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解读

词语辨析题已成为近年来各地中考的常规题,题型以选择题为主,这类题型便于考查学生对词语(含成语及俗语)的辨识运用能力。试题不考单独死记词语解释,而是要求学生联系具体语境和生活实际来理解词义,在阅读和表达的语言实践中灵活地运用词语,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学会在动态的语言环境中准确地选择与运用词语,注意积累词语。

此类题目考查的能力点如下:

1.能够准确理解词语(含成语及俗语)含义。

2.能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词语(含成语及俗语)。

题型解析

(一)近义词的辨析

现代汉语中,一些近义词,诸如“截止”与“截至”、“违反”与“违犯”等出现频率极高,这些词的意义和用法差不多,有的甚至差别细微,难以区分,同学们一不小心,就会混淆。而对这些易混词的理解与考查,又常为中考命题者所青睐(或在字形、或在选词中作为考查内容出现),因此,平时积累掌握运用好这类同音近义词非常重要。而掌握运用好这些词语,关键是辨析这类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学会“同中求异”。

那么,如何区分这类词呢?大致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辨轻重。

例①“违反”与“违犯”

两个词都有违背的意思。 “违反”,指不遵守、不符合(纪律、制度、政策、法则、规程等),意义程度较轻。“违犯”,指违背和触犯(法律),程度较前者重。如:中学生要提高文化修养,不违反校规校纪,更不要违犯党纪国法。

此外,像“推脱”与“推托”、“审定”与“审订”、“篡改”与“窜改”等都属词义轻重不同,使用时要注意与语言环境相搭配。

2.看对象。

例②“抚养”与“扶养”

都有养活、供养的意思。“扶养”,多指供养,多用于晚辈对长辈。而“抚养”,指保护并教养,多用于长辈对晚辈。如:父母有抚养子女的责任,子女有扶养父母的义务。

3.明范围。

例③“制定”与“制订”

“制定”,应用范围较广,且词义较重,往往涉及全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如:制定方针路线。而“制订”,一般是局部的具体事项。如制订合同、规章等。

4.观词性。

例④“法制”与“法治”

“法制”,指法律、制度,是名词。而“法治”,多是指根据法律治理国家,是动词。如:在当今法治社会,每个人都要增强法制观念。

例⑤“品位”与“品味”

“品位”,本指矿石中有用元素的含量的百分比,引申为对文学作品或人的行为的评价,是名词。如:如果没有深厚的艺术功底,很难写出高品位的作品来。而“品味”,指物品的品质风味或品尝、欣赏,多作动词用。如:今天他的手艺值得品味一番。

5.试搭配。

例⑥“必须”与“必需”

“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或用于加强命令语气,一般作状语,后面往往接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是副词。而“必需”,意为一定要有的,不可缺少的,相当于形容词,多用于名词前作定语。如:我们必须坚定原则,而为了实现目标,我们也要有原则许可下的必需的灵活性。

例⑦“以至”与“以致”

“以至”,所连接的因果有由此及彼的延伸关系,可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长、加深、扩大或缩短、减轻、缩小等,含有一直到的意思;也可用于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上句的程度和结果。如:我们订规划,既要考虑今年,也要考虑明年,以至后年。

而“以致”,所连接的大多是不好的结果,有“从而导致”的意思。如:他事先没有充分调查,以致作出了错误的结论。

6.审褒贬。

例⑧“沟通”与“勾通”

“沟通”,意思是使两方能通连。如:沟通两国文化。而“勾通”,指暗中串通、勾结,是贬义词。如:台独分子与美国相勾通,破坏两岸和平、安定。

当然只掌握辨析方法还不够,必须有一定量的词语积累。掌握一些辨析方法,多加积累,勤查工具书,在使用过程中注意从语意轻重、范围大小、感情褒贬、语体色彩及各种语法功能等不同方面去辨析其含义,把握其具体语境,比较其差别,就不难做到准确识记并且正确运用,这样也就不会使“作客他乡”成为“做客他乡”、“互相勉励”成为“互相勉力”、“金榜题名”成为“金榜提名”了。

