元明清的曲,具有经典、规范的特点;考查的形式主要有客观题和主观题,且由客观题向主观题转化。

    二、历年的试题多为近体诗,且大多数是短小精悍的绝句,少量律诗和词曲,没有一年选古体诗歌。

三、选材应力避两点:

1.家喻户晓的作品不选,以免给猜题押题者提供机会;2.艰涩冷僻者也不予考虑。

四、鉴赏的诗歌多选自课外,有少数选自课内。故阅读相当数量的课外古典诗歌是做好鉴赏题目的前提。

 

知识讲解

古诗词的分类

古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这是一种分法。沈德潜所编的《唐诗别裁》的分类稍有不同,他不把乐府独立起来,但是他增加了五言长律一类。郭知达所编的《杜甫诗集》就只简单地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古诗词的鉴赏方法

鉴赏诗歌时要注意作者、题目、注解,要做到知人论世以察诗情,题目富含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平时多读一些名作或自己感兴趣的诗词,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强感悟能力,提高分析评价能力。要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基础知识,记住一些术语。弄清与诗歌鉴赏有关的名词术语,以便鉴赏时恰当选用。

一、咀嚼诗歌语言

反复诵读,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分析形象,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技巧的阅读习惯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欣赏时要重点关注诗中动词、形容词、特殊词(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的作用。

诗词由于声律的要求或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或这两者兼而有之,某些语序往往要颠倒,欣赏时要注意还原语序(主语后置、宾语前置、主宾换位、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才能准确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容,体悟意境。

古诗词语言风格常用词语:

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碜,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等。

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过华清官》等,李清照后期的词。

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亲切,韵味无穷。如李白诗歌的语言,被誉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常用的概括诗歌语言特色的术语:

生动活泼、机智辛辣、长短结合、舒卷自如、奔放流畅、词采瑰丽、言浅意深、简练流畅、言简意赅、音韵和谐、简洁幽默、用语警策、隐含哲理、用语工丽、用语精妙、一呼一应、自然天成、语丽情悲、言近旨远、含蓄蕴藉、音节响亮、通俗易懂、明白如话、朴素自然、通俗精练、古拙淳朴、清新明丽、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二、分析诗歌意象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的意义:

杨柳——惜别  圆月——思念  落叶——失意  春风——得意  大海——开阔  流水——时光流逝  古迹——怀古伤今  梅花——傲视  小草——平凡、生命力顽强或弱不禁风  征蓬、归雁——思念(思乡)  南冠——囚犯  松、竹、梅——高尚情操  哀鸿——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白衣苍狗,白云苍狗——世事变幻无穷  吴钩——宝刀、利剑,指渴求建功立业者的利器  莼羹鲈脍、莼鲈秋思——思乡之情  双鲤——书信  庄周梦蝶——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  采薇——隐居生活  碧血——为正义事业流的血  苌弘化碧——蒙冤而死或忠心不泯  折桂——科举及第  怀橘——孝顺双亲   红叶——以诗传情  红豆——相思  昆山玉——杰出的人才  咏絮——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

三、辨析表现手法

1.直抒胸臆

2.借景(物、事、画面)抒情

3.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4.托物言志

5.借古讽(喻)今(《石头城》《乌衣巷》

6.通过典故言志(《锦瑟》)

7.渲染

8.移情化

9.对话表现人物

10.以小见大

11.侧面描写(《风》)

1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琵琶行》中对音乐的描写)

13.虚实结合

14.点面结合

15.一语双关(刘禹锡《竹枝词》)

16.浪漫主义表现手法(《梦游天姥吟留别》

17.夸张(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象征

19.通过想象(梦境)来表现主题(《梦游天姥吟留别》《迢迢牵牛星》《鹊桥仙》)

20.明贬(褒)暗褒(贬)

21.赋、比、兴

22.重章叠唱(《诗经·秦风·无衣》)

23.对比

24.类比

25.反复

26.动静结合(《山居秋暝》)

27.衬托(正、反)

28.以动衬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29.以静写(衬)动

30.以乐景衬哀景

31.以哀景衬乐情

32.拟人

33.比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方法点拨:一首诗可以综合运用几种表现手法,要能细心辨析、具体分析某种或几种表现手法在诗歌中运用的妙处。

解答技巧:先表明观点,即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接着,根据此种表现手法的特点,分析它在表现诗歌内容和主旨方面的妙处。

四、把握情感类型

1.忧国伤时  2.建功报国  3.思乡怀人  4.长亭送别  5.生活杂感

五、分清艺术风格

1.豪放类:苍凉博大  志趣高远  情感深沉  雄劲粗犷  气势雄健  气氛悲壮  意境高远  情调豪迈  寄托遥深  气势雄伟  想象新奇  腾挪跌宕  撼人心魄  景象壮阔  清新飘逸

2.婉约类:风格清新  清新淡雅  含蓄蕴藉  韵味悠长  “诗中有画”  格调凄清  意境深邃  抒情含蓄  婉转清幽  空寂幽静

诗歌鉴赏解题指津:

1.填空型:看清题目要求,注意题目空格前后相互照应的语言及能给我们启发、暗示的文字,所需信息尽量在诗句中提取。

2.问答型:认真审题,明了要求。读全、读准、读懂题目。明确答案来源于何处(如全诗、上阕、首联等),答题时要有得分点意识。

3.做到“问什么,写什么;要什么,给什么”。一般可采用“总——分——总”式。(1)概括特色(一个判断以表明观点,回答题中所问);(2)扣住要求,结合诗句进行分析阐述以证明观点;(3)揭示这样写的好处,即诗歌写了什么、如何写的、这样写的妙处。

另外做诗歌鉴赏题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紧扣要求,围绕题旨展开论述;

2.不能用读后感、诗句解释代替诗歌鉴赏;

3.对作品理解、评价,力求准确、合理、有根据,不能无中生有、任意发挥、随意拔高;

4.术语表述要正确。切忌不着边际,乱套名词术语,费时而不显功。

 

题型解读

篇幅原因只展示部分内容,领取完整版请加微信:13353111130

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词阅读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