(二)关联词语的辨析

此类试题考查有两种题型:一是辨析句子中关联词使用的正误,二是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考查的重点在虚词的用法上,因此,分析词语的性质、功能,尤其是用法,对于辨析关联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从词性的角度辨析。如“固然”和“诚然”,前者只能作转折连词,后者除了有同样的性质、功能外,还可以作副词,如:他诚然是一名优秀的小品演员。

2.从词语的适用对象、场合、范围等角度辨析。如介词“对”和“对于”,前者适用范围比后者广,一般而言,用“对于”的地方都能换用“对”,但用“对”的句子,有些不能换用“对于”。如:小黄对我笑了笑。强调动作行为的方向、目标,或含有“对待”意味的,只能用“对”。如:他对工作很负责。“对”可用在主语前,意思和“对于”相同。如:对于这件事我们会作出安排的。“对于”则不能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

3.从词语搭配的角度辨析。许多关联词的搭配是固定的。如表并列关系的“也……也……”“不是……而是……”等,表递进关系的“不但……而且……”“不仅……还……”等。

4.从表达关系的角度辨析。如“进而”与“从而”,前者一般表示递进关系,后者一般表示承接或因果关系。“只要”与“只有”,前者所强调的是充分条件,后者所强调的是必要条件。

5.从语气的角度辨析。主要是指表示语气的副词和助词。如“难道”与“莫非”,前者多用来加强反问语气,后者多用于揣测语气,有时也用来加强反问语气,但不及前者强烈。

例: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中美关系_______动荡,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

②你比他只是_______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

③这几天我_______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

A.一再 多少 往往 B.再三 多少 常常

C.一再 稍微 常常 D.再三 稍微 往往

答案应选C。此题重点考查考生结合语境准确选用虚词的能力。在表示人的主动的动作行为的动词前面,“一再”“再三”都可以使用,如“他一再/再三表示要参加抗洪抢险”,但不在人的主动的动作行为的动词前面,就只能用“一再”,不能用“再三”;“多少”与“稍微”有时可互换使用,但根据语境,“稍微”强调差距的微乎其微,“多少”则强调差距的实际存在,应选“稍微”;句③中,“往往”带有规律性,强调按照经验,在某种条件下情况通常会这样。“常常”没有这样的限制。“收到邮件”谈不上什么规律性,故用“常常”。

(三)成语或俗语的辨析

从近几年北京中考题来看,此类内容的考查有三种题型。

1.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择恰当的成语或俗语。

例① 下面文字介绍的是北京奥运会的文化展示活动。用一个词语来评价这个活动的创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一项名为“中国故事”的文化展示活动,将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核心地带举行。展示活动将搭建30余个名为“祥云小屋”的帐篷,让参展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这些区域里,通过图片、实物、多媒体视听艺术等新颖的展现形式,结合现场手工艺表演和观众参与等互动方式,立体展示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中国各地充满生机、特色鲜明的民族与民间文化。这一策划为历届奥运会所独有。

A.叹为观止 B.赏心悦目 C.别具匠心 D.眼花缭乱

结合语段分析,“搭建帐篷”的展示环境,“图片、实物、多媒体”的展现形式,“手工表演”和“观众互动”的参与方式……这些独特的创意与策划,只能用“别具匠心”来概括,所以答案选C。

2.根据选项所提供的语言环境判断成语或俗语的使用是否正确。

例②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C )

A.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应该有滴水穿石的精神。

B.幼儿园的孩子提前学习小学课程的拔苗助长式的做法,已受到许多有识之士的批评。

C.小明建议初三(1)班与(2)班进行一次篮球比赛,大家随波逐流,纷纷表示赞同。

D.在去年这场特大雪灾面前,党的领导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这是传统的考查形式,重在考查考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根据选项提供的成语或俗语的解释及使用示例,判断选项的分析是否正确。

例③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使用的错误,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王老师不辞辛苦,三顾茅庐去看望生病在家的李晓明同学。

三顾茅庐:这个成语讲的是刘备三次到草庐中邀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后用于表示诚心诚意地邀请或拜访。

分析:王老师“看望生病在家的李晓明同学”是去关心他,没有“邀请”“拜访”的意思,所以使用有误。

B.在少年队比赛中,用青年队队员参赛,简直是拔苗助长。

拔苗助长:这个成语讲的是宋人用拔苗的方法让禾苗长得更快,结果禾苗都死了的故事。后比喻不顾发展规律,强求速成,结果反将事情弄糟。

分析:“用青年队队员参赛”这是违反规定的行为,谈不上“不顾发展规律”, 所以使用有误。

C.对这件珍藏多年的文物,博物馆要采取亡羊补牢的措施,避免造成损失。

亡羊补牢:这个成语讲的是一个人丢了羊以后,及时修补羊圈,从此羊不再丢失的故事。比喻出了差错,设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

分析:“珍藏多年的文物”并未丢失,不存在“出了差错”,也就不存在“设法补救”的问题,所以使用有误。

D.一味地照搬他人经验,发展本地区经济,无异于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讲的是农夫因偶然捡到触树桩而死的兔子,便守在此处,以期再有所获的故事。后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分析:“一味地照搬他人经验”属于靠突发奇想而获得“意外的收获”,含有“侥幸心理”,所以使用有误。

此题的题型与例②相似,但更注重考查成语的运用。成语的出处和含义已经给出,需要判断的是对示例的分析准确与否;考生应辨析的是词语义与语境义是否相符,同时还要判断“分析”的正误,实际难度大于前一题型。

“俗语”是长期以来为人们所熟知和惯用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是一种形式简练、意义精辟、内容丰富而材料特殊的语言。2009年的北京中考考查了四个熟语的辨析,后面将对该题具体分析。

在对成语和俗语的运用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不要望文生义。

我们来看这个例子,“为了这项试验,他们花费了两年时间,但因受设备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还是屡试不爽”。“屡试不爽”的意思应该是屡次试验都不错,“爽”是“差错”的意思,在这个例子中“爽”被想当然地理解为“好”“痛快”。

2.谨防褒贬误用。

还是用例子来分析,“李教授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真是附庸风雅的大学者”。“附庸风雅”是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化人或参加文化活动,是贬义词。用在“品德高尚的李教授”身上显然感情色彩不对。

3.避免语义重复。

看看这句话,“对方故意说得闪烁其辞,企图减轻罪责”。“闪烁其辞”形容说话吞吞吐吐,躲躲闪闪,已包含“说”之意,因而“说得闪烁其词”语义重复了。

4.防止谦敬错位。

中国人重礼仪。谦词,是我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必不可少的表示谦虚的言辞,只能对己;而敬词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只能对他人。成语当中也有谦词、敬词之分。如“不情之请”就是谦词,客套话,意思是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鼎力相助”是敬词,意思是大力相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所以我们应注意对象区别使用。

5.避免前后矛盾。

比如这句,“围棋大师聂卫平经常走出一些出其不意的妙招,使对方防患未然”。“防患未然”意思是防止祸患于未发生之前,用在此处与句意矛盾。

6.明辨两可情况。

有一部分成语是双面的、两可的、多用的。如“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前者是贬义,后者是褒义。

真题分析

例: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句子使用了同一个俗语,俗语使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

A.①先进后进只是相对而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班级各有长短,我们班虽是先进集体,但也有不足。

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西北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虽然经济实力较弱,但物产资源十分丰富。

B.①齐白石经过“不教一日闲过”的努力才成为国画大师,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位青年歌手最终被捕入狱,正是他长期放纵自我的结果。

C.①运输队长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时间再紧,我们也要把这批物资按时送到边防站。”

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学习围棋如果只看棋谱,不与高手交流,棋艺就很难达到较高水平。

D.①面对各路强手,17岁小将龙清泉【初生牛犊不怕虎】,顽强拼搏,勇夺奥运举重金牌。

②你还是个驾驶技术不熟练的新手,竟敢在公路上超速行驶,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参考答案:C

【题目解析】本题考查俗语的使用。

此题所考查的就是前面“题型解析”中需要明辨两可情况的俗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后汉书·班超传》,本义是说不进入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后来用该俗语比喻不亲临险境就不可能取得成功;也用来比喻不进行认真的实践就不可能得到真知。选项中的①的语境是强调有决心战胜困难,所以与词语义不符。

「语言基础知识」词语辨析